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发展掠影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12-08
    四川泸州,这个依水而建、绕山而起的城市,不仅是座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美酒飘香的酒城。在这个美丽的城市,有一所驰名川南,大力弘扬中医学的中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泸医中医院)。泸医中医院自建院以来,坚持科学发展,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大力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在医疗、教学、科研、文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打造出享誉川南、在省内外具有相当影响力的中医医院品牌。
 
    三名建设 彰显成效
 
    医院坚持“管理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办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办院方针,不断加强“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建设力度,形成了国家级、省级、院级重点专科集群,培育了一大批省市名中医,取得了多项国家级、省市荣誉,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得到了社会各界及同仁的认可。
 
    专科建设  名科集群初步形成
 
    医院重视重点专科建设,以重点专科为依托,对重点专科在设备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全面保障,让专科特色更突出,专科优势更明显,专科人才更优秀,专科设备更先进,专科管理更科学。目前,医院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脑病科、肾病科,有国家级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科及培育项目——脑病科、肝病科、肾病科和重症医学科,有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治未病中心、护理学、临床药学,有四川省重点专科——耳鼻咽喉科、心脑病科、脾胃病科、肝胆病科、肾病科、骨伤科、肺病科、皮肤科、肛肠科,有四川省重点建设专科——儿科、妇产科、肿瘤科和一批院级重点专科。
 
    人才培养 名医团队已成规模
 
    医院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培养合格中医、中西医结合专业人才,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技术水平,医院在“无人才无企业、无专家无医院、无名家无名医”理念指导下,采取 “批量引进、批量培养、个体化评估”的措施,全方位加大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评价力度。鼓励年轻医生外出培训、进修学习,举办各级各类学术培训班和讲座,开展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学术研讨会议,大力提升医务人员技能,加快人才成长的速度。积极开展全国和省级名老中医学术技术经验继承工作和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同时,积极探索“集体带、带集体”的传承新模式,通过学历教育、“三基三严”培训、《四部经典》培训、研究生论坛、“西学中”培训班、规范化培训等形式,加速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同时注重中层管理干部的素质能力提升,通过院内举办党务知识干部培训班、中层干部培训班、理论学习班加大培训力度,同时先后选送干部500余人次参加清华大学卫生管理干部培训班和北京大学、四川大学EMBA培训班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的科学管理。
 
    目前,泸医中医院有在职职工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16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80余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省优专家2人,省市名中医12人,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5人,国家级、省级学术专委会委员以上专家数60余人。
 
    名院品牌 辐射川滇黔渝人民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群众满意才是道理。医院围绕“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医院”的主题,不断优化医疗环境,方便群众就医,同时,利用自身中医特色、中西医结合优势和教学医院的优势,主动出击,服务上门,不断提升医院服务品牌,拓展市场空间,提升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近年来,医院先后获得了“全国重点建设中医医院”“中国百强品牌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冬病夏治先进单位”“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工作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单位”“全国中医电子病历示范单位”“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9次荣获“泸州市110社会服务应急联动一等奖”等殊荣。
 
    佑护生命 服务人民
 
    泸医中医院肩负“仁和精诚、佑护生命”的医院使命,坚持“中医医院要姓‘中’、中医医院也要姓‘综’、中医人才要姓‘博’、现代科技要跟‘踪’”的办院理念,不断优化患者就医流程,发挥中医简便验廉特色优势,紧跟现代先进技术,多层次满足广大患者健康需求,为百姓提供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
 
    科学管理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规范化管理是医院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基本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医院发展,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机制是关键。医院不断根据医学发展趋势及医院规模变化,及时建立和完善医院管理体系。医院要求医务人员切实掌握并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坚持人性化管理,秉承“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建立完善了“医疗安全隐患报告制度”“手术总监制度”等,通过督导检查,推进落实,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近年来,医院大力提倡科学管理,先后提出了问题式管理和走动式管理理念,在工作中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能力。
 
