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的食养之道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04-19

  当下,人们对《黄帝内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得到来自经典的价值理念上的引领和具体生活实践上的帮助。但人们对它的认识、挖掘、利用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在市场这支无形之手的指挥下,以《黄帝内经》为卖点的养生保健书籍大量涌现。公众希望有更多的现代方式,针对现代生活习惯和生活状态的关于生命规律、养生保健、快乐存在的指导和帮助,尤其是希望得到来自像《黄帝内经》等经典的帮助。

  最近出版了张焱的《食饮有节身体好:<黄帝内经>的食养之道》一书,给养生保健书籍市场带来了清新之风,让人眼前一亮。

  该书作者张焱出身中医世家,在中医院校毕业后,一直从事中医教学和临床工作,目前在长春中医药大学任教,主讲《黄帝内经》,并一直在临床一线。张焱用博客的方式传播中医知识,服务公众健康,曾在科学网原创博客评比中获大奖。《食饮有节身体好:<黄帝内经>的食养之道》是她作为中医行业一员自觉担当的又一成果,是用作者之良心、医者之仁心、师者之专心撰写的精良的养生保健图书。通过作者对《黄帝内经》的解读,告诉我们现代意义的食养保健知识,让晦涩的经典语言变成指导日常生活饮食通俗易懂“说明书”。

  运用经典理论,具有权威性。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对饮食有了深入的认识。《黄帝内经》首次提出了“食养”的概念,认为在治疗疾病的时候,除了应用药物治疗之外,还要“谷肉果菜,食养尽之”。“食养”的基本原则就是“食饮有节”,就是食物和饮品的摄入要有一定的节制和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作者给我们展示了《黄帝内经》的食养之道:有节制才有健康,平衡的饮食给你平和的体质,养好脾胃把食物化为营养。

  置身现实生活,具有指导性。人们常说“药食同源”,认为既是药物又是食物,或者一种食物具有药性就是药食同源了。其实,“药食同源”的意思是:无论是治疗疾病的药物,还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饮食物,都具有一定的气味,即“四气五味”。四气五味决定了某一种药物或食物的性能与功效,分析药物或食物的性能与功效要依据四气五味理论。作者详细分析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中的“五谷(粟、豆、黍、麦、稻)”、“五果(李、杏、枣、桃、栗)”、“五肉(牛肉、羊肉、猪肉、鸡肉、狗肉)”、“五菜(葵、薤、韭、葱、藿)”的性味和合理搭配,指导人们的饮食实践。作者还针对现代人饮食生活,分析了现代人十大健康食物(荞麦、食用菌、红薯、苹果、木瓜、西瓜、白菜、鱼、莲藕、萝卜)、十大日常饮品(水、牛奶、茶、豆浆、蜂蜜、葡萄酒、果汁、啤酒、果醋、咖啡),给人启发。

  结合读者习惯,具有可读性。一是身边故事引领感性阅读。作者为了说明经典中的观点,引用了很多事例,增加了阅读趣味。这些事例有的是古代医家的故事,有的是作者身边的亲朋、学生、患者的经历,自己亲闻亲历。二是“专家提醒”亮明观点。该书版式设计上,力求活泼,尤其是在大篇幅的详细论述之中,用精美设计的文本框“专家提醒”总结主要观点,言简意赅,给读者阅读的要领。三是饮食挂图延伸阅读。拿到该书的读者,会禁不住打开随书赠送的全彩日常饮食宜忌的挂图。挂图详细列出了57种日常饮食物的名称、性味、功效、最佳搭配、宜食人群、食用注意等内容,方便阅读,可以随时得到来自《黄帝内经》的生活指导。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