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教你读医案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04-03

  最近看到马继松先生等人主编的《名家教你读医案》,一套六册,内容丰富,蔚为大观,一百多位近现代名医的医案精华,经过他们细心地选择与评议,全数展示在读者面前,就好像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使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翻开这一套丛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参与编写的30多位人员,集中了老中青中医药工作者,可以看出是一个集体合作的成果。96周岁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先生为该书作序,介绍对名家医案评议和学习的重要性,朱老说:“医案系医者毕生临证经验之结晶,通过简练的叙述,而将理法方药、脉因证治熔于一炉。因此,阅读、学习医案并在深入领会的基础上应用于临床,可在病机分析、证候识别、立法用药的思路、方法及技巧诸方面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学习医案,实为中医工作者所必需。”朱老对于学习医案重要性的论述,是中肯而深刻的。朱老在介绍了作者编著这套书的动机和特色之后,指出:“本书实乃广大中医工作者渴望之佳作,对促进中医事业腾飞有着深远的意义,一经问世,当不胫而走,爰乐而为之序。”看到这里,笔者深受教益。但是,朱老序言落款的日期“时在戊辰秋月”引起了笔者的疑问,因为刚过去的龙年2012年是壬辰年,而不是“戊辰”年,是朱老笔误,还是出版社校对不严?

  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查阅了万年历。经查,最近的“戊辰”年是1988年,距今已经25年了,那个时候的序言怎么会出现在这部新书里?笔者带着个问题,进一步阅读,才解开了这个疑问。

  马继松先生说:“尝闻‘读书不如读案’之明论,故广为收集,潜心读案,尤其珍爱现代名医辨证明晰、用药灵活之力作。既为医案学问之博深而感慨,又为世人读案方法之殊异而遗憾,遂萌生评析近贤医案之设想。遂与吴华强、朱建华君于1989年合作编著了《现代名医医案选析》。”原来读医案,选医案,评医案的工作,起步于25年之前,并且“出版后同道评价颇高,然因种种原因,未及重印及再版,实为憾事”。25年之中,马继松先生与各位编委仍然留心搜集当代名医医案,积少成多,稿件已经几倍于当初的规模,参与的同道也越来越多,成了一个老中青相结合的编写队伍。5年前,人民军医出版社编辑知道了这个信息,决定出版增补本的当代名医医案,书的名字也改成了《名医教你读医案》。这是因为这本书虽然建立在原来的基础上,但是说它是重印那是很不恰当的,原作只是一个核心,增补的内容占得比重很大,编著者也大多从一般医生变成了名医和教授。

  医案起源于《周礼·天官》的规定,那时国家考核医生的水平,制定俸禄需要有记录。传世最早的《仓公医案》,收载于《史记》之中,受到历代中医学家的重视。

  读医案的传统,在中医界也有悠久的历史,只是过去获得医案很不容易。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自序》之中,开头就说:“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他用“每览”来说明自己对于扁鹊诊治医案阅读的次数之多,反复阅读才能称为“每览”,而且每次阅读都有新的收获,达到“未尝不慨然叹”的程度,说明阅读医案对于医圣张仲景的影响之深,是一般人所难以想象的,他在医案方面下的功夫也不是一般医生可达到的。因此,张仲景编写的学术著作,虽然奠定了六经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但细读起来其中并没有空洞的理论说教,而像是手把手地把临床表现和治疗的理法方药,具体地告诉未来的医生。

  马继松先生等人充分利用时代给予的便利条件,把能够搜集到的100来位名家医案,一一提取精华,分别加上按语,评价其鲜明的特色和成就,这的确是临床医生治学的门径,进步的阶梯,不仅对于新入门、新毕业的中医人员有帮助,而且对于科研工作者、对于总结经验的老中医,都有借鉴、参考的意义。

  时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疾病谱也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医用药的环境也与以往不同,因此,中医今天的临床医疗不同于以往。但是,中医仍然必须按照自身的规律发展,必须在中医传统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临床问题,通过辨证论治解决疾病的治疗问题。因此说,对于前人医案的研究、阅读、评议,是一件方兴未艾的大事情。

  望着《名医教你读医案》这套丛书,我们感慨万千,因为它带给中医同道的深远意义,绝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表达的。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