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山东中医肝病学术和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国内著名中医肝病专家、我们的恩师王文正因病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85岁。含泪告别恩师,悲恸之余,40年师友情谊和垂教提携之恩伴随无尽的哀思和怀念一起涌上心头。
王文正出生于五代世医之家,其父王心铭为山东泰安四大名医之一,他幼承庭训,16岁即随父行医,名闻乡里,1958年参加在灵岩寺举办的山东省中医进修班,结业后分配至山东省中医院工作。王文正曾担任内科副主任、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当选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
我与恩师王文正初识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我们几个刚从学校毕业不久的年轻医生跟随他到章丘农村巡回医疗,在半年多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们在他指导下参加门诊、病房、巡诊等各项基层医疗活动。他在繁忙的诊务中一边应诊,一边结合病情给我们进行详细指点和讲解,使我们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恩师当时正值盛年,精力充沛,才思敏捷,临床诊疗思路清晰,处方用药准确灵动,临床疗效显著,深受患者信赖。每日求诊于王文正的患者络绎不绝,尽显名医风采与魅力。也就是从那时起我便萌生了师从王文正从事中医消化系统疾病特别是肝胆病研究的愿望。
1979年在王文正的支持和鼓励下,我终于实现了师从恩师的夙愿,正式确定为消化专业,走上跟随恩师从事中医肝病研究的道路。在其后的近20年间跟随他出门诊,查房及会诊,看王文正处方,听王文正讲方,为王文正抄方,对王文正之诊疗思路、经验心得及用药特色渐有所悟,深受教益与启迪,对我日后的临床研究之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最早提出 慢性肝炎中医证型划分
上世纪70年代中期,恩师王文正萌生了确立慢性肝炎中医证型的想法,他根据慢性肝炎的发病规律,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慢性肝炎分为肝郁气滞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和气滞血瘀型,分别施以相应治法。他向我详细讲解了相关内容并嘱咐我整理成文,文章写成后发表于《山东医药》杂志1977年第2期,成为国内最早的慢性肝炎中医证型划分的论文。文章发表后引起很大反响,他也成为国内最早提出这一分型方法的学者。之后的30多年来,中医肝病学界又进行过若干次讨论,所形成的共识虽有某些补充,但在总体框架上并无大的突破,充分反映了王文正对慢性肝炎五大证型的确立是符合临床实际和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这也是他对肝病中医研究的理论贡献之一。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王文正就提出了以主要症状为主线和针对目标进行辨治的构想,他根据肝病主要症状的表现特征和个人经验和体会,选择胁痛、腹账、乏力、发热、食少、黄疸、脾大等七大症状和体征,对每一症的发生原因、主要病机、证候表现、相应治法、方药选用等都进行详尽解析,建立起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对症治疗框架,这一框架及具体内容由我整理成文后在《山东中医杂志》1981第2期开始连载,引起学术界很大反响。实践证明,这一框架符合临床实际,对丰富肝病的治疗学内容发挥了重要作用。
准确辨证 与组方用药完美结合
王文正经常告诫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临床细节,不但要辨证准确,掌握组方法度,更要熟悉每一味中药的药性、用量及用法,而王文正在这些方面都堪称典范。他不仅熟稔药性,经验独特,而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体会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拓展其适应病证,如用石龙子、蝉衣利水,用石花、木蝴蝶止痛,用蔓荆子益智,用黄精安神,用寒水石止呕,用楮实子、威灵仙化积等皆显其匠心独运。
王文正对当前临床上中药用法单一、很多优秀的传统剂型不断失传深感忧虑,他认为目前普遍存在的多数医生只注重水煎汤剂一法其实是很片面的,他以散剂为例,指出《内径》十三方就有一方为散剂。《全匮要略》共二百六十二方,散剂就达四十方,而今时煮散和冲服散剂等用法却未被重视,值得深思。他认为散剂对某些疾病疗效好,药物可直达病变部位,保留时间长,吸收快,远优于汤剂。王文正认为丸者缓也,缓补缓攻,祛邪而不伤正,适宜于久病体虚者,丸药效虽缓而消积力强,功胜汤剂。王文正治疗肝硬化、脾肿大者就常常专门配制“化积丸”治之。
王文正组方用药的经验和技巧完整地体现在他的处方之中,读他的方,或见攻补之药,量大力专,或见轻宣之味,清轻灵透,特色中折射出原则,规范中显示出灵动。王文正处方字迹隽秀温润,格调高雅清丽,布局飘逸潇洒,读王文正处方就是在欣赏一件艺术品,赏心悦目。
王文正重视中医科研,他先后主持科研课题6项,其中4项获省部级和厅局级科技进步奖,出版学术著作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学术财富。
上世纪90年代初,王文正退休之后,仍然在密切关注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关心着医院建设,每次探望请教,他都会对中医发展存在的问题如中药质量、中药炮制等问题畅谈看法,直抒胸臆,对中医药热爱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王文正教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他的音容笑貌永驻心中!他的思想和理念,他的经验和智慧作为他留给我们的宝贵的财富将成为我们永恒的力量源泉,激励我们在中医学术研究道路上不断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