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论厥证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2-12-14
  厥,逆也。《内经》有关“厥”的名目繁多,含义各异,主要有两层含义:一为病名,泛指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二为脏腑经络气血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之病机。因此,《内经》所论厥证的概念比较广泛,并非单指突发昏厥之证。
 
  病因病机
 
  《内经》认为厥证的病因分为外因、内因两部分,主要由于脏腑经脉阴阳失调,气机逆乱,升降失常所致。人体脏腑经络阴阳气血,若协调则正气充足、不受邪侵,若失调则会出现病理现象。
 
  外因
 
  《内经》认为外感寒湿、风邪、火热之邪等皆可阻遏气血运行,阴阳二气不相接续导致厥证。如《灵枢·五色》云:“厥逆者,寒湿之起也。”《素问·五常政大论》曰:“火政乃宣,庶物以蕃。……其动铿禁、瞀厥。”
 
  内因
 
  《内经》认为导致厥证的内因主要有体虚劳倦、酒色过度、情志失常等,上述致病因素影响人体后,气血阴阳之气逆乱,升降失常致厥。如《素问·脉解》云:“少阴不至者,厥也。”《灵枢·本神》也明确记载:“肾气虚则厥。”亦如薄厥之证,《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大怒则形气厥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大怒则气血逆乱而发病。
 
  分类
 
  《内经》根据厥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不同,分为如下几类。
 
  阴阳暴乱之晕厥证
 
  煎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者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此证因夏季阳气亢盛,若过度烦劳,则阳热灼阴,阴精虚竭,气血逆乱,发为晕厥,其临床特征有多发于夏季,晕厥,目盲耳闭,汗出不止等。
 
  薄厥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此证由于情志太过,暴怒伤肝,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上迫清阳而致,其临床特征有多在情绪激动后发病,晕厥,肢体运动失常等。
 
  卒痛晕厥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五脏,厥逆上泄,阴气竭,阳气未入,故卒然痛死不知人,气复反则生矣。”此证由于寒邪侵犯五脏,寒盛伤及阳,五脏阳气上越而泄,进而阴气独盛,寒凝气滞而致,其临床特征多有剧烈疼痛后发为晕厥,不省人事等。若疼痛缓解后晕厥可恢复。
 
  暴厥  《素问·大奇论》谓:“脉至如喘,名曰暴厥,暴厥者,不知与人言。”此言暴厥之脉多急数。张介宾注云:“喘者,如气之喘,言急促也。暴厥,谓猝然厥逆而不知人也。”《素问·通评虚实论》亦云:“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表明此证可由饮食失调,过食膏粱厚味之品所致,阴阳、气血暴乱引发突然晕厥。其临床特征多表现为突然昏倒,不知人事,耳聋,大小便失禁,脉数等。
 
  尸厥  《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张介宾注云:“五络俱竭,阴阳离散也。身脉皆动,筋惕肉瞤也。上下离竭,厥逆气乱,昏愦无知,故名尸厥。”此证由于邪客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若此五脉经气衰竭,不能上营于头,则全身经脉变动,气血不行,清窍闭塞,阴阳乖乱,五脏之神离脏,其形若尸,而致尸厥。其临床特征多有深度昏迷,四肢强直,颤动不已,昏不知人等。
 
  阴阳极至之厥
 
  此证主要是以下肢的寒热异常而言,与后世云寒厥、热厥的概念不同。
 
  寒厥  《素问·厥论》云:“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此人者质壮,以秋冬夺于所用……气因于中,阳气衰,不能渗营其经络,阳气日损,阴气独在,故手足为之寒也。”杨上善注“寒厥”云:“下,谓足也。足之阳气虚也,阴气乘之,足冷,名曰寒厥。”阳衰则寒,表示阴阳失衡。春夏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阴气多而阳气少,寒厥手足冷之人,其人形体壮盛,如秋冬房事太过,则伤肾阴,肾精虚则上争脾胃之气。张介宾注云:“阳气者,即阳明胃气也。四肢皆禀气于胃,故阳虚中,则不能渗营经络而手足寒也。”此证因肾阴虚衰,脾胃不足,内中虚寒所致,主要根源在肾。其临床特征有寒从足上膝等。
 
  热厥  《素问·厥论》云:“阴气衰于下,则为热厥。……酒入于胃,则络脉满而经脉虚;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阴气虚则阳气入,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精气竭则不营其四肢也。此人必数醉若饱以入房,气聚于脾中不得散,酒气与谷气相薄;热盛于中,故热遍于身,内热而溺赤也。夫酒气盛而慓悍,肾气有衰,阳气独胜,故手足为之热也。”由于饮酒过度,或饱后入房,既伤脾胃又伤肾阴。酒气与谷气相搏于中焦,湿热内盛,热生于中,胃中不和则不得卧。入房太过则伤肾阴,则肾气日衰,阴精衰于下,热盛于内,手足则热。此证因阳气胜阴气虚所致,其临床特征多有手足热,失眠,小便黄等。        
 
