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医药方网 www.piccc.com 发布时间:2014-02-19

  所谓中医治未病应当理解为按照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念,遵照中医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公民健康工程。

  国家应从政府层面上对中医治未病加以重视并加强行政干预力度,制定相关战略,尽快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制定并监督实施中医治未病的相关具体举措;中医药行业应从既病防变,摄生防病,掌握规律先时而治,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几方面来开展工作。 

  2013年6月,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明确要求将中医治未病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并从2013年起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和儿童中医调养服务。中医治未病已然面向全体国民,将在国家提供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一展所长。那么什么是中医治未病,又如何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治未病呢?

  “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中医治未病是用中医的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和防治疾病的方法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治未病核心理念就是要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过程的主动权,争取却疾与未病之前。故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说:“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

  所谓中医治未病应当理解为按照中医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理念,遵照中医养生保健的思想和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项公民健康工程。治未病是一项公共卫生事业,与国情、环境,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体质等诸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千万不能理解为只有中医药人员参与或者单纯依靠中医药行业来做。所以,这就要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认识治未病。治未病应当是一项在国家政府统筹规划下的社会各行各业、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

  “治未病”是一个系统工程

  国情与治未病

  据最新资料显示,2013年中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且以每年近800万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如何保证数量不断增长的老人能够享受建康快乐的生活成为一个紧迫的社会问题。中医药的养生方法在老年康复保健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必将在政府有效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工作中提供有力的帮助,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

  此外,我们国家正处在农业化向工业化的社会转型期,面临着人口城镇化、贫富差距加大和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等因素,还有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已经基本覆盖,但优质医疗资源依然集中于大城市,农村及贫困地区仍缺医少药,低收入或低学历人群普遍缺乏预防保健意识。不仅如此,众多青少年群体也面临着升学、就业等诸多现实压力。上述情况都是造成患病率增高的原因。如何做到心理和身体上的疏导、调节,将是治未病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然而问题的根本性解决却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个行业的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民主、和谐的社会大环境。

  环境与治未病

  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繁衍的物质基础,人的生命活动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然而从20世纪20年代起,全球环境污染问题就开始威胁着人类的安全和健康,最主要的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和酸雨。据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有关空气、水和食物污染的报告称:全世界城市居民中有五分之四生活在受污染的大气和水源中,每年有30%的人因环境污染而患病,人类的癌症极大部分是由环境因素引起。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难以避免。PM2.5指标多地常年居高不下,长时间的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疾病呈高发趋势;水源的污染成为诱发癌症的重要元凶;还有食品安全问题,地沟油、农药残留、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民众的健康危机重重。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素问》有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所以拯救自然环境就是拯救我们自己的生命,治理和预防环境污染是中医治未病战略思想的延伸和拓展,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所面临的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体质与治未病

  体质是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属性。北京中医药大学王琦教授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瘀血质和特禀质。中医学认为影响体质形成的因素有先天禀赋和后天因素。《灵枢·天年》谓:“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父母身体的强弱、肥瘦、肤色及其性格、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遗传性疾病属于先天禀赋,最常见的如家族性遗传性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及鸡胸、驼背、癫痫等。虽然先天禀赋难以干预,却是治未病要参考的重要内容。后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饮食营养、劳作、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坏境以及人的精神情志因素等,这将是治未病发挥其优势的地方。

  例如,体质状态随年龄的增长而发生相应改变,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体质特点。《灵枢·营卫生会》指出:“老壮不同气……壮者之气血盛……老者之气血衰”。儿童为“稚阴稚阳之体”、“纯阳之体”。其体质特点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其发病急,传遍快,易于伤阴伤阳。成年人精气血津液充盛,脏腑功能强健,故多病实证,且易于康复,治疗取效较快。老年人整体机能生理性下降,脏腑功能减退,精气渐衰,阴阳失调,所以疾病多发,多虚实夹杂之证,医药调治,取效当缓。

  中医学的体质辨识不仅为我们在生理学上提供了形态组织结构、机能活动以及心理情志方面的个体差异,而更重要的是在发病学和病理学上指出了某种体质对某种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及其既病之后产生何种证候的倾向性,从而为中医的治疗预防提供重要参考。

  生活方式与治未病

  地域环境  中医早在《内经》时代即认识到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地域环境是有客观的空间差异的,如在《素问·五常政大论》指出“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凉,地不满东南,右热而左温”,说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不仅在地理位置上有高下和东西南北之不同,水土、气候也有燥湿温凉之别,这些因素可以直接或间接的渗透到人体内部,导致疾病的发生拥有了地域特点。然而这些又都是不可抗力,我们生活在其中只能尽力适应,由此产生了地域特色的生活方式。这些都为中医治未病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环境下采取不同方式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也就是因人、因地而制宜。

