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 传承发扬光大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3-12-02

  10月30日,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省中医管理局局长张重刚考察了河南省项城市中医院,对做为全省典范的项城市中医院的工作予以肯定。10月24日,周口市基层中医工作现场会在项城市召开,与会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项城市中医院,对医院一流的环境、设施、服务和一流的中医外治技术交口称赞,院长李军民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参观者的阵阵掌声。周口市副市长张广东号召全市中医院向项城市中医院学习。

  新址启用 奠定百年基业

  在项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近三年的艰辛努力,医院新址建设终于完成。2012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并顺利通过省中医管理局验收,为医院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奠定了医院发展的百年基业。

  医院新址建设,既具有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气息;既美观大方,又充分体现人性化;既温馨舒适,又节能环保。门诊大厅总面积800平方米,四层通透,宽阔明亮,琴瑟悠扬,温馨宜人;中间有扶梯,两边有直梯,每层有回廊,每区有候诊厅,方便病人,流畅快捷。中央空调,冬暖夏凉;中心供氧、负压吸引,随时为患者解除病痛;中心呼叫,医护人员随叫随到;电子挂号排队,门诊检查、入院住院,有序方便;中央监控,覆盖全院,确保医院和谐安全。病房设计本着医患分流、人物分流、洁污分流的原则,流程简明,美观大方,充满温馨,极具人性。斥资9000多万元,购置了德国西门子64排CT、美国GE1.5T光纤核磁共振、西门子直线加速器、西门子800mA血管机、西门子全自动检验流水线、美国GE7台顶级彩超、奥林巴斯Q260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胶囊内镜及德国全套硬性内镜。层流手术室、压差供应室全国领先。先进的设备和设施,增强了医院的综合诊治技能,真正使群众不出项城就能享受到省级乃至国家级医院的基本设施服务。

  突出优势 打造特色专科

  遵循院有专科,科有专病,人有专长的原则,造就具有中医特色的重点专科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举措。医院先后成立了心脑病科、内分泌肺病科、肿瘤科、康复科、脾胃肝胆科五个独具特色的中医专科。2010年9月,医院抽调人员,组成精英团队到柳州中医院观摩学习后,组建了脾胃肝胆科。全科同志精诚团结,锐意进取,以无痛胃镜、无痛肠镜为新的检查手段,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对胃肠道疾病开展具有中医特色的内服外治治疗,科室发展迅速:病床由最初的12张发展到今天45张,月住院由最初35人次到今年的200多 人次,2012年住院病人1438人次,累计门诊量已达2.3万余人次。该科2012年被省中医管理局确定为省特色专科建设项目。康复科近年来一直围绕打造名医队伍、做精重点专科做文章,打造出了一支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康复医疗人才队伍。引进言语吞咽治疗仪、神经功能重建治疗系统、减重步态训练系统等领域内先进康复医疗设备,成为项城周口领先的康复治疗训练中心。近三年来,已有3500余名住院患者得到有效康复治疗,门诊量累积达6万余人次,该科去年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并得到批准。心脑病科、骨伤科已成为周口市重点专科。在优势专科领域,围绕临床诊疗,突出中医特色,不断推进继承创新,广泛采用中医传统的针灸、艾灸、推拿、牵引、拔火罐、药熏、药浴、药敷、磁疗等疗法,开展“冬病夏治”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冬病秋防”治疗慢性胃炎、肠功能紊乱等,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艾灸治疗麻痹疼痛及提高肿瘤病人化疗后白血球、针灸治疗胎位不正、药浴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等技术,疗效尤为显著。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理念,成立“治未病中心”,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中医疗法干预,得到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目前,医院开展的外治技术多达54项,200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广泛开展,几乎所有的住院病人都接受中医外治治疗,无论在中医特色门诊,还是在各个临床病区,总弥散着馥郁的中草药芳香。

  通过中医专科专病建设,以点带面,促进了医院的全面发展。做到了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综合能力区域领先。如肝胆外科的腹腔镜胆道镜双镜联合保胆取石术、骨科的腰椎间盘镜技术、普外科的经皮肾镜技术周口领先;妇产科的宫腔镜加腹腔镜子宫全切并淋巴结清扫术、无痛分娩、无痛人流术给广大女性患者带来福音;骨伤科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已通过省专家组验收;心脑病科与上级医院联合开展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植入项城首家开展;首家成功开展了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技术;肿瘤科的全方位综合治疗技术,提高了肿瘤病人生存期和生活质量,部分病人达到根治目的。各科“比、学、赶、帮、超”,新项目、新技术层出不穷,让广大患者就医有了更多选择,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比较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

