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揪疙瘩”疗法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0-08-05

民间流传的“揪疙瘩”,即揪痧疗法,亦称拧痧疗法。它是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蘸水夹揪皮肤,使皮肤出现血痕,造成局部淤血,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此法简单、实用、随意,不需要任何器具,只用手指即可;施治部位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

具体方法是:患者取坐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此时常发出“嗒”的响声,“揪疙瘩”之名即由此而来。夹揪时要随夹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由于外力的夹、压、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到组织间,造成局部淤血。一般在局部夹揪20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如病情较重,夹揪的力量可以加大,直至皮肤处形成红斑。

由于夹揪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引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淤血后,则患者周身舒展。此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等处(自己够不着的地方可以让家人帮助完成)。如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常在颈前皮肤处揪痧,局部揪红后,患者即可感到咽部清爽;头痛可在太阳穴处揪痧,也可同时选用颈项、眉心、肘弯、胭窝等处;胃肠机能紊乱多在腹部揪痧;腰背痛可选疼痛最明显处揪痧。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