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堂课是尚晓玲老师的中医基础理论课。尚老师和我想象中的老中医不太一样,想象中的老中医,是一个闭着眼睛,左手捋着胡须,右手的三个手指搭着诊脉,张口就是之乎者也。随着第一节上课铃声的响起,尚晓玲拎着公文包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行云流水般地换好白大褂,带好话筒,面带微笑地开启了中医基础理论之课。
没开课前,我自己翻了翻书,“阴阳五行”让我摸不着头脑,那些相生相克的规律在现实生活中看不到摸不着,晦涩拗口的中医经典让我越看越泄气。然而这些消极的想法,随着第一堂中医理论课的深入,逐渐消散。
第一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什么是“中医学”,我记得课本上写的是:中医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的一门科学。尚晓玲的声音并不小,却很有磁性犀利中不拖尾音,瘦小的身材远远望去更像一位老者范儿,时不时地和同学打趣,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所以,从那时起,我认识到了中医是一门伟大的科学,从而坚定了学习中医的信心。
中医是一门充满着无限奥秘与乐趣的学科,尚晓玲经常提到,看病要“整体审查,辨证论治”,体现了整体观和辨证思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阴中求阳,则阳化生无穷”又体现了矛盾对立统一的一面。尚晓玲用一桩桩生动的临床案例,让我领略到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独具特色,一碗药汤、一根银针,常常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课堂上,原本深奥难懂的医理在她的口中变得浅显易懂,栩栩如生,平添了几分别样的学习乐趣。老师说看病首先要了解病人的性格,从其外表、举手投足去判断。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医者沉静睿智的目光,全神贯注,病人宛如接受长者的爱抚,药理与哲理潜移而至,心灵欣然感应。药物可以驱邪祛病,哲理可以神爽疗心。中医将哲理药理融会贯通,既医形体更疗精神,可谓标本同治。
下课铃响了,我心情愉悦地环顾了四周,简单地伸了伸懒腰,只见尚晓玲安静地坐在凳子上小憩,陆续有同学向她咨询,有的是咨询中医知识,有的是询问疑难病症,从他们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到她的耐心和细心。
如今虽然尚晓玲的中医基础理论课早已结束了,但她给我的教诲确实受益终生,我清楚地记得她说过一句话:“当我们拿到医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一只脚已经迈进了法院的大门。”这句话很夸张但也很真实,它准确描述了现代的医患关系,我们更应反省自身的努力。我的思绪仿佛总是能回到她的课堂,好期盼还能再多上几节她的课,倾听她的教诲,体味她的用心,感受她的为人师表,重温她的仁心仁术,不断地激励自己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向成为无愧于师恩的大医的目标前行。(赵婧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