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苁蓉 著名的补益中药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5-05-21
    肉苁蓉又名“大芸”,为著名的补益中药,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功效,传统用于阳痿、不孕、腰膝酸软、筋骨无力、肠燥便秘等病症,在历代补肾阳处方中使用频度最高。现代研究表明,肉苁蓉具有抗衰老、提高性功能、抗疲劳、防治老年痴呆症、调节免疫功能、通便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大量用于各种抗衰老、防治老年痴呆症、调节免疫功能、通便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大量用于各种抗衰老药物和保健产品,为我国西部地区著名的中药材之一,被誉为“沙漠人参”和“药中珍品”。
 
    肉苁蓉最早收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此后的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肉苁蓉为列当科植物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干燥带鳞叶的肉质茎。长期的大量采挖,不仅造成肉苁蓉的野生资源濒于枯竭,而且也造成沙漠、荒漠环境破坏。荒漠肉苁蓉已被列入《国际野生动植物种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和我国保护植物。近年来,肉苁蓉的需求量快速增长,野生资源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发展肉苁蓉大面积人工栽培,是解决中药肉苁蓉资源、满足中药产业发展和人民健康需求的唯一途径。
 
    肉苁蓉属植物为寄生植物,分布在我国西北的沙漠、荒漠地区,其寄主为著名的固沙先锋植物梭梭、柽柳等。荒漠肉苁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甘肃西北部、新疆北部,其寄主为梭梭。管花肉苁蓉仅分布于新疆南疆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周围,其寄主为柽柳属植物。种植管花肉苁蓉必须首先种植寄主柽柳属植物,因此,发展管花肉苁蓉人工种植,不仅解决中药材资源问题,同时也治理沙漠,改善土壤,是一项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四者合一的好项目。
 
    肉苁蓉汤
 
    取肉苁蓉饮片6~10克,用水快速淋洗干净,置沙锅或不锈钢锅内,加水200毫升,煎煮至沸,再文火微沸煮30分钟,滤出药液;药渣再加水200毫升,煎煮至沸,再文火微沸煮30分钟,滤出药液;合并药液,一日分3次服用。
 
    功能主治:补肾阳、益精血,安神益智,润肠通便。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不孕,疲劳过度,腰膝酸软,筋骨无力,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症,免疫力低下,肠燥便秘。用于便秘者,日用量可增加至15克。(载于屠鹏飞  郭玉海著《管花肉苁蓉及其寄主柽柳栽培技术》)
 
    肉苁蓉属植物为典型的根寄生性植物。由于长期滥采滥挖,加上寄生植物自然繁殖能力很弱,肉苁蓉的野生资源已濒于枯竭。为了解决肉苁蓉药材资源问题,保护野生资源,北京大学屠鹏飞教授领衔的课题组从1990年开始进行肉苁蓉系统的资源学研究和产业化发展,并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内蒙古阿拉善盟林业治沙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和企业机构,成立了肉苁蓉研究和技术推广协作组。
 
    屠鹏飞介绍,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协作组系统阐明了中国肉苁蓉属植物的野生资源极其生物学特性,对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的人工种植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解决了寄生植物人工种植的多项关键技术,建立了高产、稳产的规范化种植技术,推进形成了颇具规模的肉苁蓉特色产业。
 
    在最初开展的资源调查中,屠鹏飞足迹遍及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到1992年,基本查明了我国肉苁蓉属植物的种类、分布及其资源状况,并首次提出了肉苁蓉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的4条措施:一是加强管理,分带采挖,留种与采挖相结合;二是牲口加强管理,限制在留种区放牧;三是采取正确的采挖方法;四是引种栽培,解决药源短缺问题与治理沙漠相结合。这些措施对促进肉苁蓉野生资源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屠鹏飞课题组对荒漠肉苁蓉和管花肉苁蓉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二者所含主要成分基本相同,且后者较高;从药效学角度比较,二者基本一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管花肉苁蓉和荒漠肉苁蓉的质量标准,将管花肉苁蓉收入2005版《中国药典》,解决了管花肉苁蓉的法定地位问题,为解决肉苁蓉资源问题奠定了良好基础。
 
    通过生物学与栽培学研究,课题组大大提高了种子萌发率和田间接种率,建立了稳产、高产种植技术,研制成功接种机械,建立了种植规范,形成了完整的栽培技术体系。协作组则在阿拉善盟和于田县建立了肉苁蓉高产、稳产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推广,召开学术研讨会和产业发展论坛等,大大提高了地方政府和群众对肉苁蓉药用价值及其发展肉苁蓉种植和产业化的认识,为技术推广和产业发展营造了有利环境。特别是屠鹏飞教授以北京大学为牵头单位,组织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联合申请并获得首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的支持,在于田县实施特色药材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目前还被科技部和工信部列为重点援疆工程。
 