    特色医疗  服务人民大众
 
    泸医中医院领导班子充分认识到,特色品牌,是立院之本。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才能发展壮大。医院依靠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技术力量,以精湛的医术和卓越的服务享誉川、滇、黔、渝。灼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高血压病和脑卒中中西医结合防治技术,中药“浴热净”,中药贴脐止泻……颇具特色;采用中药微粉,让服用中药犹如“冲水泡茶”一般方便;采用膏方制剂,让患者在快乐中体会中医治病的“膏招”;率先推出了“天灸”诊疗、冬病夏治、冬病冬防和每年举办的膏方节;研发的蛭龙活血通瘀胶囊、颅痛颗粒、胃炎颗粒等60个院内纯中药制剂,疗效显著、久负盛名;开设了治未病中心、健康体检中心、心理咨询门诊、膏方门诊、孕妇学校、椎间盘学校、儿保室等特色科室。
 
    先进技术 满足多层次需求
 
    先进的诊疗设备是医院步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高水平诊疗技术的根本保障。医院在注重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的同时,紧跟现代医疗技术,先后引进了双源CT、西门子AXIOM Artis DSA机、德国西门子公司Somatom Sensation16排螺旋CT、全功能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GE飞天6000 型DR等高精尖设备。医院还积极开展现代先进医疗技术:心脏介入手术、外周血管介入治疗、人工肝支持系统、胶囊内镜、断指(断肢)再植、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毁损术等技术。医院在全省中医系统的三甲医院中首家开设了产科、新生儿科,建立了四川省首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服务至上  患者就医方便舒适
 
    “我们像企业一样,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有专门的客服经理,开展出院后跟踪回访服务,通过电话,传达医院对病人的关心和问候。”泸医中医院院长杨思进如是说。为了方便患者,医院开通了预约挂号系统,开设了夜间门诊,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诊疗服务;医院还推出了无假日工作、弹性排班,设置了费用自助查询机、自助挂号缴费机,不断优化参保患者就医流程;医院还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措施,优化完善就诊、检查等服务流程,建立了客户服务中心,设立了门诊导诊台,增添了轮椅、担架、针线盒、指甲刀、老花镜等便民设施。门诊还开通了无障碍电梯,设置了残疾人卫生间,为方便行动不便的参保病人就诊带来方便。门诊各楼层均设有挂号收费处、自助服务机、候诊区等,减少病人来回走动,让参保病人就医更加方便、快捷和舒心。
 
    勇担责任 造福大众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泸医中医院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开通了120急救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社区应急联动救治服务等急诊急救专线通道,在各级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敢挑重任。
 
    反应迅速 救死扶伤
 
    医院开通了“120”急救绿色通道、“院前急救”“社区应急联动救治”服务等急诊急救专线通道。2003年泸州非典肆虐、2005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防控、2006年防控流感型乙型脑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疫情、2012年江阳区茜草船钢断裂事故、龙马潭区发生重大交通事故、2012年泸州遭遇特大洪灾、2013年泸州某商场爆炸等突发事件,泸医中医院立即成立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派出医务人员赶赴事故现场开展救治工作。
 
    抗震救灾 不辱使命
 
    “5.12”汶川地震灾害、“青海玉树地震”“4.20”雅安芦山地震、“8.11”鲁甸地震发生后,医院迅即组织医疗队带着药品、中药制剂及中药特色香囊奔赴灾区参与救援,医疗队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药的“简、便、廉、验”特点,广泛应用小夹板固定式、针灸推拿等传统手法及中药内服外敷等多种手段救治伤员、促进伤员康复,积极运用中成药预防疾病。由于在抗震救灾工作中表现突出,医院先后荣获四川省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四川省教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泸州市卫生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一批深入灾区一线开展抗震救灾救治工作的医护人员获得国家、省、市等各级荣誉称号。2014年11月,医院又荣获国家卫计委表彰的云南鲁甸地震应急工作表现突出单位,张箭、李东东等11名参与抗震救灾的人员荣获云南鲁甸地震应急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健康宣教 服务百姓
 
