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地区,包括丽江、迪庆、大理、怒江等州市,地处横断山脉峡谷区。这里,因地形及海拔高度不同,形成了气候及动植物垂直、立体分布的特点。热点、温带、寒带均可见到,可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复杂多样的气候条件,带来了生物多样性。该地区拥全国近1/3的高等植物和动物种数,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非常适合药用植物生长,造就蕴育了丰富多彩的药用资源,集聚了大量名贵珍稀动植物药材。
然而,资源可持续性不容乐观。有专家指出,药物资源种类多,但是储存量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价格暴涨、导致采挖频率加快以及不科学采挖等,对当地中药材产业带来诸多挑战。近年来,面对现状、找准症结,当地政府、企业采取一系列措施,满足市场需求,打造核心竞争力,带动当地药农的增收致富。
政府重视:推进药材产业化
近年来,滇西北各州市,特别是丽江市和迪庆州大力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促进了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截止到2014年,共建设种植基地50万亩,其中丽江市逾20亩,迪庆州达10万亩,怒江州约5万亩,大理市15万亩。品种则主要有云木香、秦九、附子、重楼、桔梗、红花、黄山药、续断、金铁锁、白芨、天冬、草乌、天麻、珠子参、当归、白术等道地药材。
丽江市是云南中药材种植核心区。这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生态环境良好,适宜各种名贵、优质中药材生长。丽江市委、市政府将中药材产业列为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山区和半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持续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始终把中药材产业列入生态产业基地建设和百亿元产业进行扶持培育,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1.6万亩,有47家企业、282个专业合作社、1301户专业种植大户及近4万农户参与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药材品种规范化种植基地已遍布全市适宜乡镇。
日前,丽江市政府、玉龙县政府分别与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签订了《滇西北中药材战略合作协议》《中药材产业发展合作协议》,建立和加强与先进中药企业、有关科研单位的沟通联系,进一步推动中药材产业人才、技术、项目的引进。
到2020年,丽江市将实现30万亩药材种植规模,年产中药材干品10.5万吨,总产值力争突破100亿元。成为全国最具特色的高原中药材种植基地和资源保护、评价及良种繁育基地,并建成川、滇、藏大香格里拉区域高原中药材贸易集散中心和高原中药材药加工基地。
基地建设:促进种植规范化
滇西北地区在高山、道地药材品种种质资源保护、种子种苗繁育、种植管理技术培训等重点环节,加大力度,提升水平。特别是重视重点品种的种植基地建设,推进中药材种植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
滇西北药材具有突出的产品优势。丽江是云木香最适宜产区,种植地区均在海拔2400米以上,具有色黄白、质坚实、味香浓、油气足、不空心的盛名,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即是丽江当家出口产品之一。云当归在当地也有上百年种植历史,以头大、结实、味浓、油性足、挥发油含量高等特质传世。产于玉龙雪山、老君山等地的高海拔冬虫夏草则是传统名贵滋补中药材。依托种质资源优势,产品质量稳定提升。经有关药品检测部门的测定,丽江云木香、云当归主要有效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药典标准。2015优质道地药材示范基地授牌颁证,丽江获得3块授牌,分别是玉龙县鲁甸乡当归种植基地、玉龙县鲁甸乡木香种植基地、玉龙县巨甸滇重楼种植基地。
在品种质量基础上,种植规模化不断发展。在丽江,粗茎秦艽种植面积达15000亩,年产量600吨。丽江附子则借势采挖季节差,扩大种植区域,年产鲜品逾6000吨。目前,丽江在推进种植基地建设中,已建成十几个品种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
龙头企业:打造滇西北品牌
8月下旬,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丽江得一集团,分别与国内8家知名药企签订了《滇西北中药材产业发展协议》。这8家企业包括广药集团广州采芝林药业有限公司、天士力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药材开发产业有限公司、九州通天润中药产业有限公司、新荷花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药集团四川江油中坝附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医药都江堰申都中药有限公司、中山市国林沉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华夏三宝生物资源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于2000年的丽江得一集团,是以高原中药材、雪山农场系列高原生态有机农产品为主,集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位居云南省农产品加工十五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该企业形成了资金、技术、管理体系优势,在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产品出口有机认证以及基地规范管理等领域具有深厚基础,成为丽江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现代化中药材加工产业基地的领军企业,致力于打造育种、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高原道地中药材产业链。
目前,该企业正在制订滇西北道地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这将是一个包括品种、基地、产品和市场的全产业链规划。遵循“长短结合”原则,该企业还将通过与业内重点企业合作,以共建中药原料基地、订单式生产、共建精深建工系统等方式,提高中药材相关领域合作方的资源利用率。建设仓储、物流、溯源、质控一体化的滇西北道地药材仓储物流中心。同时,建设中药材产业技术中心,带动形成集引种、野生驯化、种质资源、科技研发、规模化优质道地药材繁育、示范种植一体化的产业支撑体系,打造滇西北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