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莲,是中医常用的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中药。听名字可能会让人想起与莲有什么关系。但事实上却并不是如此。它是植物“鳢肠”的地上部分。
李时珍曰︰鳢,乌鱼也,其亦乌。此草柔茎,断之有墨汁出,故名,俗呼墨菜是也。细实颇如莲房状,故得莲名。
墨旱莲来源十分广泛,存在于田间地头、水沟边,喜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环境下。它拥有许多别名,除了被人们熟知的最多的墨旱莲和旱莲草外,莲子草、墨头草、墨菜、猢孙头、猪牙草等也都是各地人民给它的“昵称”。以至于我一度认为,它该是一种醒目而与众不同,令人一眼就能认出的独特植物。直到——我第一次偶遇它的真身。
那真的是在一个纯属偶然的情况下。
大抵因着学了中医的原因,我平时总会不自觉的去留意身边各种植物,走到哪里总忍不住沾把花惹个草,对着路边野草掐掐摸摸,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当然,这并不算一个好习惯,我本心来说是非常不推荐大家效仿的。毕竟一把抓上荨麻的悲剧,谁试谁知道)。
那一次我甚至只是无意识的,随手扯来路边一段草茎捻着玩。已经走出一段距离,才猛然惊觉,我的手指怎么变黑了!
电光石火间,或者称得上灵光一现,我记起课堂上老师曾讲过,墨旱莲的汁绞出来便如墨水一样黑!
我忙又回头去寻那棵草。但是当真的再次见到的它的真容的时候,说实话,我是有点说不出的失望的。它可,真的,太普通了。如同杂草一样,非大枝大叶,非娇花艳姿,枝叶枯黄,还有虫洞。连开的花也是那样难看……白森森灰扑扑小小一点点。
事后查文献证实,这的确是墨旱莲不错。这是我后来补拍的“初遇”过程。将茎干抠烂后,氧化很快,不过两三秒钟就立刻变黑。以致我的拍照速度都跟不上它黑化的速度。
但是就这样其貌不扬的野草,却“身怀大技”!
中医的“取类比象”思维在理论体系占有很高的地位。而旱莲草正是可以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味药物。
【气味】(草)味甘酸,性凉,入肝肾二经,无毒。(花)辛略臭(亲测无误)。
【功效】滋补肝肾、凉血止血,可治
【主治】各种吐血,鼻出血,咳血,肠出血、尿血,痔疮出血,血崩等症。捣汁涂眉发,能促进毛发。
《唐本草》:“主血痢,针灸疮发,洪血不可止者敬之”。
《日华子本草》 “排脓,止血,通小肠,敷一切疮并蚕瘑”。
《滇南本草》载,墨旱莲“固齿,乌发,洗九种痔疮”。
《本草纲目》:“乌须发,益肾阴”。
《本草述》:“疗溺血及肾虚变为劳淋”。
《大明本草》:“止血排脓,通小肠,敷一切疮并蚕”。
那么从中医理论中来看,黑属水入肾,可滋补肝肾,乌发黑发;性凉润,可滋阴凉血。很好的解释了五行理论与药效理论的关系。
墨旱莲的临床应用:
1、墨旱莲常与女贞子同用,如经典方剂“二至丸”,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止血的功效,治疗肝肾阴虚,失眠心烦,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病症。而西医方面的确具有保肝护肾的作用。
2、外治皮肤病,主要是白癜风。它可以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和上调谷氨酸酶的基因表达作用,对白癜风病人黑色素的恢复,有很好的作用。
3、镇定、安神作用,降低人的代谢水平,对恶劣环境的忍受能力就能延长,增强人体耐低氧、耐低压。
4、血液病方面的出血、凝血功能障碍的疾病。等。
《中药集解》苏恭曰︰鳢肠生下湿地,所在坑渠间多有。苗似旋复。二月、八月采,阴干。
李时珍曰︰旱莲有二种︰一种苗似旋复而花白细者,是鳢肠;一种花黄紫而结房如莲房者,乃是小莲翘也,炉火家亦用之。“处处有之,南方尤多。此有二种,一种叶似柳而光泽,茎似马齿苋,高一、二尺,开花细而白,其实若小莲房,苏恭谓似旋复者是也,一种苗梗枯瘦,颇似莲花而黄色,实亦作房而圆,南人谓之连翘者。二种折其苗皆有汁出,须臾而黑,俗谓之旱莲子,亦谓之金陵草”。
以上提到其似马齿苋和旋覆花,特此放图以做对比:
旋覆花
马齿苋
不同之处显而易见,马齿苋叶子较圆滑而厚,而墨旱莲叶子为柳叶性,且页面有短的绒毛覆盖;旋覆花花为黄色,较大,鲜艳,而墨旱莲花小而色白相对不那么鲜艳醒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