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相关疾患中医微创治疗康复浅谈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7-05-14
微创治疗
 
颈椎本体和小关节与滑囊还有附着的韧带肌腱引起的临床问题有很多,这些症状基本上都能用中医微创治疗。
 
我在中医微创治疗颈椎及相关疾患应用的工具主要是铍针、针刀、拨针、圆利针、刺血针等。在国外,使用董福慧教授研发的铍针,其形状规格与针灸针相似,掌握好理念,熟练者能做到基本无痛和无出血,真正做到微创治疗。
 
颈椎微创是从改变病变部位因张力与压力引起的疼痛和相关症状与功能障碍做起的。
 
疼痛是骨伤科疾病的主证。关键要触诊定位,针具要到达病变所在层次,熟悉局部解剖,特别是局部血管神经肌纤维的走向,这样才能不损伤脊髓、血管神经和尽可能少损伤组织结构。
 
治疗关键在于触诊定位,针具要准确到达病变所在层次,顺应局部神经血管肌纤维的走向,才能不损伤脊髓、血管神经和尽可能少损伤组织结构。
 
头颈部从浅至深,从上到下。
 
脱发:处理C3以上的筋结,松解枕后腱弓,针灸松解眉弓(用郑魁山的喜鹊登梅针灸手法),秃发处排刺(出针时每个针眼都要做到见血),局部梅花针扣刺。
 
头晕:处理枕后腱弓、枕下肌群、C1横突尖,乳突后……。
 
头痛:铍针松解相关韧带、肌腱(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头半棘肌等,C2~3后关节突周边组织和小关节囊,枕大神经点、枕小神经点……。
 
视力障碍(包括视力下降/视物不清/飞蚊症/青光眼 /青少年近视/小儿弱视/眨眼不停等);主要在C2~3后关节突处找阳性点处理,必要时还要松解枕后腱弓,解除枕大神经点、枕小神经穿肌点的皮神经卡压,急性青光眼是用太阳穴大量刺血……。
 
干眼症:在睛明穴附近鼻梁两侧找小米粒样硬结松解。
 
耳聋耳鸣:针灸健耳穴,微创在枕小神经点和耳大神经点与C1横突尖,乳突后等处治疗。
 
鼻咽病(包括不停打喷嚏流鼻水/鼻息肉/咽喉不适/哽喉感):处理的脊神经节段与视力障碍阳性点接近,除了用新吾穴针灸外,有内迎香刺血、鼻息肉刺血,松解项韧带在枕后隆凸附着点下的腱下囊(鼻炎灵穴)。
 
急性扁桃体肿大:针刀点刺。
 
颈椎周边肌筋膜紧张:与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有很大关系,针灸主穴有健耳穴与对侧外关穴等。
 
面瘫:铍针以松解面神经骨纤维管在茎乳孔的出口处卡压,而不处理面部肌肉。面肌痉挛是用拨针松解茎乳孔出口处与腮腺部位的硬结,配合铍针松解周围小的皮神经卡压处,治疗者病程短有一次治愈,发病严重病程10余年与数十年的也能有明显改善。三叉神经痛是根据分区痛点减张减压,有的在一次治疗后就不再疼痛。
 
铍针还可以在C1横突及局部处理治疗下颌关节的紊乱。
 
 
2颈椎病相关疾患治疗和康复方法
 
林氏伤科手法
 
(台湾著名的伤科大家—林两传创立)
 
林两传老师认为,颈椎相关的疾患,临床常见的,主要是结构错乱造成的。就整个脊椎结构来说,颈椎的排列是被整个胸廓和骨盆决定的。所以要调整颈椎的错乱,必须先旋正骨盆,解决脊柱的旋转,使胸廓平整,由颈椎连接下来的两侧肌肉张力平均,才能调正颈椎。如果没有调平整胸廓,颈椎两侧肌肉张力不等,调正的颈椎是定不住的,反而可能造成更多紊乱。
 
伤科的目的是改变错位的结构来达到气血畅通的目的。林氏伤科的一大特点是调整筋膜张力使骨归位后,可以探知到局部筋膜上有非常明显的气血运行的生机流动。
 
治疗颈椎病最好要同时调整脑颅骨和修正颅面骨取得更好的疗效。因为“人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来看、更不能分开来治”。同样的,处理颈部问题,若是能同时干涉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运转才能详尽其功!
 
颅荐椎治疗
 
(美国约翰·优普哲博士发明)
 
“颅荐椎系统”指的就是“建构、保护与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包括脑膜系统、筋膜系统、颅骨与脊椎、脑脊髓液与所有制造、吸收与容纳脑脊髓液的结构。被颅骨和椎体保护在其中的脑膜系统与脑脊髓液循环就是稳定中枢神经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颅荐椎治疗可以透过松弛脑膜与促进脑脊髓液循环,来改善大部分与中枢神经有关的疾病,其应用范围从成人到婴幼儿,从身体疼痛,到错综复杂的情绪障碍、学习障碍等。这些疾患包括中风、脑性麻痹、帕金森、注意力缺失过动症、小儿自闭症、自律神经失调、焦虑与压力症候群、慢性疲劳、失眠、耳鸣等。也能够通过对神经系统的干扰,从内到外从上到下更好的帮助颈椎病的康复。
 