  感动服务 彰显以人为本理念

  进入门诊大厅,首先看到的是站在导诊台,身披红绶带,大方漂亮的导医。她们温柔和蔼,面带微笑,答疑导引,不厌其烦,让患者赏心悦目。流动轮椅,随时推扶着危重病人,让病人备感温馨。导诊台后方的八卦琴台上,每天上午都有一位身着旗袍的女士,温文尔雅地为患者弹奏高山流水、阳春白雪等古典名曲,陶冶情操,愉悦性情,使患者病苦顿减几分。

  实施感动服务:病人想到的,想到做到;病人没想到的,也想到做到;病人认为已经做得比较好的,应做得比病人想像的还要好。服务至感动,真情到永远。医院实施“医护一体化”的整体护理,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病人满意度达99%;开设超市、食堂和银行,让患者和家属足不出院,就能获得各种快捷、优质的服务。从规范服务行为做起,加强医务人员服务意识教育。提高服务技巧,与病人开展身与身的接触,心与心的交流,将优质服务纳入医、护、药、技、后勤等整个医疗服务全过程。拓宽服务领域,各科室、每位医生都有医院统一印制的名片,24小时保持电话畅通;开展工休座谈会,医生和护士把和病人的谈话作为与病人交流沟通的重要形式,耐心聆听病人的倾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随时给病人做健康宣教,拉近医患护患距离;对每位出院病人,及时进行电话回访,对一些典型的出院病人,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家访,指导康复,使许多患者深受感动,从而使其成为医院的忠诚顾客。做到看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获一方信息,亮一块牌子。

  为进一步体现公立医院“公益”的性质,很好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周到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从2011年10月开始,医院在全省率先实行“先治病,后交钱”的服务模式。一年多来,已有近万名患者享受到这一服务模式的优越性,既方便群众,又为困难群众解除了经济负担,充分体现了医院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脾胃肝胆科被评为“第二届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2012年康复科被评为“全国中医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项城市中医院服务好获百姓认可。   

  中医文化 传承发扬光大

  始终把中医文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法宝。设计了寓意和谐美好的院徽,谱写了激昂澎湃、催人奋进的院歌。将“顾客至上,服务第一”作为服务宗旨,“弘德、精术、衡和、至远”作为院训,“自强发奋,求真博爱”作为医院精神,把“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技择优”作为人才理念,灌输到每个员工的脑海里。向全体员工发放《员工手册》,让员工品味领悟。请专业培训师来院讲学,并对员工进行礼仪培训,提高了全体员工的文化素养。使医院的精神文化、形象文化传承发扬光大,成为全体员工自觉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为准则。

  医院新址,从外墙设计到内部装饰,从景观表现到各区域文化墙的布置,无不彰显浓郁的中医文化内涵,制作中医知识宣传版面540多块,具有中医特色的标识牌600多个。中医发展渊源,健康教育、防病御病常识,专科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无不细致入微,恰到好处。

  不拘一格 引进和培养人才

  医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和“请进来、走出去、岗位成才”的人才工程,推行“评聘分开,末位淘汰,双向选择”的人事制度,不拘一格,大力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几年来,共引进各类人才400多人,仅2012年就招聘引进各类人才160人,其中研究生16人,本科生74人,护理人员70人,既有名老中医,也有后起之秀,充实了人才队伍,增加了医院活力。医院遵循“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的原则,与北京、上海、河南省等十余家大医院协作,邀请他们派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授课、施术,使医院品牌建设迅速提升。每年派出技术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开通远程教育,每周组织网上学习,提高了员工的技术水平。

  精细管理 调动员工工作热情

  医疗服务的特征决定了医院必须摒弃传统粗放的经验管理模式,夯实各项业务的管理基础,形成注重细节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所以医院自去年开始实施精细化管理模式。为此设立了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和16个分支委员会,建立了五级质量管理网,将管理指标、质量指标、效率指标、效益指标、终末指标细化到科室、班组和经管医生及责任护士,各层级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相互监督、互动与反馈。每周一小结,每月一中结,每季一大结,年终总评比,奖优罚劣。

