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鮅鱼《中药大辞典》:石鮅鱼拼音Shí Bì Yú 别名桃花鱼(《脊椎动物分类学》),宽鳍鱲鱼(《鱼类分类学》)。 出处《本草抬遗》 来源为鲤科动物宽鳍鱲鱼的全体。 原形态体长而侧扁。腹部圆。体长约18厘米,头短,吻钝。口端位,稍向上倾斜,上颌稍长于下颌,上下颌平整无缺口。唇厚,上颌骨后延至眼后缘。眼位于头侧稍近吻端。下咽齿3行,顶端尖而微弯。鳞较大,腹鳍基部有一延长的腋鳞。侧线鳞41~50。背鳍Ⅱ7,起点在腹鳍前或相对。臀鳍Ⅲ8~9,生殖季节雄体臀鳙第1~4根不分枝,鳍条延长达到尾基;头部和臀鳍上都出现珠星。体色鲜艳,背部灰黑,腹部银白,体侧有12~13条蓝色的垂直条纹,在条纹间具多数不规则粉红色斑点,腹鳍淡红色,胸鳍上有黑色小斑,背鳍、尾鳍灰色,尾鳍后缘黑色。 多栖于江、河的支流中,喜游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产卵期4~6月。 生境分部黑龙江、长江及珠江流域均有分布。 性味味甘,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主疮疥癣。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石鮅鱼拼音Shí Bì Yú 英文名pale chub 别名桃花鱼、双尾鱼、红翅子、七色鱼、鱲鱼 出处出自《本草拾遗》;石鮅鱼,出南海方山涧中。长一寸,背里腹下赤,南人取之作鲊。 来源药材基源:为鲤科动物宽鳍鱲鱼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acco platypus(Schlegel.) 采收和储藏:常年均可捕捞,捕后,除去鳞片及内脏,洗净,鲜用。 原形态宽鳍鱲鱼,休长而侧扁,腹部圆。体长约18cm。头短,吻钝。口斜端位,下颌稍短于上颌。唇厚,无须。眼较小,下咽齿3行,顶端尖,略弯。鳞片较大,略呈长方形,腹鳍基部有一延长的腑鳞。侧线在腹鳍处向下弯曲,侧线鳞41(8/3)50。背鳍2,7,起点与腹鳍起点相对,胸鳍1,13-15,长而末端接近或达腹鳍起点。腹鳍1,8。臀鳍3,8-9。尾鳍分叉较深,下叶稍长于上叶,背部黑灰色,腹部银白色,体两侧各有12-13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条纹间有不规则的粉红色斑点。腹鳍淡红色。胸鳍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尾鳍灰,尾鳍后缘呈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活于水流较急、底质为砂石的浅滩。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生殖季节4-6月。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中上游、黑龙江、珠江流域及台湾。 化学成分宽鳍鱲含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芬妥胺(phentolamine)。烘干的宽鳍鱲含12种挥发性成分。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经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100-200g。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外敷;或焙研撒敷。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