首都国医名师治眩晕经验处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6-07-16
国医大师路志正为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擅 长中医内科、针灸,对妇科、儿科等亦 很有深造诣。现将路老治眩晕经验介 绍如下。

一、病案举例

牛某,男,43岁。初诊主诉头晕 沉近1年,脑鸣,中午12时左右甚, 睡眠不实,多梦,凌晨2~3时醒后不 能再睡,眠不解乏,胸中有气不足感, 双手臂外侧及双足内侧胀痛,腰部不 适,目干涩昏花,周身乏力,喜卧,情 绪低落,多思虑,左胁痛,少腹肠鸣, 大便溏、每日3~4次、量不多,小便 清长,面色略白少华,舌胖大,舌质紫 暗,苔白腻,脉弦滑稍数。辨证:中气 不足,肝郁脾虚。治法:益气养血,疏 肝健脾。

处方:五爪龙、炒薏苡仁、生龙骨 (先煎)、生牡蛎各(先煎)各20克,茯 苓、苍术、夜交藤各12克,西洋参(先 煎)8克,炒荆芥穗、炒蒺藜、天麻、炒 山药、炒白术、炒神曲、炒麦芽、炒谷 芽、当归、白芍各10克,泽泻、川芎各 9克,炙甘草6.克,生姜1片,大枣2 枚。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共14 剂。

茶饮方:太子参12克,绿萼梅10 克,小麦20克,合欢皮、夜交藤各15 克,佛手4克,甘草2克。沸水冲泡代 茶饮,每日1剂。

眩晕

二诊:患者述服药后,头厶!腑鸣 中午ll~12时尤甚,头重如裹,以头 顶lj{=『额为主,四肢不适,腰部发麻,黄 昏始则头胀,II腑有泪,但仍干涩,入 睡难,刚倦稍微能寐,早醒,晨起腹痛 肠鸣,晚餐后Ⅱl{隐痛,周身乏力,左小 指麻木,右肩疼痛,牙龈肿痛,午后足 心热,纳可,大便2日1次、初成形、 后溏软,神情焦虑,目光乏神,舌体胖 大,舌质暗红,舌苔薄白水滑,脉虚弦 滑。辨证:中气不足,痰浊中阻,清阳 不升,浊阴不降。治法:益气升阳,健 脾燥湿,温化痰饮,升清降浊。

处方:西洋参(先煎)、元胡各8 克,五爪龙20克,炒苍术12克,蔓荆 予、升麻、川芎、Ⅵ1 lJ]、佩蚕、炒蒺藜、 炒白术、补骨脂、厚朴各10克,茯苓 15克,黄连、草豆蔻(后下)各6克,炙 甘草5克,生姜1片。水煎分3次服, 每日l剂,共14剂。

三诊:晨起头晕、脑鸣减轻,头顶 前额头重如裹亦减,诸证皆有好转, 目光已有神,舌体略胖大,舌质暗红, 舌苔薄白,脉虚弦滑。效不更方,守方 再进14剂,后随访诸症痊愈。

二、体会

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 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 呕吐及汗出,甚则昏倒。《黄帝内经》 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有“上气 不足”之说;《丹溪心法》则偏主于痰, 更有“无痰不作眩”之论,提出宜“治 痰为先”。《景岳全书》指出:“眩晕一 m:,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 过十中一二耳”,强调“无虚不能作 眩”之理。

本例眩晕为中气不足、痰浊中阻 所致。气虚则清阳不展,血虚则脑失 所养,痰阻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因 其兼证较多,治疗颇为棘手。路老先 施以益气养血,疏肝健脾之品治疗乏 效;二诊时据其脉证,审时度势,及时 调整辨治思路,辨为中气不足、痰浊 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益气升 阳、健脾燥湿、温化痰饮、升清降浊为 法治疗,使中气充足、气血旺盛、脾气 健运、痰饮得化、清升浊降,则眩晕诸 症自消。 陈志宇
Tag标签: 眩晕(68)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