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战事频仍,弓箭是重要的兵器之一,因而遭受弓箭伤害的现象较为普遍。箭头多用金属制作,称作箭镞。为增强杀伤力,有的还在箭镞上涂上乌头的汁液,名为毒箭。
►乌头
中毒者,时间一久,毒性就会在体内弥漫深入,因而必须尽快根除。刮骨疗毒便是古人通常采用的根除之法,即拔出箭镞,刮去毒液,敷上愈创的药物。
《韩非子·安危》就有“以刀刺骨”的说法,并把它与“以忠拂耳”对言:刺骨是为了治甚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是为了救危国,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关于刮骨疗毒一事,正史中偶有记载。人所共晓的主人公是关公。据《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载:“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骨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饮酒,言笑自若。”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关羽忍痛无畏的英雄本色。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生,在《三国演义》中便明指为华佗。这或许与华佗曾发明麻沸散有关。
►刮骨疗毒
除了大名鼎鼎的关云长外,新、旧《五代史·苌从简传》均载有刮骨疗毒事。苌从简为后唐人,唐庄宗率军与后梁对阵时,从简以勇夺后梁大旗而名闻三军。相较而言,新《五代史》所载尤胜一筹:“从简尝中流矢,镞入髀骨,命工取之。工无良药,欲凿其骨。人皆以为不可,从简遽使凿之。工迟疑不忍下,从简叱其亟凿。左右视者皆若不胜其毒,而从简言笑自若。”以旁人“皆以为可”、“皆若不胜其毒”与从简“遽使凿之”、“言笑自若”两两对照,突显苌从简无惧皮肉剧痛的大丈夫气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