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有广泛的拥趸者,群众信任度高,口耳相传效果不亚于付费的广告。就连被现代语文认为不太规范的中医语言,在沟通时病人普遍反映听得懂,中医药服务纠纷较少就是一个例证。这提示我们一个道理,我们作为供方,需方的态度包括知晓、认同、接受程度其实就是我们工作的镜像,如果供方得不到需方的理解支持,这其中的机制肯定有问题。
“东部地区基层卫生工作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建立更好的机制和更高的标准问题”,这是浙江义乌市卫生局局长王晖香所言。与西部地区主要是投入和稳定问题不同,王晖香的思考体现了东部地区卫生工作管理者的“在状态”,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对卫生事业的深层次谋划,是一种对更高目标的精神追求,值得嘉许。其实建机制一直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和中医药管理局在力推的工作,“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是也。尽管这是指全国而言,但东部地区建机制的标准已经不同,创新成为主旋律。义乌市社会办医床位数占总床位的32%,其中中医医疗服务是一大块,进一步创新机制和标准迫在眉睫。 从行业角度讲,和“十几年磨一剑”的高精尖研究不同,医疗卫生服务的机制要能促进随时都能提供群众满意的服务,虽是一种供方机制,还是一种服务的机制,更是一种医护乐为群众乐见的双赢机制。既看重过程,也不能轻视结果,既强调技术主导,又不能忽视团队合力。就地理政治而言,改革先发地区,在解决了“短缺”以后,他们最早摸到先一轮改革成果的天花板,他们很可能就是下一轮改革的策动者。他们所思考的机制问题是在医疗服务机构公益性得到保障以后,有一定前瞻性的中观运行机制,是一种体现宏观医改目标,又能指导微观服务方式,增进微观服务效率的系列性制度性安排。这样的机制一定能使服务方式便捷有效,病患心理得到尊重体贴。用这条标准去衡量,不管是以前的“多收多得”,还是现在的点人头式的“多劳多得”,都还有失偏颇,因为我们的这些做法都是从供方为发端的,是一种需要修补的不完整的机制。 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有广泛的拥趸者,群众信任度高,口耳相传效果不亚于付费的广告。就连被现代语文认为不太规范的中医语言,在沟通时病人普遍反映听得懂,中医药服务纠纷较少就是一个例证。这提示我们一个道理,我们作为供方,需方的态度包括知晓、认同、接受程度其实就是我们工作的镜像,如果供方得不到需方的理解支持,这其中的机制肯定有问题。当“短缺经济”的时候,我们的机制是扩大生产,当“产能过剩”的时候,我们的机制要能防止市场倾销,我们要为患者优选最适宜最恰当的服务。机制一直在创新,完善是相对的,有时是补丁上面摞补丁,有时甚至添的比买的多。机制的创新一直接受更高标准的指引,又支撑着更高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的达成。 “结构性短缺”永远存在,群众的要求始终在前行,所谓更高的标准,对东部地区而言,绝不是简单的工作任务数字目标的提高,而是大健康观指导下的新型卫生服务体系和机制的重构。改革措施要系列化理论化,防止碎片肢解和逻辑矛盾。任务指标要更多地指向实质性内涵的提升,不能忘了我们的初衷,误把数字工具当做工作目的。方法上不仅会做田野调查,又会妙用大数据,既能解决现实难题,又会谋划长远。职责上不仅做好基本医疗服务和常规性的预防保健服务,还要开拓康复服务、心理卫生服务,普及幼童、妇女、老人的免费公共服务。当前发展中医药的政策环境很好,如何抓住机遇,落到实处,开发出中医药健康服务的新业态,在最广大的基层生根开花,成为中医药最强的生命力,以更高的标准衡量,东部地区不能有丝毫的沾沾自喜,只能殚精竭虑埋头苦干。 最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印发了《健康教育中医药基本内容》的文件,要求各地按照有关内容,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科普活动,切实做好中医药健康教育工作。文件规范了健康教育中医药的基本内容,中医养生保健的理念和方法,常见疾病的中医药预防和保健,重点人群的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药常识以及有关中医药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中医药服务体系、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以及中医药在国家卫生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多方面内容。这对于推进各地开展中医药健康教育将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升公民健康水平,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各地仅靠医疗部门抓健康教育是不够的。还要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学校、社区等的配合,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重视中医药健康教育,人人接受中医药健康教育的局面。 此外,地方的一些大众传媒应无偿开辟版面、专栏、节目、栏目,积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活动。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专人负责。报纸应每周一期,网络专栏(频道)和公众微信平台可随时更新内容。广播电台、电视台应安排在黄金时段播放,每周至少播放1次,并预告波段、频道内容和播放时间,便于群众及时收听收看。 (石朋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