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瑚《全国中草药汇编》:珊瑚拼音Shān Hú 来源矾花科红珊瑚属Corallium动物红珊瑚的石灰质骨骼。 性味甘,平。 用法用量内服少量,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珊瑚拼音Shān Hú 出处《唐本草》 来源为矶花科动物桃色珊瑚等珊瑚虫分泌骨胳。用网垂入海底以网采收。多取自制作工艺品的残余碎块作药用。 原形态水生群栖腔肠动物,群体呈树枝状。分枝扩展如扇,分歧甚细,其表面生有多数水媳体,称为珊瑚虫;虫体呈半球状,上有羽状的触手8条,触手中央有口,虫体能分泌石灰质而形成骨胳,即通常所称的"珊瑚"。骨胳的表面红色、莹润,中轴白色。质坚硬,很美观。 着生于海底的岩礁上。各水媳体常以触手捕食微生物或生物之残片。营无性及有性生殖,而以营有性生殖者为多。 生境分部分布台湾及南部沿海。主产福建、台湾、广东西沙群岛等地。 性状完整者如小树。一般均已碎断成短棒状,长2~3厘米,直径3~5毫米。有分枝或小突起,周围有许多小孔,红色,质坚硬如瓷,不易折断。气味均无。以内外皆红、体重、坚脆而粗壮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碳酸钙等。 炮制洗净晾干,研成细粉。 性味《唐本草》:"味甘,平,无毒。" ①《唐本草》:"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 ②《海药本草》:"主消宿血、风痫等疾。" ③《日华子本草》:"镇心,止惊,明目。" ④《纲目》:"点眼,去飞丝。"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2分。外用:研细末点眼。 复方①治小儿眼有障翳:珊瑚,细研如粉。每点时,取如黍米大,纳在翳上,日再点之。(《圣惠方》珊瑚散) ②去肤翳:珊瑚、贝子、真珠、琥珀、石蟹。为极细末,点入目中。(《本草经疏》) ③治心神昏冒,惊痫卒倒,或怔忡烦乱:大红珊瑚、琥珀、真珠各一钱(研极细),人参、白术、当归、胆星各三钱(共研末)。和珊瑚等末,每服一钱,灯心汤调下。(《方脉正宗》) ④治心肺郁热,吐衄不止:大红珊瑚,徐徐研极细如粉。每服二分,百合煮成糊,调服。(《彭氏家抄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珊瑚拼音Shān Hú 英文名Coral 别名大红珊瑚、红珊、火树、红珊瑚 出处出自《唐本草》。 1.《本草衍义》:珊瑚,有一等红油色,有细纵纹,可爱;又一种如铅丹色,无纵纹,为下。入药用红油色者。 2.《纲目》:珊瑚生海底,五、七株成林,谓之珊瑚林。红色者为上;亦有黑色者,不佳;碧色者亦良。昔人谓碧者为青琅歼。 来源药材基源:为红珊瑚科动物红珊瑚、日本红珊瑚、巧红珊瑚、皮滑红珊瑚、瘦长红珊瑚等多种红珊瑚的骨骼。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orallium rubrum(Linnaeus) 2.Corallium japonicum 3.Corallium secundum 4.Corallium konojoi 5.Corallium elatius 采收和储藏:垂网入海底采捞。除去杂质,洗净。 原形态1.红珊瑚,群体灌木状分枝,最大群体高度约45cm,分枝不在一个面上,各个面上的分枝表面生有多数水螅体,即称珊瑚虫,其珊瑚萼呈半球形,疣状,上有羽状触手8条,触手中央有口,虫体所分泌的石灰质形成的骨骼,即通称为“珊瑚”。骨骼的表面和中轴均为殷红色(或称牛血红色)。中轴硬,皮层薄,其皮层骨针呈对称辐射状多瘤突绞盘形,大小约 6.6-10μm,为其鉴别特征。 2.日本红珊瑚,群体分枝扩展如扇,分歧较细,皮层有6-,7-,8--辐射突和十字形骨针。外表面为公牛鲜血红色。 3.巧红珊瑚,群体分枝扩展在一个面上,最大高度可达 75cm。正面的小枝瘦长而多。水螅体疣均匀分布,不呈丛状(小枝顶端除外),皮上乳突密。皮层有双茄形8-辐射突骨针。 4.皮滑红珊瑚,群体分枝扩展在一个面上。水螅体疣成群成丛。皮光滑,皮层无8-辐射突骨针。小枝末端厚。 