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藏象理论基础研究的4点建议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1-11-11

  “藏象”一词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原文提出了各个脏腑的阴阳属性、主要功能、对应五体、五华和四时,是藏象理论的雏形。历代医家采用哲学思辨、广泛联系和临床验证等方法,对藏象理论不断地挖掘和发展,使其形成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现在对于藏象的最基本认识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征象及与自然界想通应的事物和现象,藏象研究亦主要围绕内脏与其外应的生理功能、病理机制,人与自然相通应等方面来进行。现代中医学者对藏象理论进行了多角度、多方向的基础研究,创建了中医藏象学学科,然亦存在一些问题,建议如下。:

  改变验证性实验居多的现状

  目前藏象理论研究仍是以验证性的实验居多,即以西医的理化指标证明中医藏象理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过多的验证对于藏象理论本身的发展起不到根本作用。如果藏象理论逐渐被西化,无疑整个中医学体系的理论基础都会受到动摇。笔者认为,并非借助理化手段来研究藏象就是“以西解中”,关键在于以何种思路为主导,中医完全可以以中医思路为本将最新的科技成果纳入到中医体系中。

  不要对等中西医的名词术语

  中医无论反应实体或功能的术语均不能与西医名词对等,尤其是同名或名称相近者,如中西医之“脾”、“肾”,“血瘀”与“淤血”等。而这种等同在现代研究中常见,如有实验发现西医心血管系统的多种激素和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于脑,进而影响人的精神情志,欲借以说明心脏对于脑神的作用,实际上西医的心脏与中医藏象的心藏不能等同,以其分泌的物质代表中医心的作用也没有理论支撑。

  加强理论与临床工作者之间的交流

  目前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理论研究者之间的交流较为欠缺。中医应增强临床病例讨论环节,此环节应有理论、临床代表同时参与,对于有效而尚未有明确机理解释或运用已有机理而治疗无效者当深入探讨。

  将藏象研究与经络研究结合

  藏象理论的研究不能抛开经络独立存在。经络是藏达于象的重要中间环节,同时又是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鲜见藏象研究与经络研究相结合的报导,如果能将藏象与经络研究结合,可进一步深入解释一些脏腑功能的实现过程。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