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屎条根《中药大辞典》:羊屎条根拼音Yánɡ Shǐ Tiáo Gēn 别名羊奶根(《分类草药性》),羊食子根(《四川中药志》)。 出处《分类草药性》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黑汉条之根。全年可采。 原形态黑汉条,又名:牛屎柴(《乾坤生意》),羊屎柴((纲目》),羊屎条(《分类草药性》),灰猫条、羊舌条、灰猪藤、冷饭团、羊屎子。 常绿灌木,高达2米。枝细长,圆柱形,密被灰白色或带锈色星状短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0.5~2厘米,密被灰白色星状柔毛;叶片椭圆状卵形,长约4~12厘米,宽1.5~4厘米,先端钝,少有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呈微波状,上面暗绿色,微有光泽,下面密被灰白色星状短柔毛,叶脉5~10对,在下面隆起,基部的2对对生.顶生聚伞花序,常为5射出枝,花序直径4.5~9厘米,花梗有星状毛;花小,白色。径约8毫米;萼管短,5裂,宿存;花冠轮状,裂片5;雄蕊5,着生于花冠内;子房下位,1室,胚珠1,下垂。浆果状核果,卵圆形,略呈压扁状,乌黑色:种子1粒,压病状。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长于丘陵、路旁、林边、坟坡、荒山及灌木丛中。分布湖南、湖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①《贵阳民间药草》:"酸涩,平,无毒。" ②《四川中药志》:"性微温,味涩,无毒。" 功能主治治痢疾,下血,痔疮脱肛,风湿痹痛,白带,湿毒疮疡,跌打损伤。 ①《纲目》:"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一斤,生白酒二斗,煮一斗,空心随量饮。" ②《分类草药性》:"根:治痔疮,痒子。花:治羊毛疔,跌打损伤。"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收敛药,用治痢疾,妇女白带。" ④《四川中药志》:"根或叶:治风湿筋骨疼痛,腰肋胀满,跌损瘀结。" ⑤洗湿毒疮疡。(四川)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捣敷或研末调敷。 复方①治热痢:羊屎条一两,大木姜子七粒。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痔疮脱肛:羊屎条根二两,炖猪大肠吃。(《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羊屎条根拼音Yánɡ Shǐ Tiáo Gēn 英文名Root of Useful Viburnum 别名羊奶根、羊食子根 出处1.自《分类草药性》。 2.《纲目》:羊屎柴,生山野。叶类鹤虱,四月开白花,亦有红花者。结子如羊屎状,名铁草子。根可毒鱼,夏用苗叶,冬用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烟管荚蒾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utile Hems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烟管荚蒾 常绿灌木,高达2m。幼枝密被灰褐色星状毛,老枝棕褐色,冬芽无鳞片。叶对生;吉柄长5-10mm;叶革质,叶片椭圆状卵形至儿状长圆形,长2-7cm,宽0.8-3.5cm,先端圆至稍钝,基部圆形,全缘,边内卷,上面深绿色有光泽而无毛,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毡毛,具5-6对下面隆起的侧脉。聚伞花序直径5-7cm,有星状毛;总花梗粗壮,长1-3cm,第1级辐射枝通常5条,花通常生于第2-3级辐射枝下;萼筒长约2mm,萼檐具5钝齿;花冠白色,花蕾时带淡红色,辐状,直径6-7mm,花冠筒长约1.5mm;雄蕊5,约等长于花冠;花柱与萼齿近于等长。核果椭圆形,长约7mm,先红熟黑;核扁,背具2浅沟,腹具2浅沟。花期3-8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山坡林缘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味苦;涩;性平 功能主治利湿解毒;活血通络。主痢疾;脱肛;痔疮下血;白带;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湿疮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纲目》: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一斤,生白酒二斗,煮一斗,空心随量饮。 2.《分类草药性》:根:治痔疮,痒子。花:治羊毛疔,跌打损伤。 3.《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收敛药,用治痢疾,妇女白带。 4.《四川中药志》:根或叶:治风湿筋骨疼痛,腰肋胀满,跌损瘀结。 5.洗湿毒疮疡。(四川) 摘录《中华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