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属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山水小桂林,气候小昆明,药材大园林”。这里壮族人口占99.4%,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得比较完好、民族风情依然浓郁的壮族原生态文化区。靖西处于祖国西南边陲,和越南高平等县山水相连,又是中国文化与南亚文化交汇的口岸之一。 靖西历史悠久。宋代壮族民族英雄侬智高在这里建立了“南天国”。这支农民起义军曾打到广州,对宋王朝构成巨大威胁。当北方的蒙古铁骑南下之时,一支追随文天祥的南宋义军在此活动。他们背水负隅,“寻绝响于危弦,拨残灰于余烬”,进行过可歌可泣的殊死斗争。其首领张天宗兵败以后,本来想避居越南,后来因为这一带山区榛莽丛生,迷失路途,不得不在靖西屯居下来。他的子孙辈坚守七十余年,不与世通,一直没有投降元朝。张天宗留下的兵伍,全部融入本地的壮族人民之中。靖西还是明代壮族抗倭女杰瓦氏夫人的出生地。清代,这里是抗法名将刘永福创建黑旗军的地方。在近代革命史上,百色和靖西等地都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靖西是古田州地道药材田七的原产地。现在又是抗疟药材青蒿的种植基地。靖西的大果山楂不仅降血脂,而且富含钙,是老年人的天然保健品。近年来靖西县栽培的何首乌、金银花、芦荟都相当成功。全境喀斯特地貌山清水秀,土地湿润,是一个很好的天然药材宝库。 这一切现在都集中地反映在靖西端午药市的乡土气息和时代氛围之中。靖西端午药市是在一年一度的仲夏时节由农民自发赶集发展起来的传统药市,是群众性传播壮医药文化、寻访防病消灾健康生活的重大节日,是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民间习俗。在当代社会,已经成为一个由药市搭台、全面发展地方特色经济的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它既是一个初级的农贸市场,也是一个典型的传统文化生态。这样一种充满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连接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节日药市,在全国范围内已十分罕见。 在端午药市揭幕之际,同时举办了“壮医药保护与开发研讨会”,从而深化了端午药市的文化内涵。在国家“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保护和发展壮医药的重大任务已郑重地提到了广西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面前。这里,我发表三点意见: 第一,在发掘整理的基础上把壮医药的继承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中医学院、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等单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怀下,在广西卫生厅直接领导下,壮医药的发掘整理、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医学教育、药物开发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完成了壮医药理论研究课题,编写出版了《壮族医学史》、《中国壮医学》、《壮医内科学》等代表性著作。他们不是在20世纪末发明或创造了一个壮医学,而是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发掘、整理和复制了一个壮医学。广西的经验,为我国民族医学的发掘整理工程树立了榜样,为世界口述医药文化的发展继承开拓了新的领域。我们自己千万不要小看了这项成就。壮医药是壮族人民历史上创造的医药文化,为壮族人民的繁衍昌盛做出过重要贡献,至今仍有巨大的临床价值和文化意义。今天我们在靖西县的三里长街上看到农民把本乡本土采挖来的新鲜草药放到摊上,当地的老百姓像到菜市场上挑选蔬菜一样选购适合自己病情的草药,它的群众性、普及性、非专业性以及交易的廉价、简便和默契,都令人返璞归真。这说明,尽管现代医药和中医药都有巨大的进步,但民族医药仍有其广阔的市场和不竭的生命力,仍然具有现代医药难以替代的优势,仍然是当代人民所需要的医药卫生资源。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不但没有削弱而且得到强调和保护。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也得到进一步的确认。事实证明,多元性比一元性好。医药文化多元性给人民保健事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对当前解决边远地区、贫困地区人民缺医少药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供了切实的帮助。从长远看,对发展中国特色的医药卫生事业、促进中国医学科学的繁荣也是一份贡献。靖西端午药市还进一步证明,壮医壮药和其他传统医药一样,医和药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的,单纯地把药市仅仅看作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平台是片面的。端午药市如果没有民族医理论的引导,没有民族文化做底蕴,这些药都只是自然界静静地躺在山里的自在之物,充其量只能选择几种作为天然药物充当化学药的原料而已。而端午药市一旦与民族文化失去血脉联系,传统壮医药的生命力将黯然消失。最后连“废医存药”也不可得。这就是在靖西端午药市期间举办“壮医药保护与开发研讨会”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