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阴清热 巧治热痹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4-22
热痹的主要表现是关节肿痛发热,皮色发暗或发红,也有酸痛麻木者,皮肤干燥,肌肉瘦削,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干燥,脉多细数。此为湿热伤阴表现。临床治疗热痹多用清利湿热法,以四妙丸为主,但若患者已出现阴虚表现,则用之病情反增重。对此,采用甘寒养阴清热、活血通络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一、治疗方法

处方:生地15~45克,丹参、忍冬藤各 30克,青风藤、天花粉、川牛膝各15克,赤芍12克,当归、麦冬、丹皮、黄柏、秦艽各 10克,苦参6克。

加减:方中生地是主药,用量宜大,但大便溏软者应少用,一般10~20克即可,大便干结者可加至30一45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方解:生地味甘微苦,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病至阴伤,余邪未尽者可以用之;配以麦冬、天花粉、丹参、丹皮、赤芍等药,阴长则火自熄;加上秦艽、忍冬藤等药祛风清热通络,相得益彰。

二、典型病例

王某,男,61岁。因关节肿痛半年余入院。入院时四肢关节肿痛,尤以腕膝踝及手指关节为重,行走困难,晨僵4小时,心烦失眠,食少乏力。类风湿因子(+),双膝浮髌试验(+)。舌淡红,苔薄黄,脉沉滑。曾用过扶他林、雷公藤、芬必得、甲氨喋呤等药治疗无效。入院后服四妙散症状稍有好转但不明显,舌转暗红无苔干燥。诊为湿热伤阴,改予滋阴清热、祛湿通络法,用上述基本方加减。服后症状明显减轻,40天后关节肿痛大大减轻,晨僵基本消失,行走自如,浮髌试验(±),心烦失眠等症状均减轻或消失。出院后随访三月,病情稳定未复发。

三、体会

在湿热痹治疗过程中,燥湿药用量过多容易伤阴,对素体阴虚的患者尤应注意。湿热痹诸药治疗效果不明显者,均可试用滋阴清热法或在原方中适当加入养阴药物。热痹患者多挟湿,而养阴与化湿有矛盾,用养阴药应避免过量而助湿,不应单纯滋阴,应配伍清热利湿之品如黄柏、苦参等,以达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的目的,取得较好效果。 蒋东阁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