  脏腑经脉气血逆乱之厥
 
  此证为气上逆而厥,与四肢厥逆、不省人事之晕厥均不同。
 
  胃气上逆  《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胃气宜降,以降为和。此证由寒气侵犯肠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脾阳不升则气机紊乱所致。其临床特征多有胃脘冷痛,干呕或呕吐清水,腹泻等。
 
  肺气上逆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肺气以肃降为顺,若肺失清肃,可发为肺气上逆之证。其临床特征多有咳嗽、气喘等。
 
  肝气逆  《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逆,甚则呕血飧泄。”若情志太过,大怒伤肝,肝失条达而致肝气上逆之证。其临床特征多有呕吐血沫,泻下完谷不化等。
 
  风厥  《内经》所言风厥之证含义有二。其一,《素问·阴阳别论》云:“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即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致胃失和降之证。其临床特征多有嗳气、困乏、呵欠等。其二,《素问·评热病论》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也,病名曰风厥。”张志聪注云:“风热不去,则伤动其肾气而上逆,逆于心则心烦,乘于脾土则中满,病名曰风厥,谓因风邪而使肾气厥逆也。”故此证可称为肾气厥逆,因风邪侵犯太阳,邪热内传少阴所致。其临床特征多有汗出、心烦等。
 
  六经之厥  《素问·厥论》详述了手足六经之厥逆,从所描述的症状来看,均为经气厥逆的病理表现,包括多种病证,多为该经及其脏腑的病变。《灵枢·经脉》、《素问·经脉别论》等篇对此亦有论述。太阳经气厥逆,其临床特征多见头肿而痛、足不能行、眩晕仆倒、咳喘气急、呕血等;阳明经气厥逆,其临床特征多见神志不清、妄言妄语、大声呼叫、腹满失眠、胸闷气喘等;少阳经气厥逆,其临床特征多见耳聋、颊肿、胁痛、小腿及足活动不便、关节屈伸不利等;太阴经气厥逆,其临床特征多见腹满腹胀、纳呆、大便不利、心痛痛彻腹部、小腿挛急等;少阴经气厥逆,其临床特征多见口干、尿赤、腹满、心痛、呕吐、大便清稀等;厥阴经气厥逆,其临床特征多见少腹肿痛、阴囊收缩、足胫内热、小便不利等。由此可见,上述厥逆之症状并非臆测,对临床实际有指导意义,也是进行经络辨证的一个范例。
 
  治疗
 
  厥证的病因病机、临床症状各有特点,《内经》根据其不同指出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热熨、针刺、药物等。治疗煎厥,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加减以平肝降逆。治疗薄厥,可选用五磨饮子或通瘀煎、化肝煎之类以平肝降气,引血下行。治疗卒痛晕厥,可选用苏合香丸、四味回阳饮以辛温开窍,回阳救逆。治疗暴厥,可选用涤痰汤以豁痰开窍。治疗尸厥,《素问·缪刺论》云:“剃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可通行经络,消瘀利窍,和畅气血。药物治疗,可选苏合香丸灌之。治疗寒厥,《内经》主张热熨、针刺治疗。《灵枢·终始》云:“刺寒厥者,二阳一阴。”马莳注云:“刺寒厥者,补阳经两次,泻阴经一次,盖阳盛则阴退,寒当自去矣。”方药治疗,可选用四逆汤类以温阳散寒。治疗热厥,《灵枢·终始》云:“刺热厥者,二阴一阳。”马莳注云:“刺热厥者,补阴经二次,泻阳经一次,盖阴盛则阳退,热当自去也。”方药治疗,可选用大补阴丸、左归饮等以滋阴潜阳。治疗胃气上逆,可选用良附丸加味以温胃散寒降逆。治疗肺气上逆,可选用三拗汤、止嗽散加减以宣肺止咳降逆。治疗肝气逆,可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味以疏肝理气降逆。治疗风厥,肝木犯胃之风厥可用四逆散疏肝和胃;肾气厥逆之风厥,《素问·评热病论》云:“表里刺之,饮之服汤。”张介宾注云:“阳邪盛者阴必虚,故当泻太阳之热,补少阴之气,合表里而刺之也。”治疗六经之厥,由于六经厥证病理表现多为该经循行部位以及相应脏腑功能异常的病变,因此并见于脏腑之气厥逆病证中,故不赘述。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