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多由饮食、情志所伤,所以在治疗上应辨证求因,施治用药。根据疾病辨证分型,提出不同的饮食调护措施。 肝胃气滞 胃热阴虚 脾胃虚寒 胃脘痛主要原因是胃粘膜局部的屏障和免疫功能受损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而中医认为与饮食劳倦情志有密切关系。倘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损伤脾胃,脾胃升降失常而致胃痛。因此,胃脘痛的饮食调护宜注意如下几个原则。 饮食适量饮食不当,过饱过饥均可导致疾病。水谷是生化气血的源泉,饥则机体气血得不到足够的补充,久之气血亏损而为病,而饮食过量,超过了机体的消化功能,就会损伤脾胃,导致胃痛。 软硬、冷热相宜 食物过硬,不易消化。但某些病人脾胃功能较好,如食物过软,则会影响食欲。饮食的冷暖要适宜,《灵枢·师传篇》说:“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过热的食物易烫伤消化道,发生糜烂溃疡,过冷的食物易伤脾胃阳气,发生胃痛。所以,胃病的病人饮食软硬、冷热要适宜。 饮食不宜偏嗜 食物有寒热温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因此,可影响和调节脏腑阴阳,所以饮食偏嗜则可发生多种病证,如过食肥甘厚味可助湿生痰,化热或生痈疡等证,过食生冷能损伤脾胃之阳气而致寒气内生,发生腹痛等脾胃虚寒证。 饮食宜忌与疾病的关系食物有寒凉之性,辛甘酸苦咸之味,而疾病亦有寒热虚实之辨,阴阳表里之别,食物的性味必须与疾病的属性相适应,否则会起反作用而影响治疗,在指导病人饮食时,常须根据病人本质疾病的不同,选择不同属性的食物,以达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饮食调养配合治疗的目的。 食物之间的关系 食物的性能各不相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互克制的作用,性能相使者,食之无妨,并可加强其调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的羊肉与生姜,二者可相互协同发挥作用,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故可治疗虚寒证的胃痛。 食物与药物的关系 食物对药物的性能也有协同和相反之区别。协同相宜者如赤小豆配鲤鱼可加强利尿作用,性能相反者如地黄参类忌萝卜,因萝卜有消食耗气作用。若与参类地黄同服,能使参类及地黄失去补气的作用。 综上所述,胃脘痛只要平时多注意饮食调养,尽量做到进食有规律,进易消化的食物。症状较重者宜进半流食或流食。避免饥饱不节,暴饮暴食等。忌刺激辛辣、烟酒、不洁等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