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胶被最早的医药经典《神农本草经》及《本草纲目》列为滋补上品,补血圣药。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宝”,被历代中医药专著《药典》收载,是传承3000多年的名贵中药材。因其出自东阿县,故名阿胶。以东阿阿胶最为道地,品质最佳。
阿胶益气养血,滋阴益肾,这是其基本功效;从根本上来讲,各种治疗其目的都是为了养神育神,实现中医“得神者昌”的养生治疗理念,避免杜绝“失神者亡”的严重后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阿胶育神”是对东阿阿胶的最高评价。甚至高过李时珍所谓的“阿胶是补血圣药”。
三宝精气神,阿胶固根本
“神”是中医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支撑理论体系的主要支柱之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神”具有多方面的含义。但无论如何,人体如果没有了“神”,就成了行尸走肉。《黄帝内经》强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以,中医养生治疗,都强调并重视“养神”“调神”“治神”。中医理论体系中“神”的涵义有三:一是指自然界物质变化功能。二是指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三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人体相关的一切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都以精、气、血三种物质为基础。
从来源上看,《灵枢·本神篇》指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抟谓之神”;《灵枢·决气篇》又说:“两神相抟,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可见“精”和“神”是同时出现,同时存在的,生命的起源开始就密不可分。形成人体后,“神”附于气血而存在。《素问·八正神明论篇》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灵枢·营卫生会》又说:“血者,神气也。”可见,中医学有时就把血气称为“神”。东阿阿胶为滋补上品,补血圣药。从一定意义上讲,补血就是益气,补血就是填精,补血就是毓神。人们常说,根深叶茂,本固枝荣。中医养生同样不能忘了根本。
精足血满,气旺神生
“人始生,先成精”;“人之生,气之聚也;气聚则生,气散则死”;“血之与气,异名而同类”。中医认为,血、气、精、神和人体的生命与健康密切相关,四者又互相依存。
在正常状态下,“精”化“气”,“气”生“神”,而“神”返“精”,它们相互资生而不能分离。所以人们经常“精气神”、“精神”、“神气”、“精气”联用或对举,通俗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奥的医学道理。精足血必满,气旺神自生,如此就是养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气血冲和,万病不生”;“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类经》明确指出:“善养生者,必保其精,精盈则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体健,体健则病少,神气坚强,老而益壮,皆本乎精也”。可见。重视人身“三宝”是养生防衰的关键。
东阿阿胶具有补血益气、 填精育神的多重功效。通常的滋补品功效都是单一的,东阿阿胶则是复合多元的。组方用药上传承不变,制作工艺上恪守古法,材料道地一丝不苟,这些都体现了东阿仁对产品的“德全不危”。补血益气,积精全神,滋补为主,“三宝”兼顾,无一遗漏,产品安全平和。平和中正,燥性全无。
补血益气,积精全神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指形体虚弱卫阳不足者,宜用补气温阳法。“精不足者补之以味”,精不足,指人体的精髓亏虚,当补之以厚味,使精髓逐渐充实;厚味,指富于营养的动植物食品,也指味厚的药物。所以,五脏之精不足,精血津液亏损者,当用厚味的药物滋补。由于精在内属阴,藏于五脏,精少髓亏、血虚、津液枯涸属阴精不足,当以浓汁厚味等血肉有情药物滋补化生才是正治之法。
自古道:水火不相容,但阿胶却是水火相济的结晶。古法炼制阿胶讲究取东阿阴极之井水,精选上等成年至火之驴皮,入金锅以银铲舞动,历经九天九夜,九十九道工序。淬炼乾坤精气于其中,水火相济,阴阳既济,此即陈修园所说:“必用黑皮者,以济水合于心,黑色属于肾,取水火相济之意也”。东阿阿胶本身就是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平和而不滋腻,微温而不燥烈的滋补佳品。
形与神俱,德全不危
中医养生非常重视形与神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正确处理好形神关系和精气神关系,“形与神俱”,精气神相依而不相离,贯穿于人体的整个生命历程。
表面上看,包括养生、医疗在内的种种努力,都是针对“形”和“精气”的。实际上,共同指归仍是那只可意会难以言表的“神”。不过是人们对“形”和“精气”更容易认知、理解、把握和干预而已。由于精血同源,气血一体,精、气、血可以互相转化。精能化神,精是神化生的物质基础。只有积精,才能全神,这是生命存在的根本保证。
就东阿阿胶这个滋补国药而言,它用料考究,以成年乌驴皮为最佳,且必须用整张驴皮炼制;用东阿阿井水,否则气味不纯;用桑柴为火,否则,药性不全。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阿胶以乌驴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尔”。这些都是东阿阿胶本身的“德全不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