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多种疾病具有有效的防治作用,千百年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2]。“德成而先,艺成而后”,“艺也者,德之精华也”,正是传统中医医德经过历代医家的言传身行,并不断继承创新,经久不衰,从而成为推动中医学术和中医事业持续向前发展的内在动力。在新世纪新医疗环境下,患者自主权利意识的增强,医疗纠纷时有发生,中西医学术思想交流汇通,因此,继续探讨并学习中医医德的精髓,提高自身医德修养,对我们医务工作人员秉承爱岗敬业、救死扶伤、提高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医心仁慈,德泽众生
一名好医生的首要前提是有一颗仁慈、善良的心,乐于为患者解除病痛。“仁”即“仁爱”,是对患者的恻隐之心、怜爱之情,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3]。仁慈之心历来是医生首要的道德考核标准,晋代杨泉在《物理论》论述到:“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明代医家龚廷贤在《医家十要》提出医生的第一要便是:“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
“医乃仁术”是对医学宗旨与本质的界定,它不仅反映了医学技术是“生生之具,活人之术”,而且也表达了古代医生的道德信念,即通过行医施药来实现仁爱救人,济世救人的理想,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4]。历代中医名家们以至仁至善的高尚情怀,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我们诠释了医心仁慈,德泽众生的真正内涵。药王孙思邈天资聪颖,精究方术,活人无数,并为后世留下了经典著作《千金方》。作为中医医德教育的最早倡导者,他从职业角度对医者以“仁心”立业进行了系统论述,要求医生“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如有患者求救,“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恶,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行迹之心”,对那些“息有疮痍下痢,臭秽不可瞻视,人所恶见者,但发惭愧凄怜忧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蒂芥之心”。元代名医朱丹溪出诊治病常常“风雨载途,亦不为止”,随诊的药童想休息一下,朱氏则说:“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这种急病人所急,时时为患者着想的同情心是传统医德所要求的基本要素[5]。清代医家喻昌在《医门法律》亦指出:“医,仁术也。仁人君子必笃于情,笃于情,则视人犹己,问其所苦,自无不到之处”;当代著名中医干祖望提出的“医宗八德”中的“仁”即“与病人心手相连”、“慈”即“恻隐之心”[6],这也表明将患者的疾苦看作自己的疾苦,不辞辛劳地救治正是医者仁爱精神的体现。
当前,我国社会正在积极倡导和谐社会,以患者为中心,充分重视患者的权利,全心全意为患者谋福利是构建和谐医院的必由之路,这就要求医务工作者充分体谅理解患者的疾苦,以仁慈的情怀,用热心、爱心为患者排忧解难。《临症验舌法》
医术精湛,学验俱丰
仁慈之心固然重要,然而正如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说“若不精通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这表明高超精湛的医术是治病救人的关键。“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医学是“至道在微,变化无穷”的学问,为医者必须才高识广,“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广泛涉猎群书,精研医术,才能真正领悟医道[7]。同时,中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科学,中医药学的理论也主要靠临床信息的反馈、积累、修正、提炼形成[8]。
医学乃“至精至微”之事,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曾告诫我们:“医可为而不可为。必天资能悟,读书万卷,而后可借术济世。不然,鲜有不杀人者,是以药饵为刀刃也”,可见医理之难明,医术之难精。“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良好的医术并非一朝一夕即可速成,中医博大精深,惟有精勤不倦,克服艰难困苦,树立终身学医的信念,达到“青衿之岁,高尚药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的求学境界,并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才能真正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为探究药性,治病救人,竟“一日而遇七十毒”; 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于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终于著成《伤寒杂病论》,被后世称为“群方之祖”;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深感古代本草书籍谬误甚多,于是奉献毕生精力,远涉深山旷野,遍访穷乡僻壤,历经28载,涉猎古籍800多种,终于写成了传世中外经典《本草纲目》;清代名医王清任勇于冲破封建礼教建束缚,赴义冢、观尸体,历时42年著成《医林改错》,纠正祖国医学所载脏器及功能的某些错误,并开中西医汇通之先河。纵观历代杰出医家,亦无不效法神农、仲圣,坚持在临床医疗保健实践中去体验、探索、研究中医药,不断地积累经验,修正错误,融汇新知,创新发展[8]。
正如当代国医名师裘沛然所说“医道难明须砥砺,良机易逝要精研”一样,尽管医学的道路很艰难,但是“人命之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我们医务工作者应该珍惜时光,至诚至真,精益求精,鞠躬尽瘁,践行“胆欲大而心欲细,智欲圆而行欲方”的宗旨,夯实理论基础,提高临床技能,勇攀医学高峰,普救百姓疾苦。况当代医者肩负中西融汇贯通之责,唯有博闻强识,精研细琢,用全部心血继承中西医术之精华,才能造福人类,共创文明[9]。
医风正派,淡泊名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商品经济“利益最大化”原则的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步趋向多元化,部分医生收红包、吃回扣、“嫌贫爱富”等现象,严重影响了医药从业人员的声誉以及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医生的医德医风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10-12]。
医学不是谋利的手段,不是扬名的阶梯[4]。贵义贱利是孟子性善论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是儒家的经典思想之一,对中医医德的形成与完善具有深刻的影响[13]。正如清代《吴鞠通行医记》所云:“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为立德”,许多古代名医仁慈善良,医术精湛,同时高风亮节,医风正派,淡泊名利。三国名医董奉隐居庐山,专为贫民治病,不取报酬,患者痊愈后,凡来感谢者,病轻的使其种杏树一棵,病重的使其种杏树五棵,不到十年董家周围的杏树蔚然成林,杏子成熟后,董奉把杏子换成粮食,然后再接济给贫民,这一美事广泛传颂,后人称为“杏林佳话”。明代医生潘文元医术高明,每日登门求诊的患者“盈门塞巷”,文元行医施药,概不取酬,遇贫苦患者尤其照顾,因此,他行医三十多年,家中连几亩地也没有,足见其清廉淡泊。清代名医徐大椿极力主张医家必须具有高尚正直的道德,他针对当时有些追求名利、欺骗患者的庸医,指出:“立奇方以取异,用僻药以惑众,用参茸补热之药以媚府贵主人,假托仙佛方,以欺愚鲁之辈,高谈怪论,惊世盗名,造假伪说,瞒人骇俗,明知此病易晓,伪说彼病以奇方。这不过是欺人图利,即便能知一二,亦为私欲所汩没,安能奏功。”“为救人而学医则可,为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学医的原因和动力也是历代医家考核学生的标准。金代名医李杲了解到罗天益“性行敦朴,有志于学”时,特意招其面试,并问:“汝来学觅钱医人乎?学传道医人乎?”谦甫答曰:“亦传道耳”方收其为徒,此后10年,罗天益既学到了李杲良好的医德,又得到了其医术真传。
医学乃治病救人的高尚科学,医生必须具备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患者求医寄以生死,为的是解除痛苦,保护生命。若不以救人疾苦为目的,而专心经略财物,沽名钓誉,不仅误人生命,而且害己,终成医药败类,“含灵巨贼”[14],这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需谨记的。
医德医风不单是一种进步的道德风尚,更重要的是约束人行为的心法,它能使医药人员终生受益,从而更好的为伤病人服务[15]。良好的医德医风是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患者满意度、构建和谐医院的内在动力和必由之路。对于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而言,应该充分认识到医德建设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继承发扬传统中医医德之精髓,努力践行“医心仁、医术精、医风正”的高尚中医医德,争做“苍生大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