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6年6月对波兰共和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在出访前夕,习主席在波兰《共和国报》发表了题为《推动中波友谊航船全速前进》的署名文章。文章中写到,“中波两国虽然相距遥远,但彼此交往源远流长。”他提到了一位叫“卜弥格”的17世纪波兰来华传教士,誉他为“波兰的马可·波罗”。
历史上中医中药在世界上的传播,尤其是早期将其较详细地介绍到欧洲,卜弥格的重要作用不可磨灭。
卜弥格(Michal Boym,1612~1659年)是明清之际来到中国的一位西方传教士。他第一次将中国的中医中药介绍到了西方,在16~18世纪的中国文化西传欧洲的文化交流中,他有着重要的贡献。作为第一位向西方系统传播中国本土文化中医中药知识的欧洲人,他居功至伟,却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不为人们所熟知。
他介绍中国人使用的药用动植物即中药,《中国植物志》是他生前唯一出版过的著作,于1656年12月在维也纳出版。书中共介绍了21种中国或亚洲的植物和8种中国的动物,每一种植物与动物都附有他亲绘的彩图,其名称是中外文对照标注的,因此图文并茂,十分生动。这是来华传教士中第一本关于中国的植物志,成为帮助欧洲人认识中国植物的奠基性著作。
卜弥格是欧洲第一位对中国传统医学作过深入研究的人。他完成了关于中医的著作,据他自述名为《中国医术》。他的手稿在交付他人带回欧洲的过程中,被传抄、出版,却没有了他的名字:他被剽窃了!相关的出版物名称为:《中医的秘密》(1671年)、《中医指南》(1682年)、《医学的钥匙》(1686年)。
卜弥格的另一部著作他自称为《中医处方大全》。其手稿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对作者王叔和对脉诊医病原理的说明”,下半部分是“中国人用于医疗的单味药”。
卜弥格对中医药的介绍传播贡献巨大:他第一个向西方介绍了《黄帝内经》,他第一个向西方介绍了王叔和《脉经》,他推动了中药的西传,他也是第一个展开中医与西医比较研究的人。虽然他身为传教士,却成为一名地道的汉学家,法国专业汉学家雷默沙,就是通过阅读卜弥格的书,学会了中文。
西方既没有为卜弥格出版过文集,也没有对其介绍中医中药的著作做过系统的整理。如果你特别关注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医中药的西传,那么,2013年出版的《卜弥格文集:中西文化交流与中医西传》(张振辉译)是一定要过目的。对于这样的“全球首次呈现”,愿汇聚更多关注的目光,从中医中药的古老文明中传承光大其不朽的智慧。
《卜弥格文集》的译者张振辉赞佩卜弥格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所做出的奉献:“他特别热爱中国,忠心耿耿。用他的生命在完成(中国皇帝交给他的)使命,(在中国和欧洲之间)走了三趟,有的路程还很危险。”
与卜弥格相关的著述,“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之一的《中国的使臣卜弥格》(张振辉译)于2001年出版,作者为波兰的爱德华·卡伊丹斯基。国内还于2014年出版了法国沙不烈所撰《明末奉使罗马教廷耶稣会士卜弥格传》(张振辉译),书中附有法国伯希和原撰《卜弥格传补正》(冯承钧译),可资参阅。(丁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