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黄不就是树鸡子吗?桑黄是树鸡子吗? 不知道。 桑黄,别名又叫:胡孙眼、桑耳、桑上寄生、桑臣、树鸡、胡孙眼、桑黄菰、桑黄菇、针层孔菌、梅树菌等,为多孔菌科真菌火木层孔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ellinus igniarius (L.ex Fr.) Quel.[Fomes igniarius(L.)Fr.;Boletus igniarius L.;Polyporus igniarius Fr.]。 菌盖木质,扁半球形或乌蹄形,2~12×3~21厘米,厚1.5~10厘米,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淡咖啡色,下侧无子实体;菌肉深咖啡色,木质;菌管多层,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褐色;孢子近球形,光滑,5~6×4~5微米;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微米。 桑黄具有活血止血;化饮;止泻的功效。 杨树黄如何吃用开水汤几分钟,醮着吃,也可以拌着吃. 杨树桑黄是桑黄的一种,生于杨树。也称“北韩桑黄”,出产于吉林长白山一带。目前市场上流通量最大,韩国人最易接受的桑黄,与韩国栽培的菌种和形状最接近的品种。 作用: 一、 抗癌、抗肿瘤; 二、 增强免疫机能:1、 活化巨噬白血球细胞;2、 清除自由基(Free radicals); 三、 抗老化/抗氧化; 四、 帮助糖尿病患者; 五、 降低胆固醇; 六、 维护肝、抗纤维化功能; 七、 保护心血管、血压正常化、改善偏头痛; 八、 减低过敏性体质的免疫反应。 人工栽培桑黄的技术_桑黄的栽培方法桑黄是很珍贵的中药材,那么桑黄怎么栽培呢?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桑黄的人工栽培技术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L.exFr.),别名:猢狲眼、桑耳、针层孔菌、桑臣等,是一种真菌,因寄生于桑树而得名。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在杨、柳、桦、栎等树干上也有生长。分布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陇南康县仿野生栽培桑黄获成功[1]。桑黄是一种名贵中药,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和胃止泻。主治淋病,崩漏带下,症瘕积聚,癖饮,脾虚泄泻。 桑黄的特征 桑黄子实体无柄,菌盖扁半球形或马蹄形,2-12*3-21厘米,厚1.5-10厘米,木质,浅肝褐色至暗灰色或黑色,老时常龟裂,无皮壳,初期有细微绒毛,后变无毛,有同心环棱.边缘钝,深肉桂色至浅咖啡色,下侧无子实层.菌肉深咖啡色,硬,木质.菌管与菌肉近同色,多层,但层次不明显,年老的菌管层充满白色菌丝.管口锈褐色至酱色,圆形,每毫米4-5个.孢子近球形,光滑,无色,5-6*3-4微米.刚毛顶端尖锐,基部膨大,10-25*5-7微米.菌丝不分枝,无横隔,直径3-5微米。 桑黄的地理分布 桑黄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 朝鲜、俄罗斯等国家。我国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及四川、云南等地。我国桑黄主要分布区在黑龙江省东部乌苏里江与兴凯湖之间,西北地区陕西与甘肃交界的子午岭自然保护区,东北的长白山林区、哈尔滨与吉林市之间的老爷岭、张广才岭有少量野生出产。另外,西南各省区亦出产少量的野生桑黄,但产量极少,难以形成商品。 桑黄的生长习性 桑黄古人称之为“树舌”,通常寄生于桑树、松树、杨树、桦、栎等树身腐朽之处。造成心材白腐,多年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