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评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7-01
    王居易先生的新著《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共14章,以经络诊察为主,参以四诊所获临床资料,进而辨经、选经、配穴、治疗,与其他针灸医案以四诊为纲,八纲、脏腑辨证为主,进而立法、选穴、治疗的方法迥然不同,实当世针灸医案中的标新立异者。
 
    经络诊察与经络医学理论
 
    经络诊察,简称“察经”,是用“审、切、循、扪、按”的方法,在经络循行线(主要是在各种组织、器官的缝隙间)发现各种阳性反应,以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这些阳性反应的出现,主要是经络气化功能异常的结果。
 
    众所周知,气化是体内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气化过程无器不有,无处不在,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若气化功能正常,则经络应当全线畅通,“审、切、循、扪、按”时无结构异常、压痛及涩滞等异常现象;若气化功能失常,则经络局部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便会发生异常,不能发挥其正常的渗灌功能,从而导致病理产物堆积,出现痛觉异常、结节、病络等阳性反应。这些阳性反应的出现,表明相关脏器发生了异常,或已经处于疾病状态。所谓辨经,就是在“察经”的基础上进行诊断,区分正常经脉、变动经脉和病变经脉,找到病变经脉之后,再选择治疗经脉。辨经、选经均以主证为中心,以经络诊察的结果为主要依据。治疗经脉一般选择1~3条,或病变经脉自身,或表里经,或同名经,或子母经,或任脉,或督脉。
 
    察经、辨经、选经是配穴的前提。治疗经脉确定后,王居易先生多从特定穴中选穴,常用者为五腧穴、原络穴、郗穴、八脉交会穴和俞募穴等,或从自己总结归纳的38组对穴中选穴;有时,则选用被作者赋予新意的经穴,如前顶穴清热解毒,后顶穴主治人体后部经筋病,眉冲穴治疗泌尿系结石所致肾绞痛、心绞痛,通天穴治疗久咳等。治疗痛症时,作者有时只选用经络诊察时所发现的阳性反应点(有时在病变局部,有时在远端,有时在缪出),或针之,或温之,或解肌,或决脉,常可立竿见影。
 
    察经、辨经、选经、配穴、治疗的全过程,都是在以《内经》为主的经络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作者称之为经络医学理论。
 
    经络诊察可大幅提高临床疗效
 
    王居易先生的经络诊察实践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初步定型于70年代末。他曾在多部著作中引用《灵枢·刺节真邪篇》和《灵枢·经水篇》的论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在经络诊察的基础上辨经、选经、配穴、治疗,可大幅提高临床疗效。
 
    该书收录了其2006~2013年间经治的125例临床各科医案,每案后附有“医案解读和按语”,每章后附有“诊后絮语”。其中,“医案解读和按语”包括对该案的传统认识、经络诊察、辨经选经配穴过程、治疗手法和临床取效原因分析等;“诊后絮语”则侧重同类医案的总结,包括概念的探讨,察经、辨经、选经、配穴的规律,注意事项,以及某些腧穴的特殊定位方法,传统经穴的新用法,功能相近腧穴的对比,上古时代俞跗治疗手法的发掘,临床中的趣闻轶事以及心得体会等。
 
    该书第28~30页记载了用上法治疗一例顽固性心绞痛的病例,先针右眉冲,再针左郄门,针入20秒后,心痛消失,心率由54次/分上升到64次/分,一周后血液化验、心电图检查接近正常,康复出院。又如,第181~182页记载一例30岁女患者左髂前疼痛20天,用上法仅针左侧地五会一穴,覆杯而愈。
 
    经络诊察理论和方法早在《内经》时期即已确立,但作者又加以细化、发挥和发展。仅以阳性反应为例,《内经》的记载很少,作者则对皮肤、皮下组织、肌肉、肌腱、血管、神经等不同组织结构中的常见异常反应都有详尽的记述。例如,皮肤要诊察色泽、温度、湿度、厚度、硬度、纹理、水肿的变化,结节要区分其大小、软硬、深浅和形态,而形态又可再区分为块状、条索状和砂粒状等。此外,作者还确立了许多新的概念来表述经络诊察所见的阳性反应,如节络、脆络、脆结络和筋出槽等。
 
    作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经络医学的理论和经络诊察的结果,发现了不少传统经穴的新用途,除前述外,还有络却、百会、内关、神门等。例如,他用后顶穴治疗督脉、项、背、腰及下肢肌肉、肌腱、韧带等软组织(经筋病)病变,对急慢性者皆有效。
 
    2012年,笔者在王居易先生诊所见习时,亲睹其治疗一双膝关节炎患者,该患者治疗前不能站立,更不能行走,先生只取后顶一针,行搓针法,几分钟后,患者不但站了起来,还独立走了几步。
 
    一本值得珍藏的参考书
 
    作者对腧穴的定位亦有其独到之处,如列缺、照海、三阴交、内关、足三里等常用穴,其取法皆与众不同,主要根据经络医学理论和经络诊察的结果,定位法操作更方便,针感更好,疗效更高。
 
    王居易先生针刺每个穴位,都是循摸在前,进针在后,从来不单靠眼睛定位。他说:“虽然每个经穴都有国家标准定位,但人体的骨骼肌肉发育有差异,生理和病理状态有不同,故经穴的位置亦经常发生变动,因此,一定要在针刺前仔细循摸,才能保证针扎到真正的穴位上。”
 
    书中使用了38组对穴。这些对穴有的来自古典歌赋,如合谷-太冲、手三里-足三里等;有的来自《针经指南》,如内关-公孙、足临泣-外关、列缺-照海、申脉-后溪等;有的则是作者根据古人的配穴理论,特别是五腧穴理论,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固定下来的,如太白-太渊(太阴经原穴)、尺泽-阴陵泉(太阴经合穴)、大陵-行间(厥阴经子穴)、尺泽-复溜(手太阴子穴-足少阴母穴)。
 
    此外还有一部分对穴,是作者在经络诊察中发现,通过临床实践证明有很好疗效的,亦收入其中。如腕骨-京骨,颈肩背腰上下肢太阳经筋病时,此二穴所在或略偏上、偏下、偏左、偏右常有阳性反应点,尤其是气血不足者,刺此二穴,常获捷效。与腕骨-京骨类似者,还有内关-内庭、中脘-丰隆、通里-照海等,亦常常出奇制胜。
 
    虽然疗效颇佳,但作者依然反复强调,在使用这些对穴时,亦应严格察经、辨经、选经,认真辨证,不要相信什么“特效穴”“绝招”等。
 
    在对腧穴的刺激方法上,作者亦与经络医学理论保持一致。例如,他常用手法疏通经络,反对盲目地强刺激。同时,作者还十分重视灸法,书中不少医案,都使用了灸法,疗效颇佳。对于放血疗法的适应证、部位的选择以及出血量的多少,作者提出,均须根据经络诊察的结果而定。
 
    此外,作者还发明了适用于头部穴位的针刺手法——搓法,用之临床,确能提高疗效;而书中“点大椎”“点至阳”“揲膏肓”“揪玉枕”“弹拨天宗”“悬灸隐白”“至阴放血5滴”“至阴放血9滴”等王氏惯用的治疗方法,亦令读者耳目一新,值得特别关注。
 
    经络医学理论,特别是经络诊察,在《内经》时期非常受重视,但《内经》以降,特别是近现代,已被边缘化,甚至被废弃了。因此,该书的出版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在提倡“读经典,做临床”的今天,是每位临床工作者不得不备的参考书。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