    去年以来,医院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开展了服务百姓健康基层行活动, 使医院自2006年起开展的“服务新农村,周末送健康”活动的内涵更加丰富、服务范围更加扩大,坚持利用节假日每月开展1-2次走进企业、学校、乡镇、社区、街道和家庭,开展送健康、送知识活动,组织医护专家深入全市四县三区、邻近的贵州省赤水市及毗邻泸州的云南、重庆等地,大力宣讲推介医院特色科室,展示中医特色治疗手段和保健养生方法,宣传传统中医在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方面的优势与作用,普及中医防病治病知识,强化中医“治未病”的优势,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开展活动以来泸医中医院共派出医务人员1000余人次,义诊21152人次,举行医务人员面对面交流50次,培训基层医务人员5281人次,疑难病会诊120人次,教学查房60次,开展专题讲座180次,发放健康科普宣传资料238500份。
 
    在此基础上,医院又于2013年11月启动“中医药预防保健及康复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基层行”活动,先后组织专家赴叙永县、泸县、富顺县、合江县榕山镇、龙马潭区双加镇、合江县焦滩镇、赤水市、大竹县、天立社区、大驿坝社区、莲溪路社区等区县及乡镇社区,开展健康讲座50场次,6140人次接受中医健康教育,接受现场咨询25500余人次,发放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手册35650余份,中药香囊等中医药特色产品3790余个,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开展老年人体质辨识、儿童中医调养等中医预防保健服务4000人次。
 
    援外医疗 彰显博爱
 
    援外医疗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泸医中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援外工作,积极承担援外医疗队的派遣工作,并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政治任务坚决完成。先后共选派了多名专家到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家进行援外工作。1991年,时任泸州医学院针灸教研室主任、附属中医院针灸副教授的江永生,被选派进中国援莫桑比克医疗八队,坚持在莫桑比克行医20年,江教授发挥传统中医独特的针灸疗法,结合现代医学理论,用一根根小小的银针为莫桑比克20万多病人治疗治愈了多种疾病,受到了莫国党政要人和普通老百姓的欢迎,被莫桑比克的华人华侨公认为是促进两国关系的“民间和平使者”“民间外交家”。江永生同时以精湛的中医针灸技术担任了莫桑比克希萨诺总统的保健御医。
 
    医院近年来先后派出了龙雳、杨云春等多名医疗专家赴安哥拉、瑞士等地开展援外工作。他们克服了语言、文化、饮食的多重差异和登革热、疟疾等疾病的侵扰,在医疗设备短缺、医疗资源匮乏、工作条件简陋的情况下尽心尽职履行医生职责,全心全意帮助当地群众抵御疾病的侵害。骨伤科龙雳教授在两年的援外工作期间诊治了近2万余名患者,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获得了罗安达医院颁发的特别贡献奖。
 
    对口帮扶 服务基层
 
    依托集团 奉献社会
 
    2011年,以泸医中医院为龙头的泸州市中医医疗集团成立,医院秉承“医院不分大小、发展不分先后、同行相互切磋,互助才是出路”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集团龙头引领作用,大力扶持中医医疗集团医院,为成员医院提供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信息化建设、人员培训等方面支持。医疗集团成立之后泸医中医院先后免费接收了集团成员单位1000余人次来院培训和进修,并在108家成员单位中首批遴选了包括富顺县中医院在内的16家成员单位为远程会诊会员单位,免费安装了远程会诊系统。2014年11月,泸州市中医医疗集团会议在泸医中医院成功举办,又新添11家新成员。
 
    走出泸州 合作办院
 
    2013年4月,医院正式启动了“泸医中医院专家团队基层行”活动,首站活动在泸县中医医院举行,先后走进自贡市富顺县中医医院、叙永县中医医院、古蔺县中医医院,开展了免费义诊活动、专题讲座、疑难病例查房等活动,并于2013年先后成立了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叙永医院、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泸县医院、成中集团中西医结合医院、贵州省赤水分院,为分院提供医院管理、医疗技术、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支持与帮扶。
 
    对口支援 服务基层
 
    医院还积极承担了各级部门下达的对口支援任务,近年来先后对口派出70余名医师对四川省白玉县藏医院、乐至县中医院、北川县中医院、泸县中医院、古蔺县中医院、叙永县水尾、马岭乡、古蔺县震东乡、丹桂乡等基层医院进行对口帮扶。医院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人才培养、医疗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传、帮、带、教作用,选派专家到对口帮扶医院开展坐诊、查房、学术讲座、手术示范、疑难病例讨论等,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医疗管理水平。
 
