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神、五志’理论的基础上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1-11

  “随着时代与社会要素的发展变化,医学模式已逐渐发生转变,由视野局限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宽广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各类精神、心理、心身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中医学所强调的天人合一、形神一元整体观念,重视情志致病因素以及疾病转化过程中的心理、社会因素影响,正是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的基本思想,其诊疗优势日益突出,在精神卫生工作中的作用愈加重要。”

  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华中医药神志病分会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神志医院院长、黑龙江省精神心理卫生研究中心主任、医学博士赵永厚教授指出,中医神志病学正是在这种时代与历史的呼唤下孕育而生并不断发展,尤其近20年以来,神志病证已从临床各科中分化出来,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逐渐完善,相关治疗原则及方法业已成熟,全面构建中医神志病学学术体系正当其时。

  “中医神志病学是在深入挖掘传统‘五神、五志’理论的基础上,与现代精神病学、心理学、心身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相比较而建立起来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赵永厚介绍,从临床范畴看,神志病是人体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受扰、气血津液变动而引起脑神功能失常,导致神志功能活动障碍的一类疾病,如癫病、狂病、郁病等,现代医学的精神分裂症、强迫症等也多从此辨治。对此,在多年的临床实践和教学体会中,赵永厚提出应从以下5方面构建中医神志病学学术体系。

  理论体系

  赵永厚指出,理论体系的构建是一门学术成长的基础,是引领临床行为和制定临床决策的根本。基于五行学说、脑神理论及形神一元观系统阐释神志病的发生实质、发展规律和诊疗策略,构建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是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和重要基石。其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基于中医“五行学说”、“脑主神明”及神志病“体用学说”等基本理论原则。

  赵永厚认为,神志病学理论体系的核心是“神志”概念,《内经》中“五脏神”及“五脏志”理论乃现代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的基本雏形。据此,神志病可依照五行规律从脏腑入手来诊治,这种神志异常的躯体化治疗思想是中医学所独有的,也是中医学身心整体观念、身心一元论的突出体现,契合中医学整体观念与中医理论的本质要求。

  尽管如此,不能仅仅依照“五脏神”和“五脏志”的理论构建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自《内经》以来,中医学一直将神明归属于心,但无论从心或从五脏神论之,皆难以精细解释精神、思维、意识活动的发生和病理变化。随着人们对“脑”的认识逐步深入,尤其现代医学的兴起,为“脑主神明”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因此,神志病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应将脑纳入其中,并与五行相配属,从“脑-脏腑-神”交互影响及阴阳气血理论入手,系统研究“神志”内涵及其功能与作用,科学客观地阐释神志病的发生机制。

  诊察技术体系

  《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有云:“望以目察,闻以耳占,问以言审,切以指参,明斯诊道,识病根源”。赵永厚介绍,神志病的临床表现侧重于患者情感、思维、意识、认知等方面的改变,即情感、认知、意向过程的障碍,相对于这些症状的中医学特征性描述,主要包括善喜、善悲、善恐、善怒、善忧思、善惊、失眠、多寐、健忘、谵语、郑声、错语、烦躁等。针对上述异常改变,临证缺乏相应的阳性体征,大都难以借助现代检测手段而明确诊断。因此,中医临证主要依据其病史、症状特点与发病规律进行“望闻问切”,以获取病情资料,指导辨证施治。“在此,应基于神志病不同类别病种的症状学特征及病变规律,系统梳理四诊诊察法的技术要点,构建完善的诊察法技术体系,既应准确把握不同诊察法在神志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要点,又要注意四诊合参,综合分析。”

  治疗体系

  赵永厚认为,对于大多数神志病而言,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或者阐明其确切机制乃属一种渐进性过程。中医学自古即为一门经验医学,从大量的临床资料、古籍文献及临证经验中所提炼的行之有效的疗法与技术,是体现中医学诊疗优势的重要途径。治疗体系构建的前提基础是梳理清楚神志病的类别,对神志病的常见病证开展证候梳理,明确中医辨证要点,以指导实践用药。按神志病临床治疗的专业性特点,大致说来体现如下四大治疗体系。

