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办好中医高职教育,符合我国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着眼基层、社区、群众”的实际需求,是解决基层高等中医人才缺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客观需要。
中医高职既属高等职业教育,又具中医教育特点。既要符合培养具有一技之长技术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又应考虑能发挥中医药的学科特色,更要符合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对毕业生能力的实际需求。无论从基层医疗卫生岗位实际需求,还是高职教育要求以及中医学科的自身发展来说,中医思维能力培养理应成为核心。
中医思维方式颇具特色,要使中医药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生的“悟性”,取决于中医思维能力的优劣。中医学是医学和哲学的统一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元气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在诊疗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通过对人体整体机能调节达到祛除病邪的目的,其针对的是患病的人,而不局限于疾病本身,中医学的治未病思想、整体思维、辨证思维、形象思维、“和”思维、类比思维、抽象思维、司外揣内思维、经验再现思维、模糊思维、灵感思维、历代医家创造性思维等思维方法独具特色,是当今中医大学生必备的思维能力和品质。
中医临床具有鲜明的个性化治疗特征,对每一位患者,即便是复诊病人,其诊疗过程也都是一次创造性劳动,这就需要中医专业人才特别重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需要有较高悟性、灵感和临床思维能力。
中医高职教育应根据不同课程特点,收集典型性病案,形成连贯性的中医案例教学体系,系统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应用能力。基础类课程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医学的特色思维和方法,逐步形成中医思维方式,学会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理解中医学理论,培养中医专业兴趣;临床课通过案例分析,边学边练,学生从最初的思维程式化模仿,逐渐过渡到娴熟运用,循序渐进,其临床诊疗水平就会发生质的飞跃,并萌生出新的思维。
近年来,甘肃省定西市通过大力培育中医药适用型人才,有力促进了中医药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使中医药在保障群众健康中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截至2014年,全市共培训医务人员1万多人次,培训城乡居民17万多人次。全市医疗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当地的中医基础还是比较扎实的,老百姓常年种药材,也略懂药性,对于一些小病,老百姓‘就地取材’‘辨证施治’,简单方便,效果也不错。比如关节疼了,就用艾叶、花椒、柴胡、生姜一起用大锅蒸了后热敷,效果不错。”定西市渭源县一基层卫生院负责人表示。
在渭源县一家卫生院的中医理疗室,远远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艾草香气。诊疗室内,多位村民正接受中药熏蒸。“我的腰腿疼有5年多了,没好好治过,听说这儿的中医看得好,就过来看一下,没想到治了没几天,疼痛明显减轻了。”已做完治疗的村民王树军说。
农村人主要以腰腿疼和风湿性关节炎居多,一般以艾灸、拔罐、TDP治疗仪照射等方法治疗。“一个疗程也就20元,经新农合最少按70%报销后,我们老百姓花不了多少钱。”王树军说。
早在2012年7月,甘肃就组建了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专家库,筛选约50项符合省情和基层实际需求的中医药适宜技术进行推广。如今,全省中医药适宜技术覆盖所有行政村。为使中医从业人员及其所掌握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各级医疗机构得以有效运用,定西市特别注重中医药服务平台搭建,已在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全面设立了中医药服务科室,配备中医药服务设施。
几年间,定西市的中医药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所有医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均能开展中医药服务。陇西县、岷县、临洮县已创建为全国农村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陇西县已创建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通渭县创建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县,通渭县人民医院、临洮县人民医院创建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安定区已通过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初审。
数据显示,定西市通过提供较为优质的中医药服务,各级医疗机构的各项服务指标明显提高。2014年,定西市、县、乡、村四级医疗机构门诊中医药诊疗人次达277.12万人次,占门诊总诊疗人次的比例由2009年的12%增长到23.43%;中医药收入占医疗总收入的比例由2009年的11.99%提高到27.49%。
|