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边桩菇拼音Juǎn Biān Zhuānɡ Gū 别名卷伞菌、卷缘网褶菌、落褶菌、卷边网褶菌、桩菇 来源药材基源:为桩菇科真菌卷边桩菇的子实体。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去掉泥沙,晒干备用。 原形态菌盖中央下凹,周边翘起,盖缘向下内卷,径宽4-15cm。盖表幼时微粘,成熟后干燥,中央多成龟裂状。褐色、黄褐色、橄榄褐色至黑褐色。后期盖表微被毛绒。菌肉厚,赭褐色,伤后变红变褐黑色。菌褶下延,褐色,伤后初转红再转黑褐色。褶片近柄处结联成网孔状。柄柱状,等粗,一般较短。表面光滑,色与盖同。孢子黄褐色、褐色,光滑,椭圆形,(7-10)μm×(4-6)μm。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单生或群生于树桩上,或由地下的树桩而破土成丛。多生在栎树和桦木等林下木桩上。夏、秋普遍。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南及安徽、福建、广东、海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子实体皱缩。湿润后稍粘。菌盖半球形,平展或中央下凹近漏斗状,直径4-15cm,土黄色至青褐色,有光泽,边缘内卷或平展。菌肉厚,浅黄色或浅褐色;菌褶宽,青黄色或褐色。菌柄生于菌盖中央或偏生,长4-8cm,直径1-2cm,光滑,实心。气香,味特异。 2.显微鉴别 孢子椭圆形,长6-10μm,直径4.5-7μm,锈褐色。囊状体披针形,长50-70μm,直径8-12μm。 化学成分含蕈毒碱(muscarine),表-蕈毒碱(epi-mus-carine)和别-蕈毒碱(allo-muscarine)。 性味微咸;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主风寒湿痹;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注意内服不宜过量,孕妇、小儿禁服。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