  药物治疗体系

  关键在于理清神志病的病证方药规律。从古籍文献和临床总结中筛选不同类别神志病的稳定药物,即治“病”药物;筛选不同证候的高频药物,即治“证”药物,形成病证结合的系列特色方剂。其中,“理清神志病的病证关系”是临证用药的关键,即疾病是证候发生的基础,证候是疾病演变的条件;诊病为本,辨证为纲;稳定治“病”,灵活治“证”;治病不遗漏证候,治证不偏离疾病;针对疾病确立君药,针对证候确立臣药,针对个别症状体征确立佐药。

  针灸治疗体系

  关键在于理清神志病的病证配穴规律。在诊断明确、辨证清晰的基础上,以“调神醒脑”为法则,制定病证结合取穴方案,施以特定的操作手法,将头针、体针、腹针有效结合,形成理论依据充分、临床效果显著的针灸治疗体系。

  情志疗法治疗体系

  中医七情网络学说中孕育而生的情志相胜法,即运用中医五行学说理论调节情绪,以偏纠偏的方法,是中医学特有的一种心理疗法,类似于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行为疗法。除了情志相胜法以外,中医情志疗法还包括说理开导法、暗示解惑法、移情易性法、行为矫正法等。

  适宜技术治疗体系

  关键在于运用中医理论指导挖掘传统适宜技术疗法,如食疗、药膳、拔罐、刮痧、足浴等。因神志疾病常具有隐匿性,一旦发病往往多因素交织,且长时间受累,因而具有多重病理机制的特点。故对神志疾病,单一疗法难以奏效,常需“杂合以治”,将各种疗法有机联系,形成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体系。

  预防体系

  “未病先防”一直是中医学倡导的健康理念。赵永厚教授认为,基于中医神志病学理论体系,应构建符合神志病发病特点与规律的预防机制和预防策略。

  所谓神志病的预防机制,即积极动员所有相关因素,建立包括医疗机构、学术团体、社区、家庭在内的“一体化”预防机制。作为核心位置的医疗机构及学术团体,应积极设立“治未病”服务平台,开展精神、心理状态评估,在常规体检中,加入相关精神、心理检测项目,健全心身健康普查体系,有效评估心身健康状况及相关疾病的危险程度、发展趋势及危险因素;开展各年龄阶段心理咨询和指导,及时纠正儿童行为情绪问题、青少年违纪行为、老年人心理不适应及大中学生的心理疾患,使之能够抵御外界有害因素的侵袭,处理好各种情志刺激性的生活事件,以达到中医学“治未病”的目的。

  所谓神志病的预防策略,即指神志养生及神志病预防的方法手段。神志养生常以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道德品质调养等为基本原则。神志养生的大法一般可概括为“神养法”和“形养法”。神志养生还可采用术养法,如气功调神法、动功调身养神法、静功调心养神法、吐纳调息养神法等。

  基础教育体系

  从根本上解决中医药在精神、心理疾病防治中作用的发挥问题,关键在于教育。“目前,我国各中医药院校尚未设立中医神志病学专业,仅个别院校开展了相关选修课程,在基础教育方面几乎处于空白,直接导致神志病专业技术人才资源的匮乏。”在此,赵永厚呼吁说,应着力中医神志病基础教育体系建设,尤其是高等教育体系建设。要在相关政策支持下,陆续开展神志病临床专业教学试点工作,明确培养目标与任务,推进课程体系建设,继而在中医药院校全面开设中医神志病专业,以此从根本解决神志病专业人才缺乏的严峻问题。

  赵永厚还强调说,要大力构建完善的神志病继续教育机制,根据不同层面需求,培养多层次专业人才。同时有效依托学科继续教育基地及学术团体的组织建设,针对不同层面专业医疗技术人员,开展特色鲜明的继续教育项目,搭建资源共享学术平台,促进学科成果的推广。要面向综合医院相关科室人员,开展神志病诊疗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医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谋求本领域医疗水平的整体进步。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