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铃子《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铃子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 来源兰科白铃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块茎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西藏。 功能主治主治红崩,淋病,白浊,白带。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白铃子拼音Bái Línɡ Zǐ 别名一面锣、小一面锣 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芋兰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rvilia aragoana Gaud.[N.tibetensis Rolfe]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切片晒干。 原形态芋兰,多年生小草本。块工茎近球形,直径约13mm。叶1片,花凋后长出,心状卵形,长2.5-3.5cm,宽2.5-4.5cm,边缘波状浅裂,有约20条在两面突起的叶脉;具长柄。花葶纤细,下部具3枚鳞片;花序有3-4朵;花梗短,基部的小苞片线形;花绿黄色;萼片与花瓣近等长,线状披针形,长14-16mm;唇具柔毛,上部3裂,侧裂片直立,先端截平,中裂片长圆形,先端微凹。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300m的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 性味味甘;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血。主淋证;白浊;白带;崩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