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词源》中“朝”之义:(1)臣见君为朝;(2)聚会;(3)对、向。“百”本义为“百人之长”,在此理解为众多、所有。自王冰始至张景岳、吴崑、张志聪、高士宗、马元台等注《内经》,名家皆释为肺“受百脉之朝会”,如张志聪曰:“百脉之气,皆朝会于肺也”。阎洪臣等著《内难经选释》也注为“百脉朝肺”。笔者认为,不应将“肺朝百脉”理解为“百脉朝肺”,应理解为肺助心运行血液并将精气输布全身。 相傅治节而朝百脉 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的主要脏器是心,然协助心行使这一功能的是肺,故《内经》称心为“君主”而肺为“相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曰:“位高近君,犹之宰辅,主行荣卫阴阳,故治节出焉。”说明肺既能协助心主神明,又能协助心行全身之血脉,共同维系着整个血液循环以荣养全身。 从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方面来说,肺本身能贮存全身总血量的10%,如机体遇某种原因出现少量失血时,肺即能释放出一部分贮存的血液以参与血液的循环。肺所贮存的血液和左心房中的血液混合在一起,既可维持左心室血液的充盈,又能维持其正常的输出量。肺循环除吸进新鲜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外,还有保持循环血液的清洁,使冠状循环和脑循环免受损害的作用。因肺是唯一在体静脉和左心流出血管之间起过滤作用的器官,并有“毛细血管过滤器”之称,可防止脂肪细胞、骨髓、脱落的癌细胞、气泡、静脉注入的微小颗粒等进入动脉系统。肺这种参与血液循环,并保持循环血液清洁的作用,正与中医理论中肺助心的“相傅”作用相合,也可说是肺朝百脉的含义之一。 气行血行而朝百脉 肺主气,一指呼吸之气,即经呼吸吸入的清气(氧气)注入血内参与血液的循环;二指水谷之精气,亦即血液生成的重要物质基础,经肺的宣散以“水精四布”注之于脉内变为血,此乃“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二者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肺气充盈条畅,一则充于脉内,二则可使周身之气运行正常。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所以肺气充盈是助心行血的必要条件。 有人研究说明,肺内皮含有丰富的纤维蛋白溶酶致活剂,可将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变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肺含有许多肥大细胞,肺通过这些肥大细胞而产生丰富的肝素,故肺可产生高浓度的溶解或延迟血凝及促进纤维蛋白降解的必需物质,在保持血液循环畅行的过程中也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肺朝百脉助心行血的含义之一。 肺朝百脉的临床意义 心主血而肺主气,气血调畅则身体健康,肺助心输送血液至全身,反之肺气的治节也靠心血的濡养,所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百脉”的血液循环;当肺气虚弱,或失于宣发,或失于肃降皆可导致“百脉”循行失常。临床所见肺气的失常累及心血有病者屡有所见,如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结核、矽肺或支气管扩张等皆可以导致肺源性心脏病。所以对该类疾病的治疗,重在改善肺主气的功能,针对病机治以散邪宣肺、清化痰火、燥化痰湿或补肺气、滋肺阴、助肺阳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