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1-08

  在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经济和文化是两个基本形态,两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支撑与动力。人类社会区别于动物世界的显著标志,动物只有物质的需求,没有精神的需求;人类在物质需求之外还有对精神、道德、理想、智慧等的需求,这就催生和孕育了另一种文明形态,这就是文化。

  文化的定义见仁见智

  文化的定义很多,其中最古老且最有说服力的当推《易·贲卦》所说:“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观察人文现象,以教化天下。文化就是用人文精神教化人,简而言之就是“以文化人”。余秋雨先生说:“文化是一种由精神价值、生活方式所构成的集体人格。”文化看上去虚无缥缈,实际却无处不在,它显现在人的日常生活、行为之中,体现了人的精神品格。 “一切文化都会沉淀为人格,每个人的人格都形成于他的文化积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知识与文化相混淆,以为知识就是文化。诚然,在习惯上人有了知识就是有了文化,因为知识是传播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知识逐渐掌握了文化,但实际上知识与文化还是有一定区别的。知识是实践经验基础上总结形成的,知识是经验的标化,是实践中人们获得的认识和经验。而文化是人们长期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并内化为人的人格及其价值观念。知识是十分具体的,文化则比较抽象。知识较为实用并常常与人的利益需要相关联。知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但是知识不等于文化。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有知识没有文化的现象,随处可见。这些人中不少具有高学历,受过高等教育,不能说没有知识。可是他们的行为决不能说明其具有良好的文化底蕴和修养,其人格的严重扭曲和堕落,在他们身上,知识与文化相剥离,以至于做出了种种有知识没有文化的行为。

  文化的作用

  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说:“文化有什么用?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知道没有文化什么都没有用。”一位哲人说,国家繁荣富强主要靠两种实力: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一切可以表现物质力量的实力都是硬实力;一切可以内化为精神力量的实力都是软实力。一个国家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败;一个国家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就败。而贯穿软实力经纬、维系软实力灵魂的就是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深厚的软实力。文化能塑造个人人格,可以增长智慧、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品格。文化的作用可以用庄子的一句话来概括:“寓大用于无用之中。”庄子认为,天下都知道有用的东西是有用的,但不知道无用的东西也是有用的。这一思想是极其深刻的。现代学者李泓冰说:“文化虚无缥缈,却能无比坚硬地影响社会人心走向。”

  我们学习文化千万别抱着一定要有用的态度去学,因为无用即大用。学习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为了提升人的精神价值。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周功鑫先生说:“没有文化支撑,再高超的科技都是贫瘠的。”杨叔子院士认为:“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而没有科学的人文也是残缺的人文。”钱学森院士曾经说过:“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它开拓科学的创新思维。”

  文化是大道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说:“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中医学不是纯粹的自然科学,它密切联系自然界和社会环境,它常常把医“人”和医“国”相提并论,中国的医学与哲学息息相通。哲学有医学的目标,关怀人、爱护人;医学有哲学的原理,从宏观整体的角度看人,哲学与医学都被称为“人学”。复旦大学医学院王卫平教授说:“医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类本身;导致人类疾病或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而且也紧密联系到社会和人文科学等领域,通俗地讲,医学是人学。”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着诸多矛盾,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作为医务人员应该从医学的性质和职能来看待,我们既要看病更要看生病的人,医学要有人的温度,而不能只有机器的冰冷。如果医生盲目依赖崇拜技术,而把病人仅仅当成一个疾病的载体,一个病菌的载体,那就背离了医学的根本。中医学强调“医乃仁术”,“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中医药文化的内涵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母体,解读中医学对生命、健康、疾病、生死等问题的价值观念、独特的认知思维方式、人文精神和医德伦理等。中医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文化与中医学术两者血脉相连,不可分割。我们要学习、研究中医学术,必须结合对其文化母体的审视和剖析,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术的真谛。

  现代教育存在的缺陷是,自然科学往往忽略了人文精神成果的存在,人文科学也没能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北京大学医学史中心主任张大庆教授说:我们培养的医生,不能过分依赖高新技术而忽视对医学本源的探求和对医学人性化的追求。过去中医院校的教育偏重于中医学术的教学,忽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作为中医学人,我们应该努力补上这一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的范围何其宽泛,往往难以找到切入点。北京大学的一位哲学教授认为,《论语》、《道德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代表,是中国仕人必读之书。《论语》的核心是“仁”,是为人经世处事的准则。倡导“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经》的核心是“道”,是修身养心的准则。强调“无为而治”,“道法自然”,“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我们应该从传统文化的经典中汲取营养,提升自己,怡养心身。

  中国文化以和为本

  哲学家张岱年先生说:中国文化对人类的独特贡献,一是重视自然与人统一的“天人合一”观;二是以“和”为贵的人际和谐论。

  季羡林先生说:‘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东方思想的普遍而又基本的表露。我个人认为,这种思想是有别于西方分析的思维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这个思想非常值得注意,非常值得研究,而且还非常值得发扬光大,它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马中先生认为:西方哲学强调“天人相分”,用“分”的方法思天,产生了天文学和广义的物理学,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国哲学提出“天人合一”,用“合”的方法思天,强调“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产生了真正的哲学。中国哲学中“合”的方法及系统整体原则,深刻体现在中国的兵法、医学、农学、艺术等学术领域,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类基本问题的回答: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身的关系。马中先生认为:中国哲学纲领可归纳为两条从研究对象讲,它注重社会人生问题,体现“以人为本”;从研究方法讲,它崇尚和谐的原则,可谓“以和为本”。何谓“和”?《国语·郑语》 :“以他平他谓之和。”用不同的事物来平衡、联合、协调一定事物,就是“和”。“和”是宇宙的根本状态,是阴阳运化的最终归宿。“和”有三重意义:一是人与自然和谐,道家提出“天人合一”的理念;二是人与人的和谐,儒家主张“和而不同”;三是身与心的和谐,中医学强调“形神一体”。中国的哲学智慧,集中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基本特质,也是中国哲学和中华文化的最高价值标准。《天地阴阳》:“天地之美莫大于和”。《道德经》:“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天之道,不争而善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按照中国哲人的理解,“争”只是矛盾的表层道理,“和”才是矛盾运动的深层本质。人类的智慧和出路在于把握大道,懂得燮理阴阳、调和矛盾,把和谐精神推广于天地之间。中华民族“和”的理念或和谐哲学的实践意义,在于能够化解和匡正人类面对的生存和发展这一基本矛盾所引发的各种危机,使其沿着体现“和而不同”的理性智慧的大道前进。西方大哲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其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是第一位的”,“若能够被世界所采纳,地球上肯定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和祥和”。

  笔者认为,从文化解读中医学的意义把传统文化与中医学的有机融合,使我们每个中医人能够正确对待社会、对待自然、对待人类自身,成为一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的、有思想、有智慧,有一定品格和精神境界的中医药人才。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