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脱发应从日常生活着手,注意以下几点: 一、均衡膳食 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鱼类、大豆、鸡蛋、瘦肉等,这些食物对保护头发,延缓老化具有较好的作用。少食辛辣食物、咖啡、烈性酒,以及生冷、肥腻食物。不吸烟。 二、保持头皮清洁 头皮是头发生长的土壤,要护理头发,必须先从护理头皮入手。头皮脏不仅会造成脱发,还会使新发难以生长。 三、按摩头皮 按摩头皮能促进血液循环,头皮的血液循环良好,毛囊就能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促使头发良好生长并且能延长头发的寿命。 柚子核治落发 如果头发发黄、斑秃,可用柚子核25克,用开水浸泡24小时后,每天涂拭2-3次,可以加快毛发生长。 生姜治落发 将生姜切成片,在斑秃的地方反复擦拭,每天坚持2-3次,能刺激毛发的生长。
蜜蛋油使稀发变浓 如果头发变得稀少,可以用1茶匙蜂蜜、1个生鸡蛋黄、1茶匙植物油或蓖麻油,与两茶匙洗发水、适量葱头汁兑在一起搅匀,涂抹在头皮上,戴上塑料薄膜的帽子,不断地用温毛巾热敷帽子上部。过一两个小时之后,再用洗发水洗干净头发。坚持一段时间,头发稀疏的情况会有所改善。 日前,26岁的高先生被妈妈拖着来到了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理由却是为了解决他的终身大事。原来,是脱发问题给他造成了形象上的困扰。据高先生称,自己青春期后就发现前额两侧和头顶的头发日渐纤细稀疏,掉头发掉得厉害,但自己一直没把它当回事,直至现在找对象了,才发现脱发使他看来很显老,影响形象,于是急忙前来求诊。 该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孙蔚凌为其检查后发现,高先生所患的是男性型脱发。她解释说,该病又称雄激素性脱发、 脂溢性脱发和早秃。据统计,在脱发患者中约95%属于雄激素性脱发。此病多发于20-30岁左右的男性,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也呈递增趋势。 据孙医师介绍,男性型脱发大多先从前额两侧鬓角开始,呈M型逐渐向头顶延伸,发际线逐渐向后移,最后头顶部头发大部分或全部脱落,仅脑后及两侧头发留存,常呈马蹄形外观。 在临床上,导致男性型脱发的原因与家族遗传有关。国外有研究证实,有家族史的男性型脱发患病率约是无脱发家族史者的2.5倍。而一种名叫双氢睾酮的物质是导致男性型脱发的“直接元凶”。出现男性型脱发的男士,头皮中的双氢睾酮含量增加,导致头发的毛囊逐渐萎缩,令头发变细,头发数目下降。 那么出现这样的脱发症状应如何应对呢?孙医师特别提醒,男性型脱发呈进行性发展,如果不予治疗,头发将会逐渐变稀薄、脱落,直至“谢顶”。临床观察显示,男性型脱发越早治疗,疗效越好。 专家介绍,治疗男性型脱发,一般通过:1、口服非那雄胺来降低血液及头皮中的双氢睾酮浓度,从而抑制头皮毛囊变小,逆转脱发;2、外用米诺地尔,扩张血管,促进毛发生长。此外,还要配合合理饮食,如食用高蛋白和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食物,少抽烟或节制饮酒,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这对预防脱发有良好功效。另外,患者应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放松心情,保持情绪稳定。
孙蔚凌强调说,一些错误的治疗脱发的方式不仅会延误治疗,更有可能令患者病情“雪上加霜”。比如有些患者食用生的何首乌来滋养头发,殊不知,生的何首乌对男性型脱发不仅没有治疗功效,反而可能会损及肝脏,患者往往得不偿失。因此,患者选择合适、正规的治疗方式非常关键。值得一提的是,治疗男性型脱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长期坚持用药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据介绍,人均一个月头发的生长量是1厘米,治疗男性型脱发,药物起效一般要3-6个月,要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建议患者最少坚持用药12个月。 脱发,可以是头发本身的疾病(如毛干的异常和缺陷),但更多的是全身或局部的病理因素所造成的。 精神因素 不少患者在发病前常有精神创伤、焦虑、紧张的病史。如对病人进行各种检查,往往不能发现有什么内脏疾病存在的依据。 药物因素 一些化疗药物可引起脱发,重金属中毒也会引起严重的脱发。 营养因素 食物中某些营养品摄入量的减少可使毛发生成迟缓;如果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即使食物总量正常也可使毛发的生长受到抑制;低脂或无脂可引起脱发,而过多地摄入脂肪又可使皮脂腺过度肥大,功能亢进,影响毛发的生长。维生素A、锌、铁的缺乏可引起毛发的脱落。 自身免疫因素 有研究认为自身免疫在斑秃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在斑秃处的毛囊下部有T细胞浸润,部分患者血清中可检出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抗胃壁细胞等抗体。 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主任医师 祁增年 ■延伸阅读 脱发分四型 脱发一般分为脂溢性脱发、神经性脱发、疤痕性脱发、疾病性脱发。 男性脂溢性脱发一般是由前向后脱;女性脂溢性脱发一般从中央向四周脱,形成向心力脱发,但是两侧及后面的头发很少脱落。神经性脱发——斑秃(俗称鬼剃头)一般成块状脱发,具有游走性。这类脱发多数由外界刺激造成精神过度紧张,使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待解除病因后,毛囊可能会重新生长出头发。疤痕性脱发,由于感染、烧伤、烫伤、创伤及电击伤等使头皮形成疤痕,使毛囊受损而引起。疾病或治疗疾病而引起的脱发,由大剂量的化疗或放疗等引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