    教研相长 培养后生
 
    中医院以人为本,注重中医药人才培养,合理构建人才梯队,对人才培养工程进行长远规划,先后培养和引进了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
 
    泸医中医院与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实行院系合一体制。中西医结合学院作为泸州医学院二级教学系院目前拥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和中医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3个辅修专业方向。具有中西医结合、中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中西医结合、中医学2个临床专业学位授权点。中西医临床医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中医学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在办学过程中,该院一直致力于探索中西医结合教育,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已发展为层次门类齐全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培养基地。截止目前,中西医结合学院共招收各类学生5685人,毕业4413名学生,中西医结合学院培养的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5%以上,中西医结合(本科)考研上线率达35.1%;2011、2012年,中西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毕业生参加中医类别医师资格综合考试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泸医中医院科研氛围浓厚,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863、973子课题等科研项目,获得省市各级科技奖50余项,先后在国内外各级医学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泸医中医院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后与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及长期教学合作关系。医院特色医疗吸引了众多来自日本、美国、葡萄牙等国家留学生前来参观学习。
 
    文化传承 温馨家园
 
    医院领导班子将中医药文化建设作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力抓手,不断丰富医院中医药文化内涵,引领医院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2009年起,泸医中医院制定和实施了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五年规划。为加快推进中医名院建设,医院率先导入VI形象识别系统,制作了院徽、院旗,创作了院歌,创办了院报《酒城国医》;总结凝练出了医院精神、宗旨、院训、管理理念、服务理念、医院使命等核心价值文化理念。
 
    医院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不仅设立了“图书阅览室·职工之家”,还在各病区分别开辟了集“党团支部活动·职工小家·科室文化窗口”三位一体的活动阵地,员工在此读书、谈心、进餐,党团、工会在此开展相关活动,让职工辛勤工作之余享受片刻的轻松,感受医院、科室、同事之间的温馨和关怀。医院在加强网站建设以及发挥院内报刊宣传作用的同时,于今年3月开通医院官方微信平台,及时发布医院发展动态、介绍医院特色科室和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等诊疗信息、宣传医院名医团队和中医药科普知识,受到了社会各方的积极关注和一致好评。医院通过党团支部组织开展“手录微视播真情,心写微信传关爱“的微视微信征稿活动、“中国梦·中医梦·我的梦”主题微电影创作大赛以及医院管理、文化建设、思政工作等研讨征文活动。通过工会组建了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舞蹈等10余个协会,开展“神农贡酒杯”职工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拔河比赛、书法摄影比赛、游泳比赛、棋牌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系列文体活动。通过每年“5.12”护士节的庆祝活动,开展护理礼仪风采大赛、护理技能大赛、《假如我是病人》演讲赛,《医患真情》情景剧表演大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有效地强化了爱国、爱党、爱院教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调动和激发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又让员工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医德医风和医院文化的教育,极大地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进一步促进了医院的文化建设。
 
    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泸医中医院重视挖掘整理优秀中医药文化传统,对医院荣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和“四川省敬业奉献道德模范”“四川省三八红旗手”“四川省第二届十大名中医”等荣誉称号的孙同郊教授为代表的老一辈专家教授在创业、治学、从医、育人中体现出的医德医风、教书育人、救死扶伤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加以总结,提炼形成了“仁心仁术,佑护生命;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虚怀若谷,淡泊名利;赤胆忠诚,甘于奉献”的“同郊风范”。在全院广泛开展了学习“同郊风范”的活动,以身边人、身边事树典型、学模范,深入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活动,并以此为载体,进一步深化促进富有泸医中医院特色的医院文化建设。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更加辉煌。面对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泸医中医院将继续秉承“传承创新、济世惠民”的宗旨,肩负“仁和精诚、佑护生命”的使命,坚持“管理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办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办院理念,发扬 “团结建院、艰苦建院”的医院精神,以“千方百计、臻于至善”的服务理念,为泸州市乃至川滇黔渝百姓保驾护航。衷心祝愿泸医中医院这朵盛开在川南的杏林之花香溢神州!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