5.瘦长红珊瑚,群体分枝扩展在一个面上。水螅体疣均匀分布,不成群。皮上有乳突,皮层无8-辐射突风针。小枝末端瘦长。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 1.红珊瑚一般均生长于深水区,不论在大西洋-地中海区系或印度-太平洋区系都产于深海。地中海的红珊瑚幼体在5-60m深处经常能发现,成体一般均生长在60-300m深处。生境条件:要求硬底,无沉积物,水清,流急,低光照,低温(8-20℃)。生长速度慢,成体每年夏季产卵,其浮浪幼虫是负趋旋旋旋旋光性,从幼虫附着后,生长12年开始性成熟,年生长率为 0.5-2cm,平均寿命为75年。2.生长于太平洋区海域。水深100-400m范围内是成体(指商业产品)生长丰富的区域,近年来新发现的红珊瑚产地为水深1000-1500m。本种主产于日本海、小笠原群岛、琉球群岛、中途岛。3.生境、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4.生境、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5.生境、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 资源分布:1.分布于地中海、波斯湾,古来从波斯等地进口至我国。2.我国分布于台湾东部、北部海域,及澎湖列岛和南沙群岛的南威岛等海域。3.生境、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4.生境、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5.生境、分布与日本红珊瑚相似。 性状性状鉴别 日本红珊瑚呈断碎的树枝状或短棒状,长1-1.5cm,直径2-6cm。表面红色而油润,部分呈黄色,具瓷样光泽,并有明显的细蜜蜂 纵沟,有的可见散在的小突起和小孔。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中心部多呈黄色,粗大者呈空心筒状,细小者平坦无孔。气味均无。 显微鉴别 生物显微镜下,粉末呈半透明的具棱角状的颗粒,并可见少量的珊瑚虫触手残段。偏光镜下,可见颗粒状及纤维状日粒,并有薄片状晶粒,其大小和排列方式不同,均为明显的正或负突起,明显的双折射和高级白的干涉色。 化学成分含碳酸钙等。 鉴别理化鉴别 (1)取粉末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2mol/L盐酸1滴,1mol/L硫酸1滴,在显微镜下观察,有针状、针簇状或片状结晶。(检查碳酸钙)(2)本品热着分析,吸热为165℃(宽),930℃(大);放热335℃(小),20-200℃增重1%,200-940℃失重44.5%。 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研成细粉,再水飞制成极细粉,干燥。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去翳明目;安神镇惊;敛疮止血。主目生翳障;惊痫;吐衄;烧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6g。外用:适量,研细末点眼虞调敷。 复方①治小儿眼有障翳:珊瑚,细研如粉。每点时,取如黍米大,纳在翳上,日再点之。(《圣惠方》珊瑚散) ②去肤翳:珊瑚、贝子、真珠、琥珀、石蟹。为极细末,点入目中。(《本草经疏》) ③治心神昏冒,惊痫卒倒,或怔忡烦乱:大红珊瑚、琥珀、真珠各一钱(研极细),人参、白术、当归、胆星各三钱(共研末)。和珊瑚等末,每服一钱,灯心汤调下。(《方脉正宗》) ④治心肺郁热,吐衄不止:大红珊瑚,徐徐研极细如粉。每服二分,百合煮成糊,调服。(《彭氏家抄方》)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 2.《海药本草》:主消宿血、风痫等疾。 3.《纲目》:点眼,去飞丝。 4.《日华子本草》:镇心,止惊,明目。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