  劳作   “生病起于过用”,过于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在严重污染环境下的体力劳动,或精神高度紧张下的劳动,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如《素问·宣明五气论》即言“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反之,形体过于安逸,则气血运行迟缓,气机阻滞,脏腑功能减弱,正气不足,同样导致虚弱多病。因此,《内经》提出养生当“不妄作劳”,只有劳逸适度,劳而不倦,方可增强体质,远离病痛。

  饮食营养  合理的膳食结构,科学的营养搭配,对维护和增强人的体质有重要作用。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却带来了高脂肪、高蛋白、高热量。不少人的饮食无度、嗜食肥甘、嗜烟、酗酒、缺乏运动是当代人群的普遍现象,引发的代谢综合征等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脂肪肝、糖尿病、痛风等,不断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内经》提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这为治未病引领人们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提供了规范和准则。

  心理与治未病

  精神心理因素在传统中医属于“神”的范畴,中医学认为情志过激可损伤人体,“百病皆生于气也”,“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另外,人体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时也会导致精神情志的异常改变,如《灵枢·本神》谓“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

  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复杂,社会利益分配欠公允等情况对人体的心理影响不容忽视。近年来心理障碍、社交障碍、抑郁症、强迫症等心理疾病呈多发趋势。中医学积累了丰富的心理治疗手段和经验,主要有祝由、暗示、情志相胜、导引行气等。《内经·上古天真论》言“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行劳而不倦”。如此科学的认识和有效的应对措施,也为中医治未病的独到优势之一。

  “治未病”的相关举措

  综上所述,治未病不单纯是医药卫生行业的任务,更不是中医药人员所能独立完成的工作,它属于公共卫生服务范畴,是国家战略层面上的系统工程,具有全民性、社会性的特点,关系到民族兴旺、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因此,治未病需要政府和全社会来共同参与,才能够做好,确确实实为百姓健康带来好处。

  举措一 

  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公共卫生工作中是不可替代的,所以国家从政府层面上对中医治未病加以重视并加强行政干预力度,制定相关战略,尽快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如卫生部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国土与环境部门、规划与发展部门等)的职责和任务,以利于各自履行其职责。例如中央政府承担制定治未病相关任务和目标的职责,地方政府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提供相关服务和监督,以满足区域内居民的卫生保健的需要。

  举措二  

  卫生行政部门依据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制定并监督实施中医治未病的相关具体举措。如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向城乡居民提供中医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或重点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并进行登记管理等等。

  举措三

  中医药行业是治未病的积极参与者,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摄生防病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深刻变化以及医学目的的重大调整,中医健康养生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建立在治未病基础上的养生理论、内外兼修的养生功法、适度锻炼、合理膳食、情志调理及个人卫生防护等等,对亚健康,尤其是老年病和慢性病的防治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大人民群众必将从中获益。应当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普及中医药知识,传播养生保健方法及中医药文化,大力宣传只有健体才能防病,只有摄生才能强身的健康理念。

  另外,建立突出中医特色的体质辨识中心,加强中医体质辨识,建立完善的体检资料数据库,动态观察和规范管理,定期开展随访和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内容可以包括身体疾病、心理疾病、体质辨识和亚健康状态,及时发现“疾病微征”或“隐态”,以利于早期干预。

  掌握规律先时而治  对于有明显季节性的疾病,常可先时而治,预防为主,往往能事半功倍,如哮喘病,往往秋冬常发,在夏季就积极预防,即所谓中医学的“冬病夏治”。对流感,过敏性鼻炎等春季多发病,则通过指导患者适当锻炼,以增强体质,采取“春病冬防”原则。

  对先兆症状的重视是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治疗的关键,如中风先兆早期治疗,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对一些反复发作,发病有规律的疑难痼疾,如现代医学中的免疫性、过敏性及内分泌、神经系统的疾病,运用治未病方法,注意缓解期的培本扶正,配合精神情志调摄和体育锻炼等。

  既病防变  疾病发生后,准确认识其病因病机,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主动权,防止其传变。如《伤寒论》所提到的“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如脂肪肝者日益增多,部分脂肪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如能在早期及时调理或治疗,就可以阻止其进一步发展,甚至恢复正常。

  三因制宜  三因制宜,就是因人﹑因地﹑因时制宜。人有老幼、男女、胖瘦以及九种体质之别,地有东、西、南、北、中之分,时有一年四季之异,这些不同特点,决定了治未病时的“同中存异”、“异中存同”的必然性。因此,治未病工作也必须遵循这一原则,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措施才是治未病的终极服务方式。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将中医药作为健康服务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保健理论,“天人合一”、“辨证论治”的医疗理念,以及“调心摄身”的养生方法,都是独一无二的,是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