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 民族医药从业者敢于创新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1-08
从只能自家医院使用的傣药院内制剂,到整个云南省中医集团医院相互调剂共用,从没有傣医学科教材教具,到云南中医学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共建傣医博士学位,面对人才、政策瓶颈,云南省从无到有,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依靠机制先行,努力挖掘民族医药传统智慧,开创民族医药发展新天地。前不久,记者来到这里,记录这里的傣医发展与变化。 傣医院,院内制剂香飘四方 “我们医院的院标,借助风火水土四个元素。它们是组成生命的必要部分。在傣医体系中认为,风代表万物动,土代表万物生,火代表万物熟(成熟之意),水代表万物润。”记者刚一踏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傣医医院,该院院长王肖飞便介绍起来。 这位从西医“转行”中医、又从中医“转到”傣医的院长,透过三言两语,便清楚地勾勒出傣医的历史,无形之间,拉近了记者与傣医原本稍远的距离。 王肖飞说:“傣医和中医在多方面很相近,比如中医认为药有三分毒,傣医认为任何东西都有三分毒。中药用根茎,傣医偏用果实,而藏药惯用重金属”。傣医曾在泰国盛极一时,随着泰国医学的西化,如今只有中国将傣医较为完整地保留与继承下来。” 走进药房,一排排整齐划一的瓶子映入眼帘。王肖飞顺手取来几颗“糖”,拨开绿色皮衣,放入口中清凉之感顷刻涌入咽喉。“这是我们研发的傣乡清喉片,无糖,属于药食两用食品”,王肖飞自信地介绍起来。眼前的药架上,几十种民族医药制剂依次排开。其中有的药品,在抗乙肝病毒、降转氨酶、保肝等临床应用方面,显示出了强大的优势。 王肖飞说,近些年医院开发的43种院内制剂,可在西双版纳的58家医院调剂使用,其中5种制剂可在云南省中医医疗集团内使用。这将原本只能在本医院使用的傣药,推向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另一间房内,一位患者躺在床上,被厚厚的“被子”包裹着,蒸腾的白色雾气从缝隙中飘上来,浓烈而不刺鼻的中药材气味弥漫整个屋内。 这是该院九大适宜技术之一(傣医熏蒸),对于风湿、骨关节病变有很好疗效。每次熏蒸需要8千克药材,一个疗程做三次,每一次只需90元。民族医药价廉效优的优势,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缺人才,机制创新破难题 作为全国唯一的傣医医院,王肖飞自觉“压力山大”。他说,傣医要想发展,要从药品研发和傣医理论突破两方面着手。目前,该院收集到了两千多个傣族传统经方和单、验、秘方,经多年应用从中筛选出100多个方子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在州政府的支持下,已经完成104种傣药材的标准制定。 但是目前,最为紧要的是人才问题。他的观点获得了西双版纳州卫生局副局长胡永健的认同。 胡永健说,“虽然国家有执业助理医师考试,难度上降低了一些,但是对于这些最基层的人而言,依然很难通过。”他建议国家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可以考虑给予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医一些政策支持。 “相比早年的情况,傣医人才培养已经大为改观”,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玛琳对少数民族医人才培养有着另一番见解,“我们学校85%的学生来自农村,他们中大部分毕业后回到了县和地州,为云南基层医药服务体系撑起了‘半边天’。” 从最早没有傣医学科,到目前高校开设傣医本科专业,从没有傣医教材,到目前编写出版7本《傣医本科教材》,从最早没有傣医医师从业资格考试,到2006年起每两年开考一次,云南省在民族医人才培养上不断推进。 但李玛琳也有着“难处”——该校博士学位授权资质问题。李玛琳无奈地说:“云南省已经批准我们博士点试点,但是由于一些其他原因,此事至今仍被搁置”。 对此,云南中医学院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创新思路,该校和北京中医药大学联合培养“傣医博士”,每年北京中医药大学拿出两个博士指标,“分享”给云南中医学院,实现了傣医博士“零的突破”。 大发展,傣医迎来黄金发展期 许多人不知道,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郑进的另一个身份,是云南中医学院省级重点学科民族医学学科带头人,曾主编我国第一部傣医药本科教育规划教材。 云南省中草药品种达6157种,为中国之首,在发展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推动民族医药发展,云南先后制定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云南省发展中医药条例》。目前,该省已出版了7部《傣医本科教材》和傣、彝、佤、纳西东巴医药等民族医药书籍10余部;研发民族药院内制剂400余种。西双版纳州、楚雄州研究制定了一批傣药、彝药民族药标准。 郑进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云南省要做好傣族医药的教育工作,建设培训中心、医疗贸易服务中心、商务贸易服务中心,搭建科研平台,组织南亚、东南亚各国一起参与研究。 国家层面也在不断加大对民族医药的发展支持力度,民族医药迎来发展黄金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实施的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和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涵盖11个省区,涉及29个民族,完成了150部重要民族医药文献的整理工作,筛选了140项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另外,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项目已完成并顺利通过科技部验收,目前正在组织成果转化和推广工作。 未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加大民族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切实改善就医条件。加强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等项目建设,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提高民族医药临床疗效。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