蒌蒿《中药大辞典》:蒌蒿拼音Lóu Hāo 别名蒌(《诗经》),购、蔏蒌(《尔雅》)。 出处《食疗本草》 来源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约2米。叶有柄,互生,羽状深裂,裂片更分裂,末端尖,叶背密生灰白色细毛,茎上部叶有时全缘。花茎出于极端及叶腋,着生多数小头状花序,排列成穗状花序;花冠筒状,呈淡黄色。果实为瘦果。花期夏、秋间。 生境分部分布东北及河北、山西等地。 功能主治①《纲目》:"利膈开胃,杀河豚毒。" ②《医林纂要》:"开胃,行水。"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蒌蒿拼音Lóu Hāo 英文名all-grass of Montane Wormwood 别名(艹闾)蒿、芦蒿 出处出自《食疗本草》; 陆玑《诗疏》:蒌,蒌蒿也,其叶似艾,白色,长数寸,高丈余,好生水边及泽中,正月根芽生,旁茎正白。生食之,香而脆美,其叶又可蒸为茹。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蒌蒿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selengensis Turcz.ex Bess.[A.vulgaris L.var. selengensis(Turcz.ex Bess.)Maxim.;A.vulgaris L.var.integerrima Kom.;A.selengensis Turcz.ex Bess.var.integerrima(Kom)Nakai] 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收嫩根苗,鲜用。 原形态蒌蒿,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根茎稍粗,直立或斜向上,有铺匐地下茎。茎少数或单一,初时绿褐色,后为紫红色,无毛,。有纵飘然。叶互生;下部叶在花期枯萎,中部叶密集,羽状深裂,侧裂片1-2对,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边缘有疏尖齿,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成材丰形短柄,无假托叶;上部叶3裂或线形而全缘,上面绿色,无毛,正职面被白色蛛丝状平贴的绵毛。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3-3.5mm,具细梗,小苞片小或无,在分枝上排成总状或复总状花序,并在茎上组成稍开展的圆锥花序,花后头状花序下垂;总苞片3-4层,外层卵形,黄褐色,被短绵毛,中层广卵形,内层椭圆形,有宽膜质边缘;花黄色,外层雌性,内层两性,均结实。瘦果卵状椭圆形,略压扁,无毛。花、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的山坡草地、路边荒野、河岸等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等地。 化学成分根中含(+)-(3S,4R,5S)-(2E)-3,4-环氧-(2,4亚已二基)-1,6-二氧螺[4.5]癸烷 性味味苦;辛;性温 功能主治利膈开胃。主食俗不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各家论述1.《纲目》:利隔开胃,杀河豚毒。 2.《医林纂要》:开胃,行水。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