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医的,顶重要的是讲医德。我们过去学医,临出徒,老师总要送两件东西,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就是让后人切莫忘掉医生的本分,为病人治病,要不分昼夜,闻风而动,冒雨而行。
——耿鉴庭
耿鉴庭(1915~1999年),著名中医学家、医史学家、文献学家,他在所从事的每一个领域都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他的博学多才得到了众口一词的好评。耿鉴庭幼承家学,14岁即完成儒学经典教育,后专习医学,遍读医宗经典并随父应诊,从而打下坚实的中医理论功底。18岁开始独立应诊。1935年入镇江江苏医政学院(今南京医科大学)就读,成为中西医兼通的医生,时年20岁。毕业后返回家乡。对中医、西医均能认真对待,悉心研究,以治病救人为目的,尽力消除门户之见。1955年,奉卫生部调令,赴京参加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的建院工作,时年40岁,是当时从全国征召的有突出建树的中医人才中最年轻的。40余年来,他在中医研究院(今中国中医科学院)这个国家级中医最高平台上为中医临床、科研、教学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卓著的成绩。
耿鉴庭的一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造就的典型知识分子的一生,自幼温柔敦厚的家教,塑造出他处世正直、与人为善、宠辱不惊、自奉菲薄、豁达大度的美德。凡与他接触过的人,无不留有深刻的印象。耿鉴庭于医界以通达博雅著称,各家学说无不通晓,但从不以一宗一派自诩而囿于成见。他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乃博学多才的一代儒医。其学养之隆厚,医道之荣秀,深植于传统文化之沃壤中!
六世医寓耿家巷
耿家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一条小巷。扬州街巷以姓氏冠名的不在少数,但以医家姓氏冠名的仅此一例。至今,耿家巷依然保留着两百年来的古巷风貌,曲折而幽静。但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每天上午总是车来人往,扶老携幼,门庭若市。更有从四乡八镇用门板担架抬来、或骑驴而来的患者,在耿家巷32号门内外候诊,有时担架要从门口一直排到巷尾。这里便是耿鉴庭1955年奉调进京以前的诊所,也是耿氏六世医药传承行道的医寓。
耿鉴庭的六世祖叫耿树初,20岁左右时,精于园艺技术,同时还兼乡里的农村医生。1766年,黄河决口,世代生息居住的山东耿家山口被洪水淹没,耿氏一家被迫举家沿运河逃难,最后落脚在当时的东南经济文化都会、长江北岸的扬州,从此揭开了扬州耿氏医药学六世传承的序幕。至耿鉴庭父耿耀庭,耿氏喉科已名噪大江南北,犹以医德望重乡梓,所居里巷,名为“耿家巷”。
耿鉴庭生于1915年,时父耿耀庭已46岁,中年得子,欣喜自不必说。此时,耿耀庭不但医道处于鼎盛时期,得到社会的交口赞誉,且文史素养更臻佳境,道德文章受到社会尊敬。耿鉴庭自小便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在家长与先辈名流的呵护和熏陶下成长的。
耿家巷医寓的几代掌门传人与扬州医界、药界保持着极为融洽的关系和业务往来,他们相互尊重,时有切磋。遇有疑难杂症,主动向患者家属建议,去某某先生处诊视,这是常有的事。特别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医挂牌应诊和具有一定规模的新型医院已经在扬州出现,知名的西医界人士已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声望,一些大牌西医都有着国内外高等医学教育的背景,他们的年龄均小于耿耀庭而长于耿鉴庭。耿鉴庭与他们保持着一种师友之间的情谊。对耿鉴庭来说,这也是一个深化西医知识和诊疗技术的良好机会。
耿氏医寓挂的牌是“内外喉科”,相当于现代所说的“全科大夫”。耿氏应诊习惯,上午门诊,下午出诊,遇有急诊要出夜诊和早诊。上午门诊就诊人数最多的是夏季,轻重病号可达百人之多,汤剂处方有三四十张;下午出诊最多二三十家。耿家人往往是在晚餐饭桌上听到自鸣钟敲9下,9点以前用餐的时候极少。1951年以前,耿鉴庭的父亲,年逾八十的耿耀庭尚健在,扬州人均称他们为老先生、小先生。
