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要学好中医,首先要对中医感兴趣。笔者学习中医十余年,对中医的学习之所以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原因就是边学边用,而临床实践也不断地激发了笔者对中医的热爱之情。 儿童年代,笔者看见一位老人倒地晕过去了,懂中医的外公按压这位老人的人中穴、内关穴,那位老人很快就苏醒过来了。由此,笔者对中医产生了兴趣。参军上医校后,教中医的老师给患多年支气管炎的母亲开了十几剂汤药处方,结果母亲服用后病好了,这让笔者对中医的疗效产生了信心。2002年,出身西医的笔者开始学起中医来。在学习期间,家父患了脑血栓,大小便失禁,失语,偏瘫,经辨证为气虚血瘀型。于是笔者给父亲用了“补阳还五汤”20余剂,结果真的把父亲的病治好了。2008年,笔者成功地考取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从那以后,笔者就边学边用。又经过几年的艰苦学习,2010年,笔者有幸获得中医学硕士学位。 “书到用时方恨少”。在临证过程中,笔者常常感觉到学的知识太少了,不够用。譬如一个感冒,就有风热感冒、风寒感冒、暑湿感冒、阴虚感冒、阳虚感冒、气虚感冒等几个证型,如果不勤于在实践中学习,就很难在临证时分清楚。因此,笔者在临证时勤思考,遇到不清楚的地方一是请教资深老师,二是查阅书籍、资料,努力做到疑问不过夜。这样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积累的中医知识多了,心中底气也就足了,看病也更顺手了,而找笔者看病的人也就自然多了起来。如今,笔者对中医越来越感兴趣,这源自于每一位患者的鼓励。每当治好病的患者来道谢时,那一份份成就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就充满了心田。为了患者的健康,笔者将继续学下去,活到老,学到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