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要三勤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0-03-08

  在中国古代,中医属“国学”的范畴。中医史上的大师级人物,大多是秀才、举人、进士,如北宋之沈括(1031~1095年,著有《苏沈良方》等)、朱肱(生卒年不详,著有《伤寒百问》,又名《南阳活人书》)、南宋之许叔微(1079~1154年,著有《类证普济本事方》等)、明代的李时珍(1518~1593年,著有《本草纲目》等)。北宋名丞相范仲淹(989~1052年)曾说:“得志愿为贤丞相,不得志愿为良医”;后来他考中进士,官至右丞相,日理万机,也就无暇再去研究中医了。如此,中国历史上多了一位救国济世的名丞相,却少了一位悬壶济世的名中医。

  道教也属“国学”的范畴,古有“医道同源”之谓,所以中医与道教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历史上不少著名道士如晋代的葛洪(284~364年,著有《肘后备急方》)、南北朝时期的陶弘景(452~536年,著有《本草经集注》)、唐代的孙思邈(581~683年,著有《备急千金要方》)等均是中医史上的巨擘。道教追求长生不老而成仙,中医致力保健去病而延寿,二者的目的和方法是一致的。

  自学中医之路究竟应该怎么走?中医学,浩瀚如海,只有舍得吃苦耐劳的人,才能抵达理想的彼岸。“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有如此,才能探得岐黄之术的奥秘。

  已故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李甫聪,13岁即到中药店作学徒,老板给他的规矩是——身稳,手稳,嘴稳,耳灵,腿勤。干了一段时间后,他再三恳求老板准许他夜读医书,老板答应了,但条件是必须守夜店。有一年除夕,老板早早关了店门,他抱着一本《药性赋》,一口气读了个通宵。无师指点,就借助字典,读一遍加圈点,读二遍加批语,读三遍作笔记,然后再默诵,并用自问自找答案的方式做作业。如此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他日后成为一代名医铺平了道路。

  原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金寿山教授(1912~1983年),早年随父学医,从小就按照父亲要求,背熟了《黄帝内经》。由于背不准十二经脉的循行路线,他不知受了多少责难。17岁父亲去世后,家境贫寒,迫于生计,他只得到私塾去当“小先生”。白天时间不够用,就在晚上读医籍至深夜。无师传授,就设法“偷学”,经常在中药铺柜台上反复揣摩别人的处方。为了学得名医的绝招,甚至每天花好几个小时混在病人中去偷学,被人识破赶了出来。无师指点,就边读书边琢磨边归纳,年深日久,竟把手头的两部医籍翻得破烂不堪。这勤恒的毅力,把他引向了成功之路。

  求学之路固然崎岖,但苦中有乐。成都中医学院妇科名医王渭川教授(1898~1988年)自幼跟随祖父(清末举人)读经,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后从师学医,经常到“善化堂”去看书、借书、抄书,并以此为无上乐趣。

  怎样治学才能更有成效呢?治学之道,虽无捷径可走,却有方法可循。要有毅力,还要勤奋,勤而得法,勤中有巧。概而言之,就是三勤——勤读、勤思、勤问。

  勤读,就是反复阅读,把书读熟。每读一遍必有一遍的收获,重复的次数越多,理解也越深刻。即使深奥难懂的书,通过反复阅读,也会逐渐明白其中的道理。正如《朱子读书法》所说:“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勤思,即读书后还要勤于思考。读书是为了明理,而要真正懂得书中的道理,就必须开动脑筋,勤于思考,这就是古代圣贤说的:“学以思为贵”。在读书时,如果不勤思,只知死记硬背,那是难以把道理弄明白的;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懒于动脑,必然智力贫乏。

  在勤思之中,又贵在勤问。要把一部书读懂,首先要自己问自己,自己提出疑问,自己来答疑,如果一时尚难释疑,可以先做个记号,等到全书读完之后,回过头来再读、再思、再问、再答,直到疑问解开,真正读懂弄通为止。《朱子读书法》说得很明白:“读书,始读,未知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可疑,方始是学”。并强调说:经常深入质疑的人,学识才能进步得更快,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是也。阅读中医经典书籍,如能自问自答,解除疑问,对于明理也是大有裨益的。已故福建中医学院胃病名医赵芬教授就颇有体会,他见《脉经》上讲到浮脉“如水漂木”,似乎易懂,但追问浮脉的实际标准,又难把握。王叔和为什么说浮脉“如水漂木”?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理解,即认为浮脉在皮肤上,如木头漂于水面上一样,是很不全面的。中医言脉,在于脉气,即脉之动态,浮脉即应指上浮之力。临床验浮脉,即重按之后,随即轻轻提起,手指不离皮肤,脉气亦随指上浮,这才能定为浮脉。

  当然,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有些是自己难以解答的,这就需要有人指点和点拨,才能少走弯路,所以自学也要注意寻求明师。古语云:“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可以与我们共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