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又名夏枯球、夏枯花、枯草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由于其春季开花,夏至后即枯,故有此名。每年5-6月份当花穗变成棕褐色时,选晴天割起全草,或剪下花穗,晒干即可药用。 中医认为,夏枯草性味苦、辛、寒,入肝、胆经,有清肝火、散郁结、清肝明目之功。可用于治疗目赤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肿毒、急慢性肝炎及高血压等症。 现代研究证明,夏枯草煎剂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作用,对痢疾杆菌、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子宫及肠管有兴奋作用。因含有丰富的钾,所以又有利尿作用。 此外,夏枯草还可作为食物来用,宋代《本草衍义》记载:“夏枯草……初生嫩叶时做菜食之,须浸洗淘去苦水。”明代姚可成《食物本草》也指出:“夏枯草,味辛苦,寒,无毒……嫩苗渝过,浸去苦味,油盐拌之,以作菹茹,极佳美。”夏枯草用于食疗可烹制成“夏枯草瘦肉汤”、“夏枯草菊花瘦肉汤”、“夏枯草海带煲猪骨”、“夏枯草黄豆木耳凉茶”等药膳,可清肝明目、祛热散结。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崔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