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雌黄,人们自然想到了成语“信口雌黄”,因为在中国古代,雌黄经常用来修改错字。《梦溪笔谈》载:馆阁新书净本有误书处,以雌黄涂之。尝校改字之法:刮洗则伤纸,纸贴之又易脱,粉涂则字不没,涂数遍方能漫灭。唯雌黄一漫则灭,仍久而不脱。古人谓之“铅黄”,盖用之有素矣。因此,在汉语环境中,雌黄有篡改文章的意思,并且有着“胡说八道”的引申义。
如果要说它的药用价值,在平常人的心目中,联想到更多的也许是雄黄,因为在《白蛇传》中,白素贞在端午节喝了雄黄酒后现出了原形,由此引出了一个千古传诵的爱情传说;而在当代,我国医学科学家用它的主要成分治疗白血病取得重大成效。事实上,自古以来,雌黄和雄黄具有相似的药效,可以入药治病。
在我国古代,早有雌黄入药的记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里面将雌黄列为中品,味辛平。主恶创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其他古代医药书籍也有阐述,如隋唐时期孙思邈总结了前人的医术经验,编撰《千金翼方》,在第二卷本草部介绍,雌黄味辛甘,平,大寒,有毒。主恶疮,头秃痂疥,杀毒虫虱,身痒,邪气诸毒,蚀鼻中息肉,下部疮,身而白驳,散皮肤死肌,及恍惚邪气。杀蜂蛇毒。炼之久服,轻身增年不老,令人脑满。生武都山谷,与雄黄同山生。其阴山有金,金精熏则生雌黄。采无时。到了明代,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的“石部”中则有更为详尽地记载:气味辛、平、有毒。主治心痛吐水,不下饮食:用雌黄二两、醋二斤,慢火煎成膏,加干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七丸,姜汤送下。治癫抽筋:用雌黄、炒铅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麝香少许,在牛乳汁半升中熬成膏,仔细捣匀,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温水送下。治小便不禁:用雌黄一两半,研细,加干姜半两、盐四钱,同炒成黄色,合研为末,再加水和蒸饼,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空腹服,盐汤送下。治癞疮:用雌黄粉加醋和鸡蛋黄调匀,搽疮上。治牛皮顽癣:用雌黄粉加水银粉,调猪油搽患处。
但是,在现代的医疗活动里面,很少见到使用雌黄的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已经不再将雌黄列入中药材名录。(顾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