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只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才能带来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革命性变化。络病学学科的建立发展过程,为在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中医自身学科发展探索了一条有效途径,即“理论+临床+新药”的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理论、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转化。 纵观两千年的形成发展历程,中医药始终遵循“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中医学科自身发展规律。以史为鉴不难发现,从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基础,到金元时期金元四大家出现,再到明清时期温病学的出现,中医理论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 21世纪非线性科学、复杂系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新趋势,中医药学所蕴含的整体、系统、辩证、恒动的理论特色与复杂性科学思维相契合,“东风西渐”的思想对生命科学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中医药创新发展的良好历史机遇。从2009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到2012年中医药法进入国务院法制办和人大立法程序,政策扶持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新的环境。利用这一良好的契机,推动中医学遵循学科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跨越发展,成为中医药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生物医学及健康领域面临新的挑战,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之间的鸿沟、临床需求与产业转化及应用技术开发脱节的现状成为阻碍生物医学发展的壁垒,加强基础与临床的结合,以产学研一体的模式推进基础、临床研究及时向产业转化问题亟待解决,由此催生的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TM)模式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医药作为民族的瑰宝,其学科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转化医学的理念——从临床到理论再到临床循环往复、逐步发展、科学求证的过程,也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结合当前生物医药的前沿进展和科学技术,在新时期遵循中医药学科规律和转化医学思想,推动中医基础理论、临床重大疾病防治水平、推动创新性中药发展,实现中医药产业可持续化良性发展,提升中医药国际知名度和竞争力,成为当代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工作重点。 系统构建“络病证治”体系和脉络学说 与时俱进的学术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科保持蓬勃生机的内在动力,只有重大学术理论创新才能带来治疗方法和药物的革命性变化。因此,中医理论创新是中医药学学科发展的灵魂和核心,也是实现中医药现代化和产业化的根本保障。 自20世纪80年代初络病理论再次成为中医学术研究的热点,国内一批专家从文献整理、临床研究、创新药物等不同侧面探索络病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应用价值,开始了络病理论科学求证的新历程。我们在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络病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中,创新提出络病理论框架——“三维立体网络系统”,指出络脉是从经脉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纵横交错、遍布全身,广泛分布于脏腑组织间的网络系统,虽庞大繁杂,却具有明显的细化分层和空间分布规律,按一定的时速和常度,把经脉运行的气血津液输布、弥散、渗灌到脏腑周身,发挥“行血气而营阴阳”的生理功能,是维持生命活动和保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网络结构,并系统探讨络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提出络病病机特点,总结基本病机变化,建立络病辨证方法和“络以通为用”治疗原则,归纳传统通络药物,按功能重新分类,提出络病证候和脏腑络病辨证论治。该研究经专家鉴定认为:“按照中医学术自身发展规律对络病学说进行了全面系统研究,初步建立‘络病证治’体系,首次形成系统络病理论,为络病学学科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属国内外创新性科研成果。”获2006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基于络病理论研究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广义的络脉分为经(气)络和(血)脉络,成为络病学科研究的两大分支。2005年围绕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们承担了国家973计划项目“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通过文献整理、溯源探流,首次提出经脉包括经络与脉络,两者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共同形成以脏象为核心、以经脉为枢纽、以气血为基础的中医学术理论框架。建立系统的脉络学说不仅对完善中医经脉理论体系具有积极作用,也将对提高血管病变防治水平发挥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随后,我们汲取中国古代“气—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并与中医营卫理论相结合,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承制调平,反映了人体作为复杂巨系统、血管病变作为复杂性疾病在生理、病理、治疗、转归不同阶段的内在规律。以“营卫承制调平”为指导,系统探讨“脉络-血管系统病”发病、病机、辨证与治疗,通过系统构建脉络学说辨证论治体系,为提高“脉络-血管系统病”这类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重大疾病的临床疗效提供了理论指导。从“络病证治”体系的建立到“脉络学说”的形成,体现了络病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也使络病学学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用络病理论指导难治性疾病防治研究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开展心脑血管病、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等心脑血管疾病中医病机、干预策略、有效组方及临床疗效的系统研究,显著提高了这类疾病的临床疗效,显示了络病理论的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应用络病理论探讨中医冠心病防治,提出冠心病“心气虚乏、络脉瘀阻、绌急而痛”的病机新认识,总结出“搜剔疏通”的组方用药规律和“络以通为用”的治疗原则。