    协作组还积极开发新产品,促进产业化发展。开发成功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有效部位新药——苁蓉总苷胶囊,以及高含量肉苁蓉饮片、肉苁蓉提取物、肉苁蓉酒、肉苁蓉胶囊等系列保健品。并积极引进了一批企业到和田发展,使肉苁蓉产业初具规模。
 
    展望肉苁蓉产业的未来发展,屠鹏飞提出,从以肉苁蓉栽培为主的生态农业,肉苁蓉及其相关产品开发为主的工业,肉苁蓉药材、饮片和系列产品销售为主的商业三个方面构建肉苁蓉生态产业链,从而形成肉苁蓉大健康产业。
 
    他认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人民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肉苁蓉产业将得到快速发展。在今后10年内,预计肉苁蓉种植面积将超过100万亩,开发肉苁蓉相关产品100多个,实现年产值100多亿元,形成西部特色的肉苁蓉生态产业。
 
    人工种植综合效益显著
 
    肉苁蓉主产于内蒙古、新疆和甘肃等省区,为著名补益中药,广泛应用于药品和保健产品,素有“沙漠人参”和“药中珍品”的美誉。作为寄生植物的肉苁蓉属,其寄主为防风固沙植物梭梭、柽柳属植物等,大规模种植肉苁蓉有利于沙漠治理和土壤改善。
 
    10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积极推动下,尤其是肉苁蓉主产地连续举办的7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所发挥的宣传和推动作用,我国肉苁蓉及其寄生主植物的人工栽培取得了巨大进展。结合沙漠治理,至今已在新疆和田地区种植柽柳植物40多万亩,接种管花肉苁蓉30多万亩;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和磴口县种植梭梭150万亩,接种荒漠肉苁蓉30多万亩。累计治理沙漠190万亩,创造了中国特色的可持续治理沙漠新模式。2014年人工栽培肉苁蓉总产量达到2300多吨,占全国肉苁蓉总产量的80%以上,不仅满足了市场要求,而且有效保护了野生资源,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技惠民示范作用突出
 
    新疆和田地区对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非常重视。从2000年开始,当地政府就组织推广管花肉苁蓉和柽柳的大面积种植,尤其是2005年国家药典委员会将管花肉苁蓉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后,政府发展管花肉苁蓉产业的决心更加坚定。
 
    2012年,以北京大学作为牵头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于田县林业站和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共同参加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于田县特色药材科技惠民计划项目开始实施,有力带动了县域管花肉苁蓉和柽柳的规模化种植。
 
    项目实施3年来,对于田县9万亩低产基地进行了全面改良,同时新建生产基地7万亩。示范基地亩产鲜肉苁蓉超过300公斤,推广基地亩产超过200公斤。2014年生产鲜肉苁蓉1万多吨,直接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种植农户户均年增收2.67万元,一些种植大户年收入数十万元。
 
    目前于田县肉苁蓉的产量已占全国肉苁蓉药材总产量的70%以上,并且成为南疆地区肉苁蓉的集散地。面对农牧民高涨的种植积极性和迅猛增长的产量,和田地区政府正在制定相关政策,招商引资,发展肉苁蓉下游产业,构建肉苁蓉全产业链,保障肉苁蓉生态农业和产业发展已呈现的良好势头和取得的巨大成效。
 
    肉苁蓉下游产业开发空间广阔
 
    第八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中国中药协会、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新建自治区和田地区行署、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社会服务部、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和田地区科技局、于田县人民政府、和田天力沙生药物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荣苁蓉保育委员会、北京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新疆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联合承办。全国人大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丛斌出席大会并讲话。
 
    23位与会专家做大会报告,内容包括肉苁蓉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栽培技术、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针对肉苁蓉生态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会议专门组织了“肉苁蓉产业发展的圆桌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经过10多年的发展,肉苁蓉人工种植技术已逐步趋于成熟,大面积人工种植已取得巨大成效,肉苁蓉药材资源已不成问题。当前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开发更多的产品,发展肉苁蓉的下游产业,消化快速增长的肉苁蓉药材,保障肉苁蓉生态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与会专家根据肉苁蓉传统食用的历史,建议国家卫生计生委尽早将肉苁蓉收入食品名录,同时建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将肉苁蓉收入药食同源中药名单,保障肉苁蓉产业发展。
 
    专家指出,和田地区肉苁蓉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景观,为其他肉苁蓉产区发展肉苁蓉生态产业提供了借鉴,其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前后4届“肉苁蓉暨沙生药用植物学术研讨会”在和田召开,有利于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田,了解管花肉苁蓉及其产业发展,将助推和田、管花肉苁蓉进一步走向世界。
Tag标签: 肉苁蓉(5)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