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医学就是研究人的生存状态、影响因素以及人们对自然、社会适应性的科学。其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宏观的自然、环境、物种到微观的细胞、基因,从生存空间因素到个体组织量化,从内因到外因。 ●中医学是一种生态医学的模式,它注重的是人的整体,而不是局部,是生命最佳状态的存在和延续,而不是局部组织结构的形态及变异;注重的是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稳定与适应,而不是以对内外环境的干预或破坏求生存。 ●真正理想的生态医学,必须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汇中、西医之精华,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宏观与微观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逐步达到这一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 进入21世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人类的健康应是以稳定医学、生态医学、健康医学为主的宗旨。未来的医学模式应是一种包括人体的机能状态和所有影响因素在内的医学模式。 中医是实践生态医学的先行者 生态医学就是研究人的生存状态、影响因素以及人们对自然、社会适应性的科学。其影响因素包括外部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内部环境(人体内部一切组织结构、功能及其与之相应的物理、化学、微生态环境)。这一理想的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高境界。 中医是追求和实践这一理想模式的先行者。中医的理论框架及学术特征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与天地共生、与自然和谐。它着眼于维系和促成人体生命的最佳状态,注重研究人体组织、系统、器官的功能开展、稳定和联系,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辩证地分析生命活动,融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于一体,而不是偏重于人体各组织器官实质结构的研究,是从功能上概括生命的本质。 什么是人体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内经》中所说的“阴平阳秘”、“形与神俱”。其核心精神为“致中和”。正如《中庸》所云:“中也者,天地之大本也;和也者,天地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宋代理学家朱熹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这种不偏不倚的中和状态,就是中医追求的最佳生命状态。它表现为生命活动的适应、平衡与协调。适应是人体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适应;平衡是人体内部各组织器官结构及其功能的动态平衡;协调是机体对适应与平衡的能动作用。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协调人体组织器官对内外环境的适应与平衡,促成与维系生命的最佳状态,是中医防治疾病的出发点和归宿。 中医的生态医学内涵 重视外部环境的影响,强调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与适应 人是大自然的产物并与社会环境紧密联系,具有生物与社会的双重属性。自然与社会的外部环境,是人类生存必要条件,与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生、老、病、死息息相关。中医对人体生理、病理的研究,从来就是将其与大自然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影响紧密联系起来,探求其预防、保健、治疗的方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已有较为详尽的阐释。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灵枢·岁露论》说:“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指出了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生老病死与大自然的运动变化,都遵循着相同的自然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夫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人类必须适应阴阳变化的规律,遵从自然法则,才能减少疾病,获得健康。 同时,中医对人体生命的研究,也非常重视社会环境对其生理、病理的影响。社会环境包括社会状态、人际关系、个人地位、经济状况、工作条件、宗教文化等。这些都会对人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素问·疏五过论》说:“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住、暴乐暴苦、始乐后苦,皆伤精气,精气竭绝,形体毁沮。”又说:“诊有三常,必问贵贱,封君败伤,及欲候王。故贵权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皮焦筋屈,痿躄为挛。” 因社会经济环境及人际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影响,是许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要有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态,才能消除或减轻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形神合一,五脏一体 形指有形之体。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总称,包括一切生理性或病理性外露的征象,是形体功能及其表现;狭义的神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之与神,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得相失。 神本于形,神能驭形。“形与神俱”,和谐与共,是健康的象征;形神相失,不相维系,是疾病的标志。《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灵枢·本神》亦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阴精与阳精相合,形具而神生,形神乃成。这种形神合一的生命观,贯穿在中医研究人体生理病理及其生命全部过程的始终,是反映人的生存状态的重要内容。 中医的整体观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状态是生命状态的集中体现。中医认为,人体各组织器官在结构上不可分割,相互沟通,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五脏一体,相生相制,相互依存,不得相失。 强调人体功能结构的完整性,这种整体观的认识,能有效地指导中医临床,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西医偏重局部的分析方法不可企及的优势。 