 
颈椎病的康复
赵俊萍
德国莱比锡大学附属麻醉与重症医学医院
 
颈椎病所致慢性疼痛以及功能失调,精神心理障碍,劳动力丧失,社会融入障碍是我目前的主要治疗病人人群。在有效中医治疗后立即开始康复训练,对稳定即时疗效,提高长久疗效,最终达到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的目的非常重要。康复的目的不仅对止痛、增加肌力、改善颈部活动有益,还对提高病人的承载力、适应力,以提高对重新开始工作,耐受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负荷,减少精神的障碍,有足够能力和勇气融入社会、正常生活,有积极意义。因此,我所注重的康复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时机,有所不同。
 
1
康复理念
康复开始于每次有效的中医治疗之后,而不是在整体的若干次中医治疗结束之后。
 
经过中医治疗,病人的疼痛减轻,为病人的肌力强度、耐力训练创造了最好的康复时机。只有病人的疼痛减轻了,才能有效地高强度训练。而只有通过训练,病人的承载力远远大于病人需要承担的负荷力时,才有可能避免疼痛再次出现。
 
这就是我的康复理念之一:脊椎平衡维系,它是我的中医轴心理论的一部分。
 
当我们年轻时,骨骼肌肉强健,虽然未经训练,但是由于没有骨骼的退行性变,没有创伤,骨骼健康,青少年善跑爱动,肌肉力量较强,各个肌肉群件力量平衡,机体的承载力适应于负荷力,因而不会出现慢性疼痛性疾病和功能障碍。对大多数健康人士而言,承载力足够应对他的负荷。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体重的增加,工作生活的负担,负荷的增加,肌肉群的用力不平衡,加之创伤、慢性劳损、血液循环不佳,骨质营养不良,长此以往,导致,骨质退行性变,并逐步出现骨骼受力在生物力学不平衡,脊椎周围的向心性肌肉群力量不足以维系脊椎的稳定,加上人体在工作生活中的姿势体态不正确,牵拉离心力过大,导致失平衡态,进而出现病痛。颈椎病和其他椎体病变原理一样。疼痛只是一个是平衡态的主观信号,客观信号包括功能受限,椎体和软组织形态变化,以及整体脊椎间的解剖结构的形态学变化。
 
针灸或手法治疗解除病痛的时候,并没有解决失平衡态,病理状态还存在,病理改变没有消除,因此,疼痛会随时再出现。远期疗效会不稳定,尤其在增加负荷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下,疼痛会加重和复发。因此,解决脊椎病的根本办法不是制止疼痛,如止痛麻醉,不是改变其中一个病理环节,如消除肿胀,去除炎性变,如改善缺血,如松解粘连,如纠正错位,等等,而是从根本上解决力学是平衡态。或在急性期和严重疼痛期暂时降低负荷,短暂止痛后,立即通过训练增加承载力,因此,康复训练开始于每次有效治疗之后;或者,在中等疼痛强度时,加大康复训练强度,随着承载力的加大,逐步提高负荷,但是,一直保持承载力大于等于负荷力,因此,长期的主动的、规律的门诊康复对劳动和工作能力的恢复,以及融入征程的社会生活,是非常必要的。
 
2
康复目的
康复的目的,就是在每次有效的治疗之后,通过康复训练稳定疗效,以期继续改善主观症状,包括感觉障碍、疼痛,恢复机体功能,具体到颈椎,就是活动度,最后达到增加承载力和机体适应力的目的,从而达到满意的远期疗效。其次,通过康复训练,调整形态结构。
 
为了达到力学平衡态,达到长期的治愈目的,需要通过训练不仅提高肌力,还要调整个肌肉群的平衡,以达到做功时的力学平衡,这样才能维系脊椎的平衡稳定。
 
因此,需要调整人体各个部位的姿势和在各种不同状态下的姿势体态。
 
比如,头- 颈部-下颌-肩-胸-腰-骶椎-骨盆-髋-腿-膝-踝-脚,包括,颞下颌关节、肘、锁骨。必要时正骨整脊。
 
比如,睡位,直立位、坐位、步态。
 
比如,休息休闲体位,业余爱好是的体位,工作时的体位。
 
沙滩和床上半卧位,枕头,座椅,沙发,床垫,
 
拉小提琴,看电脑,看手机,咀嚼
 
习惯:耸肩,溜肩,含胸,仰头,缩脖,伸头,
 
尤其旧的习惯的打破,新的习惯的建立,需要反复、主动的、长期的训练。
 
另外,康复的目的,是为了调整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在治疗时,不仅止痛,还通过辨证调治失眠、紧张、焦虑、抑郁、恐惧,建立良好心态和积极的对疾病和生活的态度。
 
最后,达到身体器官和精神意识两方面的健康,不仅提高机体的承载力和适应力,还要提高心理的应激力和自我情绪的调控力,和社会的和谐融入力。当人的整体的能力与负荷压力相平衡或高于负荷压力时,才能达到远期的治疗目的。
 
为了达到以上的康复目的,需要一些手段和康复方法。
 
3
康复方法
(1)训练 : 肌力,姿势,习惯
(2)体操,+/- 器械:机械,橡皮带,球,棒
(3) 水:游泳,水中体操/ 卧位、坐位
(4)手法,整脊,推拿,按摩,Traggerpunkte
(5)针灸
(6) TENS,波-超声,拔罐,刮痧,耳压,穴位按摩 Taping
(7)温热疗法,灸,浴疗,泥疗,
(8)气功:静功,八段锦
(9) 音乐,镜子反馈。
(10) 疼痛笔记
(11)辅具:人体生物力学座椅,轮椅,电梯,护具,驾车
(12)药物调整-戒断综合症
(13) 社会及家庭的融合交流
(14)学习:职业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