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石榴在养生保健详尽的描述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09-17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中,与中国文化并驾齐驱的只有中医。从神农尝百草,苍颉造字,直到《黄帝内经》,一部中国文字史,已让中医学独领风骚。有人说:中医是经验主义,先有理论,后有实践,然后靠着师承关系发扬光大。而西医是精密科学,先搞解剖,后搞化验,凭着科学数据走向金字塔。这话不假,但就人体的一个十二条经络,凭着西医的精密仪器就是监测不到,关于阴阳、内病外治、不治已病治未病等内容,更让西医望尘莫及。

  对于李时珍在中国药物学上的贡献,历史早有公认,弇州山人凤州王世贞在《本草纲目》序中这样写道:“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奇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禁以医书哉。实情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也。”现在,我们要研究的就是《本草纲目》对石榴养生保健的重要影响。

  公元前139年,汉使张骞出使西域,前后两次共计18年,此间从西域引进了石榴,到李时珍从明朝嘉靖壬子年(公元1551年)开始编纂《本草纲目》时,已经过去了接近1700年,至万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的编纂,中国石榴的栽植面积不断扩大。其间,远隔数千里的山东峄县,云峰寺的香火正浓,在寺院周边栽植的石榴园林已蔚为壮观。据树龄推算,峄城园中园的石榴树大多为这个时期所栽植。

  公元1568年的明朝隆庆二年,峄县人氏贾三近,以博学宏词一举成名,高中进士,被选为翰林庶吉士,后授吏科事中。自此,开始宦海生涯。在历史这个特定的时空内,李时珍和贾三近这一南一北两个历史人物,一个潜心编纂《本草纲目》,一个于“买田结舍此山西”的“石屋山泉”周边广植石榴。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为不朽之药学巨著,其学术成就举世瞩目。该书不仅在我国医药史中璀璨夺目,而且在世界医药史中亦占有重要位置。《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中,对石榴在养生保健中的作用有着详尽的描述。除“释名”、“集解”外,还分“甘石榴”,“酸石榴”、“酸榴皮”、“酸榴东行根”、“榴花”等条目展开。不仅载明了“气味”、“主治”、“发明”、“修治”,还附有新旧药方23个。

  在对“安石榴”的“释名”中,时珍曰:榴者瘤也,丹宾垂垂如赘瘤也。博物志云:汉张骞出使西域,得安石国榴种以归,故名安石榴。又按涂林《齐民要术》云:凡植榴者须安僵石枯骨于根下,即花实繁茂。则安石之名义或取此也。若木乃扶桑之名,榴花丹赖似之,故亦有丹若之称。傅玄《榴赋》所谓“灼若旭日栖扶桑”者是矣。笔衡云:五代吴越王钱镠改榴为金罂。西阳杂俎言榴甜者名天浆。道家书谓榴为三尸酒,言三尸虫得此果则醉也。故范成大诗云:“玉池咽清肥,三彭迹如扫。”

  中医是与时俱进的,在与中国传统文化同步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次次地攻难克险、劈荆斩棘,不断地扬弃着自身的理论与技术,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发展机遇,在有着二千多年历史发展的石榴养生研究领域,尽管先贤们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成果,但还有许多崭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攻克,愿我们的石榴养生研究成果能为护佑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

  作者简介:北京中医药大学原校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Tag标签: 石榴(1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