体质因素是中医“三因制宜”治疗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人体生存状态的研究,体质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体质主要是指遗传禀赋、生理特征等方面。“禀赋于先天,充养于后天”,体质反应是一种非疾病状态下的个体特殊性。如对外界反应的个体差异,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病症转归的倾向性。 《灵枢·通天》曾根据人的形态、脏腑、气血多少等体质特点和相应的行为倾向、态度及情感特点等,将人分为“太阳”“太阴”“少阳”“少阴”“阴阳和平”五类,称为“五态之人”。如太阳之人,其体质特征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其人也。”这就是说,太阳型的人,体质是多阳少阴,对这类病人的治疗必须谨慎调治,不得伤其阴,以防阴脱,只能泻其阳,又要避免泻之太过,否则阳外脱易狂。如果阴阳皆脱,就会暴死或不知人事。太阳之人的性格特征是:“居处于于,无能而虚说,志发于四野,举措不顾是非,为事如常自用,事虽败,而常无悔……其状轩轩储储,反身折腘,此太阳之人也。”意思是说这类型的人常常到处乱忙,好说大话,无能而喜空谈,雄心壮志发乎四野,行为举止不顾是非,常意气用事,虽屡遭失败,也不知悔改。外貌表现出高傲自满,常见仰腰挺胸、身躯向后、两腘曲折的姿态。 《内经》的这种分类方法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既注重了阴阳的定性分析,还注意了阴阳的定量分析,并且总结出阴阳和平的性质类型,显然对更准确的划分体质的不同类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这种体质差异,是中医制定“三因制宜”治疗原则的重要依据。临床上,只有遵循“因人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准确把握不同体质在其病理状态下的辨证论治,才能达到WHO生物医学专家所提出的“个体化的具体治疗是临床试验的最高层次”的境界。 合理开发利用原生态物种作为治疗疾病的基本药物 中医在“天人合一”理论思想的指导下,认为“人与天地相应”,人是大自然的产物。人的生命与整个大自然的生存状态紧密相关。大自然的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如阳光、空气、雨露、山川、土壤、矿藏等)组成,这种生态系统不但构成了种类繁多、气象万千、生生不息大千世界,而且蕴藏和孕育着许多有益于人体生命的原生态预防和治疗药物。 这些天然药源,主要是植物、动物和矿藏。据全国中草药普查结果表明,我国天然药物资源库有12772种,已鉴定可药用植物9000多种。中医在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及其稍后的《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中,就提出了如何采集、加工、炮制和利用这些自然药源。利用其有“毒”的偏性,以纠正人体在“阴阳失调”时所出现的各种病理状态,重建和恢复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平衡与协调,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康目的。正如明代医家张景岳所说:“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之邪气……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毒药”一词,在古代中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 中医正是合理地利用了这些原生态的天然药物资源,研究其多种多样的性质和作用,总结出了药物的性、味、归经、升降浮沉及有毒、无毒等药物学理论,用以指导临床,并对这些天然药物做到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只要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就能发挥这些药物所具有的疗效显著、副作用较少、费用较低的巨大优势,是有着广泛开发前景的自然药源。 中医学属于不完善的生态医学 中医学应是一种生态医学的模式,其宇宙观及方法论,充满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思想。中医学不但与远古的本能医学、古代的经验医学、近代的实验医学有着显著的不同,而且与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亦有着质的差异,是真正的人体生命科学。它注重的是人的整体,而不是局部,是生命最佳状态的存在和延续,而不是局部组织结构的形态及变异;注重的是人体内外环境的和谐、稳定与适应,而不是以对内外环境的干预或破坏求生存。 在这种理论思想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自然就与西医有很大的差异。譬如对癌症的治疗,中医虽注意局部的病变,但更重视患者的整体状态和生命的延续。其治疗原则总是在扶正固本的基础上祛邪(痰、浊、湿、瘀、毒),以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稳定(阴阳平衡)和生命的最佳状态(阴平阳秘)为要务,而不是像西医那样高度重视局部病变,而忽略整体状态,试图通过手术、放疗、化疗等治疗方法,达到“除恶务尽”、“彻底解决”的根治目的。 其实癌症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局部病变问题,而是与机体内部许多不良因素,如神经、精神、内分泌、免疫等病理改变有关。这才是“本”,“癌”只是“标”。对癌症患者的放疗、化疗,并非绝不可用,关键是要全面了解患者的全身情况,高度重视放疗、化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应根据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在整体治疗的同时,掌握好放疗、化疗的适宜与适度,始终以保存患者生命为第一要务。如果全身情况较差,“带瘤(癌)生存”又未尝不可。我曾见到巴中市两位膀胱癌患者,经手术切除后,拒绝化疗,回家调养。此后未再作其它治疗,存活时间均在10年以上。其中1例刘某,为老年女性患者,至今健在,现已89岁,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行动自如。坚守整体大于局部,维持生命最佳状态,这就是中医学的学术特征。 有学者认为,“中医是原汁原味的生态医学,是超前的人体生态医学。”(陶功定,张维骏等著《医易生态医学》)就是因为中医以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通过对人整体生态环境的调控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应该承认,中医学从其理论和实践方面来看是一种生态医学,但又属于不完善的生态医学。生态医学涉及面十分广泛,从宏观的自然、环境、物种到微观的细胞、基因,从生存空间因素到个体组织量化,从内因到外因。而中医的研究是重在整体、宏观和联系,缺乏对人体组织结构及微观生态的探知和佐证。所以真正理想的生态医学,必须是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融汇中、西医之精华,吸取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在宏观与微观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逐步达到这一医学发展的最高境界。(作者为全国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名中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