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是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最初是具有朴素的直观的两个事物互相联系,互相对立的具体事物间有正反两个方向,如日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事物运动向上升为阳,向下降为阴,古代思想家联系到一切现象都有正反两方向,就利用阴阳的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个对立和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而且这种现象存在一切事物当中具有普遍性。 阴阳是一切事物发生的根源 《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即无形无体之物也,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又确实存在,这里所指的“道”是一切万物生生之道,如《道德经第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大宗师》也说:“夫道一生天生地”。由于世界的原始运动而有物,“物”的变化才产生阴阳两端,是事物变化的开始。因此说“道”也是原始之气的运动,至西周末年,伯阳父用阴阳活动解释地震,《国语·周语上》:“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四十二章》故云:“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则肯定阴阳矛盾势力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此段老子对物生的观点,他认为:“道”是在讲述产生原初混沌之元气,这原初元气是出天和地,天地生出阴气、阳气以及和气,和气生出千差万别的物质,万物都是包含着阴和阳,阴阳混合适中,就生成新的和气,说明阴阳是有物质基础的,由天地自然规律“道”的变化而生两种不同概念,并且还说明“道”运动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发展,二是转化,即所谓“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之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认为一切事物的生成都是有或无的统一,包括有某些朴素辩证因素,说明阴阳的原始本源为唯物的具有朴素辩证法因素的哲学范畴。中医也是沿着唯物主义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在发展,因为《老子》是我国先秦诸子百家的重要典籍,老子本人相传是春秋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与《黄帝内经》创始时期不远,因此,《黄帝内经》受其影响是可以理解的,但《黄帝内经》之阴阳学说发展为系统性理论,而且与医学紧密结合,不能以老子的阴阳简说相推经验。如《天道章》第七十七章:“天之道犹张弓者也,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故天之道损有余而举不足”,与内经治疗相比,《内经》之阴阳学说已发展为系统性理论而且与医学相结合,不能以老子阴阳之相克说相提并论。 阴阳思想基础是客观性、物质性 阴阳的物质基础是“气”,最初始之气为原气,为无影无形客观存在之气,如《易经·系辞》上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原始之气是混沌世界由气的运动而生太极最原始之物,原始之物运动而生两仪,两仪即阴阳,所谓“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四象即由季节气候的演变为四象,由阴阳二气的变化,才有形成一年的季节生物的生命。天地气候变化,春夏秋冬的信息活动,再进一步则演化为说明万象万物生长变化之八卦,甚则是四卦。但对产生物来讲最基本的是阴阳变化是物质基础,如《素问·阴阳离合论》:“天覆地载,万物方生,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于冬,”说明万物一年四季的生长收藏变化,是依据阴阳之气,即阳气给万物以生机信息而赖以生长,而阴气给予万物以滋养物质赖以成形,说明阴阳都是以物质为基础。 阴阳具有普遍性 阴阳在《内经》中普及到每个角落,形体有阴阳,气血有阴阳,津液分阴阳,运动分阴阳,脏腑分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能始能训为“胎”,与“始”义同,即阴阳是万物变化生成之始,《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道是万物生成之元始,道由一阴阳所组成,一阴一阳可以表达天体,一阴一阳可以表达万物,一阴一阳可以表达人体,一阴一阳可以表达脏腑气血,一阴一阳可表达病的感受,一阴一阳可表达药性的升降、沉浮,因此阴阳具有广泛指导中医学的作用。 阴阳学说的中医应用 应用系指将上述各项内涵指导中医理论及临床应用及药物开发等各方面,体现了中医理论及临床都在阴阳学说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它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养生等各方面,因此称阴阳为中医的核心思想之一。如在形态组织结构上,应用了阴阳的统一性,阴阳的相对性,说明内在联系,如脏为阴,府为阳,腹为阴,背为阳,其制衡性以统一整体,其相对性是体现相互依存性,脏为阴在内藏精气与腑在外的传导性以相对的制约,脏腑一动一静,一内一外形成统一整体。 在说明生理功能方面主要应用阴阳之相对制约性,相对依存性,互用性,相对转化性,如“阳化气,阴成形”,形和气相对统一,精与气也是相对统一,精是基础,气之功能,精能化气,气能生精,这是阴阳转化。 在病理方面则应其制衡性,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极则伤阴,阴胜则伤阳,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即阴阳偏胜为病及其症状。治疗上也是阴阳制约,在诊断上对于病证是分阴阳证,阴阳脉,从其色泽、舌体、舌苔上均有阴阳,然要采取阳胜发热则“若虚之阴抑制之,阴胜则寒,则以温热者以补祛寒,若属于虚证,则用扶正之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王冰对此解释,阳虚之证则用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阴虚证则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是对虚证的阴阳辨治法。在阴阳辨治中,张景岳进一步发展阴阳互补,阴阳同根,阴阳互用的观点,《类经·疾病类》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说明辨治中也充分利用阴阳的阴中求阳,阳中求阴的辨证思想。 总之,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也是规律性辨证思想,是认识中医的思想方法论。《内经》阴阳学说的主要核心思想,虽然起于数千年之前的朴素哲学思想,带有直观性,具体性,但以上的基本思想确深入中医各方面,是构成中医理论、临床治疗用药框架,促进中医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