“中药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研究”因在国内首次提出冠心病脉络绌急的病机新观点,把全蝎、蜈蚣、蝉蜕等搜风通络药用于冠心病治疗,开辟了不同于活血化瘀的冠心病有效治疗新途径,研制出国家专利新药通心络胶囊,并因此荣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围绕通心络开展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其具有“保护血液、保护血管、保护组织”的三重保护作用。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等人开展通心络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表明,在降脂、抗炎、抗氧化等方面通心络和辛伐他汀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该研究被《Am J Physiol Heart CircPhysiol》编辑部评论为“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挑战”,“为未来可能发展成冠心病事件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应用络病理论探讨心律失常治疗,提出“络虚不荣”心律失常病机新观点,不同于既往单纯阻滞与对抗的心律失常治疗理念,突出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提出“整合调节——心律失常药物干预新策略”,实现由“抗律”到“调律”的思维转变。指出气阴两虚,络脉失养所致络虚不荣与西医学心脏传导系统、心肌细胞自律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密切相关性,制定“络虚通补”新治法,总结出“温清补通”的组方规律和“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新治法,研制出参松养心胶囊处方,开拓了治疗心律失常有效新途径。随机双盲、多中心循证医学临床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既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及阵发性房颤,又可提高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心室率,作用机制研究显示该药同时具有多离子通道阻滞与非离子通道整合调节作用,揭示了临床“快慢兼治”且无导致心律失常的心脏电生理基础。 应用络病理论指导慢性心力衰竭研究,指出气阳虚乏为慢性心衰发病之本,脉络瘀阻为其中心环节,络息成积为其发展加重的结果,与西医学提出的神经内分泌激活所致心室重构是心衰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相吻合。提出“气血水同治分消”的组方遣药规律,确立“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利水消肿”的治法。据此研制出的国家专利新药芪苈强心胶囊,不仅强心、利尿、扩血管,改善血流动力学缓解心衰症状,还可抑制神经内分泌及交感神经激活,改善心肌能量代谢,抑制心室重构,改善慢性心衰发生的生物学基础,体现了标本兼治慢性心衰的特色优势。2012年完成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512例临床循证研究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发表,该杂志社给予积极评论:“现如今,这项富有前景的研究表明李及他的研究同事们已经打开了一扇如何利用最新科技研究传统中药活性成分在心力衰竭治疗中协同作用的大门。这是一个挑战,对此我们应该热烈拥抱。”美国、英国等多家媒体给予积极报道,引起了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 创新“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机制 遵循中医药学科发展规律,经过20年的努力和实践检验创立了络病理论创新成果转化“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五位一体创新机制。 在理论方面,系统构建“络病证治”体系和脉络学说,对推动络病学学科建设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05年,笔者专著《络病学》出版,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一等奖。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新学科建立并列入优势学科。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促进了临床特色专科建设,拥有1000张床位的河北以岭医院被评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列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肌萎缩科和内分泌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在络病理论指导科研方面,建立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络病重点研究室,先后承担973、863、十一五攻关、十二五攻关、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在内的20余项国家级重大课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等多项成果。 在学科建设与络病教学方面,成立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脉络病专业委员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络病专业委员会,推动20余个省市建立络病专业委员会;络病学学科在国内外40多所高校开课。 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研发出包括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流行性感冒的连花清瘟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津力达颗粒、治疗恶性肿瘤的养正消积胶囊、调整亚健康并用于多种慢性病调治的八子补肾胶囊等一批中药,取得显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综上研究,从“络病证治”体系的建立到系统建立脉络学说,体现了遵循中医学科规律传承创新的科学实证历程,是临床实践、学术创新、方药研究紧密结合、循环往复、螺旋上升、不断探求的发展过程,是求真求实、不断追求生命奥秘、疾病演变和治疗规律的探索过程,有力地推动络病学学科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络病理论和脉络学说为指导,不仅对完善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具有积极作用,而且有力地促进了络病学科快速深入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心脑血管病这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重大疾病的防治水平,也将探索出21世纪生命科学时代中医自身学科发展的有效途径,即“理论+临床+新药”的发展模式,从而实现理论带动临床与新药研发,不断推动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理论、基础与临床的相互转化。(本文根据作者在首届岐黄论坛上的报告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