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苓、茯苓,两者功用类似,作用相同,临床常相须为用,故合称“二苓”。
猪苓,又名粉猪苓,为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菌核,我国大部分地区均产。中医认为,猪苓性味甘、淡、平,入肾、膀胱经,有利水渗湿之功。本品甘淡渗湿,适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而以偏热者为宜,因其利水作用较茯苓强,故凡水湿滞留者都可选用。《本草纲目》言其“淡渗,利小便与茯苓同功,但入补药,不如茯苓也。治淋肿、脚气,白浊,带下,妊娠子淋,小便不利”。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显著的利尿作用,主要是抑制肾小管对水及电解质,特别是钠、钾、氯的重吸收所致,给药6小时内,尿量增加60%以上,尿中氯化物增加45%以上。其提取物猪苓多糖有抗肿瘤作用,对中毒性肝炎小鼠肝脏有保护作用,对小鼠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能使免疫功能低下的体弱儿童精力充沛,胃纳增加,体重上升。
茯苓,为多孔菌科寄生植物茯苓的菌核,寄生于松树根。其傍附松根而生者,称为茯苓;抱附松根而生者,称为茯神;内部色白者,称为白茯苓;色淡红色者,称为赤茯苓;外皮称茯苓皮。均供药用。中医认为,茯苓性味甘、淡、平,入心、脾、肺、膀胱经,有利水渗湿、健脾补中、宁心安神之功,是常用的健脾化湿中药。《本草纲目》言其“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名医别录》言其“益气力,保神守中”。《药性论》言其“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药理研究表明,茯苓有缓慢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钠、氯、钾等电解质的排出,此外,还有镇静和降低血糖的作用。对脾胃亏虚、运化不足、纳少便溏及各种水肿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传统习惯认为,白茯苓偏于健脾,赤茯苓偏于利湿,茯神长于安神,因而健脾益气时可选用白茯苓;利湿消肿时可选用赤茯苓;养心安神时可选用茯神。
猪苓与茯苓都能利水渗湿,为利湿消肿要药,对于小便不利、淋症、水肿等常相须为用,增强利湿效果。但猪苓淡重于甘,入肾与膀胱经,渗湿利尿,而无补脾益中之效,且利水作用较茯苓强。茯苓则利中有补,甘则补中,淡则能渗,即能滋补心脾而益肺,宁心安神。又能利水通窍除邪热,补而不竣,利而不猛。现介绍二则验方,供选用。
1.热淋、小便不通、淋沥涩痛:猪苓、车前子、泽泻、淡竹叶各15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
2.脾虚湿盛之腹满、不欲饮食、泄泻:茯苓15克,炒白术15克,山药15克,炒薏苡仁20克,水煎取汁,每日1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