  结合精细化管理,医院每月开展一项主题活动,每次活动有方案、有检查、有总结、有评比,在每个工作环节都有质量进步的同时,使活动主题内容得以强化和提升。努力实现精细整体服务管理、精细整体质量管理、精细整体效率管理、精细整体分配管理.使管理从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从领导行政硬性管理变为员工自我柔性管理,从要我干变为我要干,调动了员工的劳动热情,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人性化。

  科研成果丰硕  中医服务网形成

  近年来,医院获省中管局科研成果奖3项,周口市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周口市第十一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5项,项城科技进步奖6项。在医学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3篇,其中国家级38篇,省级15篇。     

  信息化程度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标志。如今,医院信息化建设同样显现出可喜景象:与中行项城分行共建的银医系统已经开通;点击项城市中医院网站,可随时浏览医院动态、专家风采等信息;实施就医“一卡通”,挂号、就诊、住院、缴费、病历、检查等“轻轻一点,内容尽现”。拓宽了服务范围,提升了服务能力,使医院综合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发展自身的同时,以中医院为牵头单位,成立了“项城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联合体”,吸收会员单位30多个,会员380人,初步形成了全市三级中医医疗服务网络,为进一步促进该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为做大做强做优中医品牌作出了贡献。

  跨越发展 医院步入发展快车道

  1999年5月前的中医院,管理混乱,人心涣散,事故迭出,负债累累,信誉危机。全院138名员工,年收入200万元,负债158万元,设备总价值不足10万元。医疗技术落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举步维艰。面临“关停并转”的尴尬局面,新组建的班子深感责任重大、道路艰辛,但并没有气馁和退缩,而是知难而进。通过对医院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确立了“明确工作切入点,寻找经济增长点,内引外联、跳跃发展”的建院路线。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科技为先导,以服务赢人心,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在困境中求突破,在竞争中图发展。不断完善和强化“一二三四五”系列管理模式,即建设一个团结、高效、廉洁、务实、奋进的领导班子;启动“形象”和“人才"两个工程;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引进和人才培养三大战略;引入竞争、激励、约束、风险四个机制;创建“无医疗责任事故、无违法乱纪、无收受红包回扣、无乱收费、无假劣药品”的“五无”单位。严格的质量控制机制、灵活的经营机制、有效的用人机制、效能结合的分配机制得到充分体现,逐步走上了快捷健康的发展轨道,迎来了医院发展史上生机盎然的春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团队无目标,必然无斗志。所以适时设定目标是激励员工不断开拓、与时俱进的有效办法:早在1999年的医院起步初期,就设定了一年小变,三年大变的目标,结果三年收入翻两番。之后再把目标拔高,五年建成全市一流的中医院,没到五年,医院就从全市倒数第三位一跃成为全市总收入、人均收入、医院管理评价总分第一名。成为全市第一个被原国家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命名的二级甲等中医院。五年目标提前实现后,医院又及时提出“三三工程”建设,即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实现300名员工、300张床位、年收入3000万元的目标,结果只用了三年就实现了上述目标。2008年,医院再次拔高目标,提出将医院建成豫东南一流的现代化中医院。于是就多方公关,上下联动,争取政府支持,在新区征地120亩,总规划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一期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的新址工程顺利建成投入使用。医院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期,跳跃发展的理念再次给人以惊喜:2011年在全省中医医院管理评价中获县级中医院总分第一名,2012年,医院成为全省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的第一个县级中医院。目前,医院已拥有职工63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18人,高级职称人员共26人,中级职称及硕士研究生121人,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初步形成。各项荣誉纷至沓来:河南省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河南省创新医院,周口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周口市十佳医院。院长李军民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个人。

  谈到项城市中医院的快速发展,院长李军民深有感触地说:“中医院的发展,首先明确一个思路——发展才是硬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皆困难:用发展的办法才能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其次,理清一个理念——突出中医特色,用两条腿走路。中医既能治病,也能挣钱,不拒绝现代科技,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可利用。以中医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向管理要效益。第三,坚定一个信心——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不代表我们不能做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项城中医人将继续贯彻“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的发展战略,瞄准“国家三级甲等中医院”的新目标,完成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拥有1000张床位的总体规划。全院员工凝神聚智,同心同德,“以踏石有印,抓铁有痕”的精神,争创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服务、一流的效益,立足项城,唱响河南,领秀中原,走向全国。 (谷景山  赵华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