乐善好施小先生
早年在扬州行医时,耿鉴庭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辅以西医手段,内、外、喉科兼治。每日应诊者多至百人。他遵循耿氏家传的一贯传统,对病人无论贵贱贫富,一视同仁;无论白天黑夜、寒暑雨雪,都即刻赴诊;对贫病者施诊施药,从不计较报酬。扬州城里都知道有个“耿家巷”,有个乐善好施的“小先生”。在调入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后,耿鉴庭专攻耳鼻喉科,先后编写了《喉科正宗》、《咽喉科传灯录》等书,毫无保留地介绍了耿氏喉科的特点,尤其在医治急、重、危症方面独具匠心。用金莲花治咽关红肿,用金锁银开治咽喉阻塞,特制陈萝卜缨普治咽喉诸症,用绿萼梅花柔肝生津、用芍药花瓣柔肝行血、玫瑰花理气活血,共组成“三花汤”治疗咽部异物感,零余子扶脾益肾……都有独到之处。
耿鉴庭有一枚印章,上印“一腔浑是活人心”,正是他为患者服务的写照。一位中年妇女因甲状腺瘤切除术事故,导致喉返神经双侧麻痹,声门只有0.2~0.3毫米,呼吸困难,生命垂危。耿鉴庭详查病情,提出“用中医疗法逐渐打开气门,保住病人生命”的方案。之后,开始定期为这位患者治病。他根据气候和病情变化,及时变换药物,并摸索疗效最佳的穴位,用针灸增强声门功能。见病人每次均需家属请假,陪她从15公里外来就诊,他便经常拄杖登门,到病人家去诊病,如此9年多,直至患者转危为安。
耿鉴庭治病最重疗效,外用药在耳鼻喉疾病的治疗中非常重要,但现成的外用药在那个年代十分缺乏,为满足临床需要他常常自己采药。春天他去颐和园收集玉兰花瓣,秋天到种丝瓜的人家收集丝瓜藤……就这样,先后研制出10余种耳鼻喉疾病外用药。直到现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还在大量使用他留下的中成药,如治疗慢性咽炎的“靖咽丸”、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御风健鼻丸”及治疗单纯性鼻炎、儿童鼻炎的“甲号清窍散”、“乙号清窍散”等。在耿鉴庭的支持和努力下,传统中药西瓜霜(桂林西瓜霜)、金莲花(金莲花片)被开发出来,造福于广大咽喉病患者。耿鉴庭的行医生涯,实现了他的座右铭——“一腔浑是活人心”。
金石考古研医史
耿鉴庭对历史人物的研究着力最多、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唐代鉴真和尚。作为1300多年前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鉴真的文化影响不只局限于医药学领域,而且反映在宗教、建筑、雕塑等诸多方面。当鉴真作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还鲜为人知的时候,耿鉴庭从日本人藤原佐世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及深江辅仁的《本草和名》中首次发现了鉴真大和尚曾有医术临床研究成果——《鉴上人秘方》面世,惜已失传,但他仍从丹波康赖的《医心方》所辑的脚气入腹方、鉴真服钟乳随年齿方、诃黎勒丸中,窥探到鉴真原著的博大精深。也许正是从研究《鉴上人秘方》起步,耿鉴庭确定了走近鉴真的终生目标。他进而追根溯源,找出这本医著背后鉴真青囊济世的原委。鉴别药物和善于使用单方验方两大绝招,苦心求方术、棘手去沉疴所达到的高峰,使鉴真在日本无可争辩地登上了医药始祖的地位。鉴真为光明皇太后治疗慢性病效果很好,因而受赐水田100町。特别令耿鉴庭自豪的是,他有幸与鉴真大师是同乡。于是,他穿越历史的隧道,研究的目光开始突破医学领域而涉及整个鉴真。1941年,耿鉴庭在《中华医史杂志》上发表了《鉴真和尚考》,并附有英文提要,这是国内关于鉴真研究的第一篇专论,也是国内第一篇系统介绍鉴真大和尚东渡日本,并突出其在日本传播中国医药文化的论文,得到了医史学界的重视。著名医史学家范行准为其写了跋,揭开了鉴真学术研究的序幕。
有人在评价耿鉴庭的学术成就时,将其喻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通才。虽有过誉之嫌,但综观他的一生,其涉猎领域之广博、问题发微之深入、学术成果之丰硕、临床实践之效验、人文视野之开阔,不愧为医家中之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