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 陈润东 记者 陈晓琨 通讯员 吴远团 冬季喝药膳汤进补几乎是每个广东人的“指定动作”。但日前,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三种中药食用分类,第一类是药食同源中药,第二类是只能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第三类则是国家禁用在食品中的中药,其中包含不少广东人煲汤常见的药材。 与山药、红枣、桂圆等药食同源类中药所不同的是,保健食品类中药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需要有保健品批文才能出售,如果作为普通食品原料使用是违规的。专家提醒,在常用的药膳当中,有一些含有保健食品类中药在使用上是要注意的。 “保健食品”与“药食同源”有区别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陈润东指出,药食同源类中药的寒热偏性小,相对来说,其毒副作用也会较少。如山药、百合等药食同源类中药,与食物性质接近,所以常会作为日常菜式出现在餐桌上。而且,多数药食同源类中药在《神农本草经》中都属于“上品”,是补益性药物,长期食用能强壮人体、延年益寿,其食疗作用较为广泛,但在对于具体疾病的针对性不强。 而保健食品类中药的药用作用更明显,对疾病针对性强,具有药食同源类中药所缺乏的特定功能。但某些保健食品类中药会带有少量毒性,不宜长期食用。普通老百姓在使用保健食品类中药前,最好先向专业人士请教药材的搭配和分量。 误用保健药品危害大 陈润东提醒,广东人注重养生虽好,可是也要注意辨证用药。以积雪草(又名“崩大碗”)为例,其味苦、辛,性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疮毒脓肿等症。但老年人和经产期妇女体质虚弱,贸然食用性质寒凉的积雪草会破坏体内的阴阳平衡,导致头晕、心悸、乏力、胃痛等不良反应发生。 我们来看看在常见的药膳中,哪些含有保健食品类中药: ①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是一道常见的汉族药膳。主要用于补益气血,有温肝补血、散寒暖肾的作用,适合形体消瘦、面白无华、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及畏寒肢冷的人食用,以每月1~2次为宜。但当归性质温燥,不适宜阴虚有热,常伴有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的人食用。另外,外感未除、咽喉疼痛的人同样不适宜食用。 ②川芎炖鱼头 川芎炖鱼头有行气活血、祛风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邪上扰头目所致的头晕目眩、偏头痛和血管神经性头痛,以每周1次为宜。但川芎性质辛温升散,高血压性头痛及肝火上炎,伴有口苦口干、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烦失眠、便秘等症状的人,最好不要使用。 ③花旗参炖瘦肉 花旗参炖瘦肉具有补气养阴、清热生津、抗疲劳的功效,对于亚健康人士常伴有的慢性疲劳综合症有不错的疗效,以每周1次为宜。但花旗参药性偏凉,不适合脾胃虚寒,常伴有腹痛、腹泻的人食用。 ④杜仲猪腰汤 杜仲猪腰汤具有补益肝肾、强腰壮骨的作用,尤其适合肾阳亏虚、夜尿频多、腰膝酸软人士食用,以每月1~2次为宜。但杜仲药性偏温,平素肝肾阴虚,伴有口燥咽干、头晕目眩、易疲劳、肢体麻木的人士,均不适宜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