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最佳治疗方法 李跃华辨证论治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8-01-27
李跃华辨治骨质疏松症经验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退行性骨代谢疾病, 以骨量减低、骨微结构退化、骨脆性增加易于骨 折为主要特征。临床表现主要是骨骼疼痛、全身 肌肉酸软无力、脊柱变形及变形后导致的呼吸障 碍等 [1 ] 。随着社会老龄化人口的增加,骨质疏松 症的发生率、致残率逐年增加。李跃华教授从事 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工作多年,认为骨质疏松发 生的根本是肾虚,脾虚是促进因素,血瘀既是病 理机制又是病理产物,在病因、病机及治疗方面 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

1 病因病机

《黄帝内经素问》中有 “肾主骨”说,临床上 骨质疏松症患者多有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发 脱齿摇、耳聋耳鸣等。脾肾两虚患者骨质疏松症 的发生年龄相对提前,即脾虚能够促进骨质疏松 症的发生 [2 ] 。肝脾肾亏虚,脏腑失调,气机运行 不畅,气滞则血瘀,经脉瘀阻,不通则痛,瘀致 痛,痛又可以影响患者气机,加重患者病情。

2 辨证论治

李跃华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及观察,按病 情发展过程及严重程度将骨质疏松症分为肝肾亏 虚型、脾肾两虚型、脾肾两虚兼血瘀型 3 型。

2. 1 肝肾亏虚

中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属 “骨痿” “骨痹” “骨枯 ”“骨极 ”“骨蚀”范畴 。《黄帝内经素问· 长刺节论》 : “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 寒气至,名曰骨痹 。 ”《黄帝内经素问·痿论》曰: “肾者水脏也,今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虚,故足 不任身,发为骨痿。 ”肾主骨生髓,髓者,精之所 生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肾 虚是骨质疏松症的基础,李跃华教授在肾虚是骨 质疏松症发生的根本原因理论的基础上,自创了 补肾填精、强筋健骨的劲骨坚 1 号方,组成: 熟地 黄、菟丝子、补骨脂、骨碎补、杜仲等。根据患 者肾虚症状偏重不同,偏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 等,偏阴虚者加地黄、石斛、麦冬等,抽筋严重 者予透骨草、白芍等。现代医学研究 [3 ] 证明,肾 虚患者与下丘脑- 垂体- 性腺轴功能下降有关。补肾 药物如淫羊藿中的活性成分能促进雌激素受体表 达,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抑制破骨细胞活性; 仙 茅则具有植物雌激素的作用,可以调节免疫,调 节骨代谢 [4 ] 。鹿角 [5 ] 具有性激素样作用,可促进 骨生长。杜仲能升高体内雌激素水平,促进成骨 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加骨密度。

2. 2 脾肾两虚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为一身气血生化之 源 。《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曰 : “脾胃者, 仓禀之官。 ”饮食入胃,脾将饮食五谷转化为水谷 精微疏布四周,脾虚则运化失常,则出现营养障 碍,即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 。脾主四肢肌肉, 脾气充足,则四肢肌肉充实有力,脾气虚弱,则 不能濡养筋骨,筋纵骨痿 。 《儒门事亲》曰 : “胃 为水谷之海,人之四季以胃气为本,本固则精化, 精化则髓充,髓冲则足能履也。 ”相关研究 [6 ] 表 明,肌肉含量及肌力是影响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因 素,肌力与骨量 BMD 呈现正相关关系。李教授指 出脾虚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促进因素,针对脾虚 患者,治以健脾补肾、强筋健骨的劲骨坚 2 号方为 主,组成: 补骨脂、杜仲、党参、白术、茯苓等。 腹泻者加山药、肉豆蔻等,腹胀者加木香、砂仁等。现代医学表明,消化系统功能衰减,影响钙、 磷、维生素 D 以及其他营养物质的吸收,导致骨 代谢紊乱,加重或促进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相关 研究表明,黄芪 [7 ] 具有增强胃肠功能,促进营养 物质吸收,还能提高性激素水平,进而调节骨代 谢; 白术 [8 ] 具有升高血中碱性磷酸酶作用,调节 钙磷代谢,刺激成骨细胞,增加骨密度。

2. 3 血瘀

血瘀是骨质疏松症的病理机制及病理产物。 《灵枢经》中记载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阴阳, 濡筋骨而利关节者也……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 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 ,老年人脾肾亏 虚,气血运行不畅,血瘀经络,筋脉骨骼失养, 久则痿而不用,局部气血瘀滞,导致患者出现骨 痛症状。李跃华教授认为中医的血瘀与西医动脉 硬化具有相似性。相关研究 [9 ] 表明,动脉硬化和 骨质疏松症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且呈现负 相关。现代医学研究 [10] 证明,瘀血所致骨痛与骨 小梁微血管循环障碍有关。骨小梁变形、局部微 骨折致局部充血压力变大刺激神经产生疼痛。李 教授根据临床多年治疗经验,为脾肾两虚兼血瘀 证创制劲骨坚 3 号方以补肾健脾活血,组成: 杜 仲、补骨脂、川牛膝、骨碎补、当归、川芎等, 瘀血严重者加红花、莪术等,骨折者加续断等。

3 病案举例

患者,女,80 岁。腰背酸痛 3 年,加重 1 年 就诊。刻下: 腰背酸痛,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后 明显,举重物无力,时有抽筋,每日 1 ~ 2 次,恶 寒,纳差,食后腹胀,夜眠差,小便可,大便尚 可。舌暗红,苔白厚; 脉细涩。予劲骨坚 3 号加 减,方药组成: 制川乌 5 g,补骨脂 10 g,盐杜仲 15 g,生黄芪 20 g,姜黄 15 g,炒白术 12 g,炒山 楂 20 g,川芎15 g,地黄15 g,茯苓15 g,川牛膝 15 g,炙甘草 10 g。10 剂,水煎服,每日 1 剂。 药后腰背疼痛较前缓解,抽筋次数减少,恶 寒感减轻,食后腹胀改善,小便可,大便质偏稀, 夜眠差。减茯苓、川牛膝,加山药 20 g、白芍 20 g。10 剂,煎服法同前。

药后抽筋明显缓解,恶寒感明显减轻,饮食 可,二便调,加莪术 10 g。5 剂,煎服法同前。随 访,痊愈未复发。

来源:北京中医药 作者:颜明辉 吴世伟 李跃华
Tag标签: 骨质疏松(23)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