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科研攻关 载誉无数启发来者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12-23
瑞典时间12月10日下午4:30,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出席典礼的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从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手中接过了诺贝尔奖的奖章和证书。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现任中药研究所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她在青蒿素 (artemisinin) 的发现及其应用中做出了杰出贡献。疟疾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常见病、多发病。从17世纪发现金鸡纳树皮具有抗疟功效后,相继问世的阿的平、氯喹、伯喹等都因人类产生抗药性而逐渐失去药效。为此寻找新结构类型的抗疟药成为全球的热点和难点。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汉斯·弗斯伯格在致颁奖辞时高度评价了屠呦呦的科学贡献。他说,“每年大概有5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大多数为儿童。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屠呦呦参与了中国一个开发抗疟药品的重要项目。当屠呦呦在阅读古籍时,她发现一种叫做青蒿的植物在治疗发烧的配方中多次出现。于是她开始在感染疟疾的老鼠身上试验这种青蒿的提取物。试验发现一部分的疟疾寄生虫死亡但整体的试验结果并不一致。因此屠呦呦继续回到古籍中寻找。在一本1700年前的古书中,她发现一种对青蒿低温提取的方法,这样得到的提取物疗效非常显著,可以杀死所有寄生虫。这其中有效的成分随后被确认并被命名为青蒿素。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青蒿素能够通过一种独一无二的方式杀死寄生虫。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引起了对抗疟新药品的研制和发展,这种药品已经挽救了上百万人的性命,将过去15年疟疾的致死率降低了一半”。
 
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奖,彰显了科研协作攻关、举国体制的价值。正如屠呦呦在荣获拉斯克奖时说,“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科学家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青蒿素的抗疟研究”曾获1979年度国家二等发明奖。2011年屠呦呦教授获得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以表彰她在青蒿素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2015年荣获哈佛大学医学院华伦·阿尔波特奖。目前获6个新药证书,1个临床批件和2个中国发明专利。
 
瑞典时间12月7日,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林斯卡学院诺奖演讲报告厅,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为全世界讲述一个关于中国科学家从中医药中寻找抗疟新药的故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屠呦呦在演讲近结束时谈到领略中国文化魅力以及发掘中医药宝藏,引用了唐诗《登鹳雀楼》,勾起了全场观众的中国情怀,也赢得阵阵热烈掌声。
 
“我希望青年科研工作者不仅在医药领域,而且在各个领域都能加强创新,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在医药领域,中国中医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我们可以通过现代科研手段实现中西医结合,从而发现更多新药为人类健康服务。”在瑞典诺贝尔奖周期间,屠呦呦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中医药项目首摘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如何处理好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实现中医药科研的突破,一直是压在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心头的一个“顽症”。
 
2003年,由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院士主持完成的“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获得中医药行业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以“冠心病”为研究重点和突破口,从中医理论、临床、现代科学基础及药物等方面对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治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该项目曾先后得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重点资助,相关内容从“七五”到“十五”连续4次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不仅取得重大的研究成果,更通过三代人历经40年探索,形成对传统中医理论进行全方位现代研究的成功模式,使中医药科学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陈可冀教授每每在回顾科研历程时,总会提起最早提出将活血化瘀法运用于冠心病治疗的已故著名中医专家郭士魁老先生。
 
20世纪60年代以前,活血化瘀主要用于跌打损伤、妇科疾患等,在冠心病的治疗中应用较少。以治疗心血管病见长的郭士魁在不断探索临床用药过程发现,大剂量活血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绞痛,因此,他开始尝试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冠心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960年,以陈可冀为首的西苑医院的课题组在郭士魁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又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率先提出冠心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血瘀阻、血脉不通”,倡导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冠心病。在国内率先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证实了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这种理论认识和治疗方法得到了国内学者的广泛认可,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应用。
 
上世纪70年代起,在临床研究获得肯定后,该研究项目步入临床与基础研究并进的阶段。他们又对34种常用活血化瘀药、有代表性的8个经典活血化瘀古方和大量的验方、研制方、单味中药及多种有效部位、成分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活血化瘀方药一系列新的治疗作用,如调节心肌代谢、改善心血管功能、抗心肌缺血、抗高脂血症及动脉硬化、抗血栓、抗血小板聚集及分子、受体、基因等方面的调控功能,揭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规律。这些对临床医生准确的辨证施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可靠的试验依据。
 
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冠心病介入治疗这一技术被引入我国,一度被誉为“开辟了冠心病治疗的新纪元”。陈可冀院士敏锐地抓住介入治疗后再狭窄这一难题,结合活血化瘀法在冠心病治疗中的成功及再狭窄发生的病理环节,大胆提出“血脉瘀阻”为再狭窄发生的主要机理所在,选择经典活血化瘀中药制剂“血府逐瘀汤”及其简化方进行中药干预再狭窄的研究。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观察大量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发现血瘀证的轻重与再狭窄的发生关系密切,活血化瘀中药干预可明显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发生及心绞痛的复发。活血化瘀治疗为介入治疗后再狭窄开辟新路。
 
本项研究不仅提升了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还降低了治疗费用。在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护劳动力的同时,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为国家节约了医疗费用。对“血瘀证”和“活血化瘀”现代科学内涵的阐释,以及一系列诊断和治疗标准的建立,推动了传统中医理论现代化的发展,特别是在对作为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中枢的“证”的现代认识,提供科学依据。
 
本项目在继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整体宏观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描述与现代医学微观病理生理改变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比较、归纳、分析,较系统地阐明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以及“活血化瘀”的基本治疗规律与作用原理。
 
此外,课题组在大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基础上,独立或合作开发了一系列活血化瘀新药,如精制冠心颗粒系列、血府逐瘀系列等,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带动了全国中药新药的发展,特别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药的研究和开发,使中药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在全国形成了活血化瘀药的研究高潮,并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活血化瘀”已成为继针灸之后,中医药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又一种治疗方法,对中医药走向世界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成药二次开发体系推动中药产业技术升级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领衔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让古老中药融入新时代,赋予其现代科技内涵,即中药的‘二次开发’。”张伯礼介绍,该项成果原创性提出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理论、方法及技术策略,创立基于系统工程学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形成高科技与中药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特色。
 
中医药是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也是具有特色的医药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历史原因,中药科技基础薄弱,导致中成药临床定位模糊、制药工艺粗放、质控技术落后、过程风险管控薄弱,这些因素制约了中药品种做大做强,品种多而小,近万个中成药品种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仅百余个,没有过十亿元的大品种。
 
临床需要“好药”,产业需要“大药”,如何培育质优高效的中药大品种,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瓶颈,也是重大科技问题。2006年,天津市政府与科委组织实施“天津市现代中药大品种群系统开发项目”,由张伯礼任技术负责人,采取产学研合作、企业具体实施组织方法,开展中成药大品种的系统开发研究。
 
项目组将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加以解决,组织多学科研究队伍协同攻关,深入企业调研,构建了中成药临床定位、药效物质整体系统辨析、系统网络药理学、工艺品质调优和数字化全程质控等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中成药二次开发模式及研发策略。
 
项目组建立了基于整体观的中成药辨析技术,系统性辨识中药化学组成、药效物质、有害杂质及主要成分体内过程等;创建了基于药效及体内过程特点的中成药质检指标辨析技术,将化学组成、药效物质及体内过程的研究结果整合到质量检测标准之中,显著提升药品质控水平。
 
在动物、组织和细胞水平上,构建以系统药理学为核心的中药作用机理多层次研究技术平台,应用于中成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辨识;率先从网络药理学角度阐释中药多组分/多通路/多靶点整合调节机制,并创建了基于网络药理学的中药药效评价方法,为揭示中药作用的网络状复杂关系提供了关键技术。
 
项目组首创中药制药过程系统工程技术,建立了中药制药过程分析、建模及优化方法,对制药过程进行系统辨识及综合调优。将过程参数检测、工艺品质调控、质量风险管控、数字化平台与制药工艺设备等同步进行系统优化设计,构建基于绿色制药理念的高品质中药制药工程体系。
 
围绕提高中成药的质量,从制药工艺品质入手,项目组创建了中药制药工艺品质调控与优化技术,解决了中成药化学成分复杂,工艺参数与药品质量关系不清的难题。科学设置制药工艺品质调控点及质控指标,以量化模型取代传统经验,精准控制工艺参数,实现提高药品批次间一致性及节能减排目标。
 
此外,项目组还提出中药制药过程质控理论,创建了药材—成药质检、制药过程质控与制药工艺品质控制相融合的“三位一体”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创立中药制药过程质量监测技术,为大幅度提高中成药质量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2006年到2013年的7年间,项目组共完成32个中成药品种的二次开发,并无缝连接实施成果转化,使销售额过亿元的品种由3个增加到12个,2012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累计销售额超过200亿元,构建了天津市中药大品种集群,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和科研院所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及应用体系,促进了名优中成药向中药大品种的转化。
 
同时,该项目研究成果在全国19个省市的近百家中药企业推广,推动中药大品种不断涌现,过亿品种达到近500个,过亿元品种年累计销售额达1200亿元,提升了产业聚集度。实践证明,中成药二次开发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创新驱动中药产业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推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服务医改、惠及民生,可为重大疾病防治提供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药物,对保障我国医改成功,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产生了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